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勇  曹进 《理论界》2005,(11):77-78
本文阐明了文化差异对心理咨询的重大影响,分析了“天人合一”、“知命乐天”、“和谐辩证”等儒家传统思想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儒家传统思想在心理咨询本土化中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儒家传统思想的社会取向对心理咨询理念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先王法志”“晋春秋”,《国语》原来出左丘。“礼乐诗书”轻擅易,儒家从此更抬头。《国语》除《鲁语》外,多法家记载;《左传》出刘歆手,在董仲舒崇儒尊孔之后,是儒家著作。僖公二十九年,“说礼乐而敦诗书”原本《晋语四》“先王之法志。”先王法志即《晋语七》之“晋春秋”。歆以儒家经典“礼乐诗书”暗地偷换代替法家著作;从此儒家更抬头了。  相似文献   

3.
论儒家的宽容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润田 《东岳论丛》2006,27(6):200-204
宽容是儒家倡导的为人处世之道,是儒家仁学思想的应有之义。儒家“尚仁”、“贵和”,特别推重宽容的实践价值意义;但又有非常强烈的排斥异端的思想,坚持宽不容恶的道德原则。儒家的宽容思想与排斥异端思想具有统一性。“排异”是任何一种思想、学说或学派的共有思想特征;儒家的宽容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在宽容与不宽容之间,儒家追求的是适中、适度,反对“过”与“不及”。  相似文献   

4.
李兵  刘平 《船山学刊》2004,(3):75-78
本文通过从辨析“优”的本义入手 ,纠正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于“学而优则仕”的片面理解 ;通过分析“学而优”和“仕”的关系 ,进一步阐述了先秦儒家教育价值观的本来面貌 ;最后剖析了先秦儒家教育价值观发生转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杜杰 《理论界》2006,(11):167-168
文章提出,孟子是儒学“仁”本体论之完成者;“仁”本体论的理论实质即是先验道德主义,从而规定了孟子(儒家)之人格修养的先验主义工夫论;由此确立了儒家内圣外王之“内圣”路径,即所谓的儒学“道统”。  相似文献   

6.
儒家传统文化究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动力还是阻力,近年在学术界争论较大。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向近现代转型,可说始于戊戍维新的托古改制:之后洋务派又提出“中体西用”;五四后,出现了梁漱溟为早期代表的新儒家;与梁同辈的熊十力提出了“内圣外王”。50年代,现代新儒家的思想阵地主要转移到港  相似文献   

7.
儒家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反抗而又不断调适的艰难曲折的过程。该文侧重讨论儒家的调适。对儒家调适的阶段、动因、方式、方向和前景作了分析。该文以“现代化共识”的形成和“新儒家”的诞生为界,区分了儒家调适的早期和晚期,认为“新儒学”形成以前,儒家的调适以“中体西用”为主要的调适方式。“新儒学”形成以来,儒家的调适以“创造性转化”为主要的调适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儒家思想传统下的公私概念为中心,着重讨论儒家公私概念在人伦维度上的含义。研究比较了儒家与法家思想脉络下公私概念的不同语义,进而区分出儒家公私概念在人伦层次上的双重内涵:第一,公私概念经历了从经验的“君-臣”关系到抽象的“尊-卑”秩序的演变,后者成为建构儒家关系伦理的基本原则;第二,人伦性的“私”,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伦理,也构成了儒家相当重要的“公”的内容。传统儒家所强调的“公”的价值,在人伦层次的理解维度上,恰恰体现为对孝悌忠信等所谓“私人的道德”的践行。由此,本文也对社会学经典概念“差序格局”背后的社会伦理含义进行了思想史溯源式理解。  相似文献   

9.
自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以来 ,儒家政治伦理作为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 ,确立了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霸主地位。就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来说 ,以“天”为依据的政治观是其理论基础 ;“大一统”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 ;中和政治论则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天不变道亦不变”是政治伦理发展观 ;“更化”的政治伦理改革措施使儒家的一尊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学说囿于“正德厚生”的原则,始终把社会的道德教化和人生的德行操守视为政治的最高目标,由此决定了儒家对经济生活的基本态度。所谓“谋道不谋食”、“存天理、灭人欲”等儒家说教,即反映了一种对经济生活的伦理价值取向。先秦时期,  相似文献   

