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课"教师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否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能否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用"三个代表"的思想,全面提高"两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深化"两课"教学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新形势、新情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牛书成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6):145-147
高校"两课"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两课"与人文社会科学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育功能上不同,而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则是一致的."两课"教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3.
王树松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51-52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作为知识经济的灵魂和核心,创新一词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话语.在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大学生的高等教育中,"两课"教学起着对创新素质知识系统的整合,对创新素质动力系统的导向,对创新素质能力系统的创建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两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如何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的问题,笔者将从教师思维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巩固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就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6.
解决当前"两课"社会实践教学实效性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实践教学文件、实践基地、实践课题、组织实施、考试考核等问题的可行性理论研究的有效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7.
胡传省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80-84
搞好高校“两课”教学关键是加强实效性,实效性是“两课”教学的生命线。加强实效性要坚持一个原则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现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和以“两课”教学体系性、逻辑性为主向以“两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为主的两个根本转变;抓住三个关键性环节,即: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两课”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东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1):67-70
"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两课"教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方向定位、方法论指导、内容提炼与综合、主体的动力支持和直接教育等一系列功能。"两课"教学应当准确把握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结合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人文与科学关系的分析 ,阐述了以哲学为龙头的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重要地位 ,提出了改进“两课”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措施 ,对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靳义亭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3):38-39
高校"两课"与人文社会科学在教学内容上、教育功能上不同,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牢固树立"两课"教学在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的思想.二者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陈大文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2):3-5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与“两课”教育问题,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和国际化方向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显得更加突出了。对理工科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与“两课”有机结合起来,渗透于专业课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并且突出人文观念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2.
汪凤涛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3):75-77
本文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的教和学的现状,着重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方面浅谈了"两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并结合我院"两课"教学提出了我们的基本思路和一些具体做法,主要是在教学观念上,变应试教育倾向为素质教育的观念;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教师讲授为主,辅以课堂提问、讨论、练习、测试等形式;在考试方式上,强化平时的考查和监督,弱化期末考试在命题方式上注重理解与思考,着重于能力和素质的测评,着眼于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论来解决现实社会生活,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咏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246-248
高等学校"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在社会外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要发挥"两课"的作用,根本的是要求"两课"教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捕捉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龙鸣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2):137-138
师范院校的学生既是"今日之生",又是"明日之师".师范院校"两课"教学既是对"今日之生"的教育培养,又是"今日之师"与"明日之师"两代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教学中需要认清这个特色,围绕一个"师"字作文章.在"两课"中除了贯彻教学大纲,完成一般教学任务,还要贯穿和灌输有关师道、师品、师智、师技、师表等内容,使师德建设在两代教师中相互砥砺,共同提高.这样做,对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两课”教学如何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全省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15(2):25-26
必须正视"两课"<法律基础>教学中的重知识讲授轻素质培养、重考核分数轻意识教育、重理论讲授轻实践训练、以及社会司法腐败干扰等缺陷问题;通过更新思想观念、重视实际工作,明确教学目的、做到有的放矢,创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激活教学过程等途径;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实效性,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公民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调查结果显示民族院校"两课"建设走上了新的台阶,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民族学生对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的理解是正确的,对网络的认识和运用是科学的.要提高民族院校"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加强"两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地方课程建设,树立课程资源意识,构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论"两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是高校两种重要的德育资源,但目前又处于相互封闭、相互分割的状况,造成了德育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德育的效果.校园文化和"两课"教学在育人上具有一致性,校园文化是"两课"教学提高实效的重要资源,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两课"教学的渗入,高校要努力实现"两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对"两课"考试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琴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4):7-10
本文从分析"两课"考试中存在问题入手,对"两课"考试改革的原则及思路进行了探讨,提出要更新"两课"考试的理念、内容及形式,探寻科学的、可行的考试模式,以此推进"两课"建设,深化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两课"教学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佐平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3):74-77
创新,在"两课"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两课"教学的创新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考试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张全省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6):100-103
"两课"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意识的主渠道、主阵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两课"教学中政治文明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教学理念,使大学生的政治文明意识内化为良好的政治文明素质和行为,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实践,是"两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政治文明意识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