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阶段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这三个学术概念名词的使用,专家和学者们各持己见。通过对这三个概念的梳理,比较其优缺异同,得出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将长期共存,但新生的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最终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学术概念名词也会被广泛接受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2006年我国使用频率最高的“新名词”之一。这一现象由于2006年12月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举办而达到高峰。特别是把“文化创意产业”写进《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上海市和北京市明确把发展“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正式列为上海和北京的文化发展战略之后,  相似文献   

3.
基于旅游的视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资源,而文化创意产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传承提供新的渠道,二者将在旅游的视角下科学对接,即建设现代型“非遗”创意城市、“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非遗”体验馆、“非遗”数字博物馆、“非遗”文化创意保护区,并对二者的对接模式进行探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与困境。一是概念的混乱带来了认识的困难,也带来了管理的困难;这是否是文化产业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困境?是否影响创意产业实践?二是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丰富的经验,如何甄别、借鉴、改造、创新,解决中国当下产业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三是中外二三线城市如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府做什么,该如何做;四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础艺术在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居于什么位置,我们该如何发展艺术创意和艺术产业,需求在哪里?为破解这些难题,两位理论家们进行了讨论、对话,努力探索解决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佳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和核心源动力即创意与“长尾”理论十分契合,非主流市场往往更能产生创意,刺激创造者对流行元素的借用和“微创新”;其“长尾”市场既具有文化和经济上的双重价值,又能与主流市场良性互动且形成多赢的经济局面,当然“长尾”与主流市场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可以利用规范的创意平台帮助文创产业“长尾”的发展,同时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使其始终处在健康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6.
张斌 《学术界》2011,163(12)
本文从“创意”的概念、创意产业与版权、英式创意产业定义的质疑、创意产业的术语演变四个层面梳理了欧美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做了简要点评.与欧美学者相比,我们在创意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上深度不够,方法也略显单调,需要借鉴吸收外来成果,进一步拓宽理论视野,同时注意理论的可移植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语境中,“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这三个文化新产业类型命名的使用正处于一种比较微妙的状态,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各持己见、各喜所好,以至于这方面研究在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的同时又造成了相当的学术混乱.虽然,这中间也不乏学者在对其进行内涵区分的工作上作出了一定的努力,并企图完成命名整合的学术使命,但总体上还是不尽如人意,文化新产业类型命名的分野成为事实.文章从这三个命名渊源的梳理出发,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异同,得出“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命名将长期共存,但新生的“文化创意产业”命名最终会得到充分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命名也会被广泛接受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韩晓时 《理论界》2007,(11):135-136
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之所以目前有不少人使用,就在于它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在中国语境里有弥补文化产业概念不足的意义。这便是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之所以能够存在和流行的重要原因。而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开发利用民俗,或对传统民俗进行现代化的包装无疑是最经济、最实用的途径。鉴于此,本文对辽宁发展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于“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界定,国际国内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某些方面甚至还存在严重分歧,这影响了对创意产业本质的进一步认识,进而影响到产业政策的制定及相关产业实践的开展。从文化本位的创意产业观、产业本位的创意产业观、创意本位的创意产业观三个方向对此进行梳理,深化此一问题的讨论,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构成界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动态演化过程,演化动态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科学认知与产业实践研究相对广泛。界定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时代背景是"culture"和"creativity"两词的社会意义演化和西方城市普遍进入后工业社会后的多元思潮复兴、民众消费需求多样化与城市复兴的政府政策三重动力。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界定在国际组织、国家和城市层面存在一定差异。发育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城市对文化创意产业范畴认识日趋一致,但概念界定受到各国或城市政府政策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范畴是以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认知为前提。文化创意产业是由复杂的主体、企业及其社会网络等所生产的文化活动与创造力为核心的商品与服务,具有经济性、社会性,一旦与可识别的国家或区域关联起来,就会自动涉及边界、流等复杂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应该以“创意”为“轴”界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应突出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作用。理解文化创意产业要注意辨别它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关系。要在与西方文化创意产业范围的比较中找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边界范围。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还是文化创意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常说:“名不正则言不顺”,统一概念的使用确有必要。首先,在我看来,使用“文化产业”的称谓,还是使用“文化创意产业”的称谓,没有好或不好的区别,只是使用哪一个称谓更好。我的看法是“文化产业”这个概念在当代中国有很强的针对性,继续沿用也可,但使用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更有时代感,也更有前瞻性。所以我倾向于使用后者。  相似文献   

13.
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海创意产业在经过了数年的概念争议之后,需要进一步明确方向,务实确立发展重点.从本地创意产业发展基础等多重因素考虑,"大设计"、文化艺术及其价值链拓展、新型媒体创意、时尚生活消费创意、优选创意园区的地标式发展可以作为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重点.从发展环境因素分析可以看出,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存在着经济腹地等正面因素,但也有管理部门干预尺度不当等问题,各种层面的制度和政策安排会有助于上海创意产业实现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两型产业”是构建“两型社会”最本质的承载体,也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长株潭“两型产业”的构建战略包括大力提升现有产业、大力实施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工程、着力发展园区式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循环产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嵌入性与根植性——产业集群研究中两个概念的辨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嵌入性”、“根植性”是产业集群研究中频繁出现的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本文认为,“嵌入性”是分析经济行为如何受到历史、文化、制度、关系和社会结构影响的一个概念工具,而“根植性”是反映企业与本地生产体系的融合程度,帮助产业集群中企业扎根于本地的实践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如何运用这两个概念深入研究产业集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续上期) 4、台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自2002年之后的几年,台当局的“文建会”、“经济部”、“台北故宫”和“工业局”等部门针对不同类型之文化创意产业,就人才培育、研究发展、信息整合、财务资助、空间提供、产学合作接口、营销推广、租税减免等,陆续推出了整合机制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植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创意产业及其组织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创意与创意产业概念做了界定,并就几种有代表性的创意产业定义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创意产业的基本特点、门类和组织形式,认为创意产业具有创新性、人文性、融合性与无边界性等基本特点;创意产业的生产组织所具有的原创性等特征,决定了创意产品的生产,需要有更为宽松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不局限于产业层面,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提出之初相比,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创意不再单单是通过产业化作为文化产业的替代概念,而是与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计划”是台“行政院”《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的重点计划。计划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不同类型之文化创意产业,就人才培育、研究发展、信息整合、财务资助、空间提供、产学合作接口、营销推广、租税减免等不同面向提出整合机制,配合地方政府、专业人士、民间和企业之协作,共同推动。本文拟就台湾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和分类、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和面临的不足、以及台湾各界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所提出的建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刘轶 《云梦学刊》2007,28(4):89-9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一项热门行业,对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在今后几年,我国的“创意阶层”将会逐步壮大,形成城市中的“创意社群”,并将透过创造力和对文化艺术生活的要求,确认文化艺术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建立起能充分利用文化、艺术、商业以及社区之间的重要联系。“创意社群”将会不断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为我们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