11.
<正> 儒家的人生理想,内容十分丰富,广泛涉及社会理想、事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等许多方面,是历代儒家学者对美好未来具有一定现实可能性的共同设想和追求,是儒家的人生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并对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产生了极为广泛、深刻的影响。一社会理想是儒家人生理想的首要内容。“天下有道”、“大同之世”是儒家对未来社会制度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面貌及社会风尚的设想和追求。 (一)先秦时代,在“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儒家所追求和向往的主要是“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当时的孔子便设计了一种融摄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物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之“慎思”作为道德理性之思,是儒家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之“思”重在检省身心,思孟之“思”重在尽性至诚,荀子之“思”重在理性思虑;三者共同之处在于认识向度的内倾性、认识原则的道德性、认识内容的伦理性、认识目的的形上性;先秦儒家认识论之“慎思”有助于形成完整的道德理性认知模式,塑造具有圆融生命精神的认识主体,为西方传统认识论注入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陈冬 《兰州学刊》2009,(1):89-91
儒家学说以家庭伦理本位出发,建立起其独特的“忠孝”统一观;韩非从法家立场出发,致力于打破儒家学说,建立法家思想系统。文章主要探讨韩非如何从两大方面破儒之“忠孝”观而维护“君”与“法”的绝对性。文章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韩非从“利”的现实角度来揭破儒家父子、君臣之延续性;第二部分则分三点探讨韩非对儒家“忠孝”观之乱“法”性质的揭露。  相似文献   

14.
许宁 《东岳论丛》2022,(9):146-151
《论语》一书以“君子”始,以“君子”终,是一部以“君子”为主题的著作。其中关于“君子”人格的若干文化意象,值得深入梳理和阐释。“松柏”之操,旨在提示“君子”如何经受公私、存亡、生死等考验,践行和成就儒家的超越精神;“瑚琏”之器,旨在要求“君子”具备担当使命的能力素质,彰显儒家的经世意识;“山水”之乐,旨在论说“君子”人格的审美特征,强调“孔颜乐处”,涵摄儒家的境界追求;“日月”之食,旨在说明“君子”如何面对错误,勇于改正错误,不迁怒,不贰过,突出儒家的自新品质。  相似文献   

15.
喻立平 《江汉论坛》2005,3(3):16-19
《中庸》是儒家政治哲学的纲。《中庸》从形上之道的角度系统总结儒家政治思想,天道“中和”,是其核心政治价值;人道“诚明”,是对政治主体的规范;政道“位育”,是其社会理想。将天道、人道、政道融会贯通,载道以入政,修德以化政,力行以成政,形成了儒家独具特色的人治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6.
一儒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人格理论。为了便于评析,我们首先对儒家的人格理论作一概略的说明。 (一)关于人格的分类儒家的人格分为五个等级类型:①圣人人格;②贤人人格;③君子人格;④节烈人格;⑤小人人格。圣人人格带着一种神圣、神秘的色彩。“圣”的原义是聪明之士。儒家把“圣人”概念发展为人文智慧和德性人格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孟子“推恩”说,上承孔子“忠恕”说,下开理学家“万物一体之仁”说,典型地体现了儒家文明。“推恩”乃儒家“仁爱”之术,是指人藉推己及人的方法将人之血亲情感普遍地诉诸他人。将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以及基督教“博爱”相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墨家的“兼爱”,计较在交相利,基督教的“博爱”考量在契约回报;提倡契约上的平等回报,其实也就是在提倡利益计较,则较之墨家“兼爱”及基督教“博爱”,儒家“仁爱”显然具有非“功利”性、非“契约”性之特色。就精神文明形而上而物质文明形而下来说,儒家“仁爱”因倡导无“功利”计较的泛爱众,在精神境界上要比重“功利”考量的“兼爱”及“博爱”更贴近人的基本关切。  相似文献   

18.
<正>儒家学说的核心体现为一种伦理本位主义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以伦理化的政治为终极目标。因此,古代的经济观始终受到政治观的约束。先秦以来,儒家把“经世济民”的治道目标与“礼运大同”的政道理想结合在一起,将早期人本主义引申的“厚生”、 “惠民”思想演化为“均富”、“公利”的追求,从而构成了儒家经济伦理的基本精神。这种缘于道德理想主义的古代经济伦理是与社会生产活动和财富分配机制相联系的。儒家一向认为,人类经济生活总是要在一定的约束体系下进行。这种约束体系包括了伦理规范和制度安排,所以,古代经济伦理的价值核心是依靠国家力量和借助意识形态控制社  相似文献   

19.
朱璐 《江海学刊》2023,(3):72-77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是孔子认同的儒家政治道统。在孔子看来,文武,在儒家政治道统谱系中是可以取法和效仿的典范。文武之道,简而言之,就是周文王、周武王之道。文王之德纯,武王以义成。文王传授武王“中”道及其“敬德保民”的意涵,客观上为儒家政治价值观的早期形成奠定了民本的根基。文王尚德,是美德政治的楷模;武王以义成,评判武王克商事件的政治合法性,是先秦儒家政治发生史上的重要事件。周初对天命政治的新诠,使得文武之道有了“重民本”的特性,突显了儒家政治道统“敬德保民”的核心意涵。  相似文献   

20.
刘明 《学术论坛》2006,(9):23-26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既是儒家死亡观中的一种特殊死亡方式,又是儒家实现其人生价值的一种生死抉择。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规定了儒家由生观死的内在理路,因此要讨论先秦儒家的死亡价值观,必须从儒家的人生价值理论谈起。社会秩序是儒家人生价值的出发点;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人生价值观的内涵;修、齐、治、平是儒家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路径;杀身成仁是儒家实现人生价值的极端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