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两廊一圈"建设中广西所涉及的"一廊一圈"出发,结合上述所涵盖区域的社会经济资源状况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广西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求"两廊一圈"与广西工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廊"和"一圈"框架内广西与越南旅游资源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素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作为全国旅游资源丰富的省区之一——广西,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多方努力下,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广西与东盟国家之一的越南毗邻,双方对资源的整合和旅游产品的开发尚显缓慢。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构建和“两廊一圈”深入推进的情况下,广西的旅游业应当抓住机遇,实现“一廊”和“一圈”框架内广西与越南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3.
在新中国成立前,京族传统生产方式的特征在于生态适应。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京族生产方式的转型经历了由"国家主导"到"多元推动"的变迁,并认为"多元推动"转型格局的优点在于其可替代性,不足在于政府力量的"弱化"与"错位"。文章最后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两廊一圈"建设给京族生产方式转型带来的巨大机遇。  相似文献   

4.
(2000年10月26日)在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的收获季节,《中国—东盟博览会·民族丛书》首发式在这里隆重举行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东盟博览会·民族丛书“编委会,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两年前,广西首府南宁被确定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性举办城市,全区人民欢欣鼓舞,立刻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第一届博览会的筹办之中。为配合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增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我们决定利用自身机构的特点和优势,编纂一套“中国—东盟博览会·民族丛书”。丛书…  相似文献   

5.
作为东盟的近邻,云南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比较优势,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交通大通道.应该抓住自身的特点,大力开展与东盟的经济合作,特别是粮食和资源的开发合作,把云南建设为中国于东盟的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6.
广西民族学院为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提供了多方位高质量的服务,树立了学校良好的形象;同时,博览会也为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发展,中国与东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入。由此,中国对东南亚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在从过去的冷门开始变成一门"显学"。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自2008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一体两翼"(以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为主体,以东盟教育研究和民族教育研究为两翼)的思路,把东盟教育作为重点研究领域,相继承担了"东盟高等教育系列研究""东盟高  相似文献   

8.
对瑶族村落--广西田东县L屯的剖析,揭示了外出务工对民族村落通婚圈的影响.认为在偏远的少数民族村落,人们的交往范围非常有限,方圆不过几十公里,因此村民通婚的范围非常狭窄.在外出务工成为一种潮流之后,村民们走出大山,到各地打工,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于是人们交往的范围迅速扩大,与此同时通婚的范围也逐渐增大.较之30年前,民族村落的通婚圈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内卷"和"扩大"并存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正>"三圈说"既是批判性的概念,又是建设性的概念。(一)作为批判性的概念,"三圈说"指向社会科学的西方中心论。西方中心论在西方社会科学中持续起着作用,即使是在非西方社会科学中亦是如此。它的具体表现方式是,将世界划分为三个圈:以希腊—罗马—近代西方为"核心圈",以两河流  相似文献   

10.
"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展开讨论。针对目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嘉绒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地理与文化并存的独特符号,是嘉绒民间传说中两大板块合为一体的一个地域名称。正如人类学界所说,嘉绒可视为"一体"与"多元"文明之间的"中间圈"的一个样本,是个很好的历史人类学模本。这个"中间圈"样本"为我们体会、理解和认识横向连接与纵向差序之间的纽带提供了机会"。~([2])嘉绒作为一个意境,昭示我们一代人的族源、宗教信仰和民俗民风。历史地考察与这一地方相关联的人们的观  相似文献   

12.
"古鲁仁波切都钦"的类型,依据"都钦"(dus-chen)一词在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内涵,具有两种的类型,即会供诵经与金刚法舞会.这两种类型各有其表现形式、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禁"是黎族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一种现象.黎族"禁"习惯法主要包括"查禁"和"除禁"两个方面."禁" 习惯法的演变经历:产生、兴盛、衰落、消亡四个阶段.这一演变过程与黎族社会历史类型的转变相对应,是内外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论"两次转折"内在关联的梳理,可以发现对"文"--即形式、结构、符号等文本性因素的关注展示了历史和逻辑的贯通性.这种贯通性源自"文"与"人"的本体论关联,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必然引起"人"与"文"的历史辩证运动.它表明文化研究在深层本质上与文学研究相通,是一种在文化视野的"放眼"中"盯住"文本性的历史修辞学.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我国对东盟的贸易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广西对东盟贸易的发展与我国与东盟贸易的发展有所不同,我国对东盟贸易以入超为主,而广西与东盟贸易则以出超为主,近年来发展进出口额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广西与东盟贸易尽管比过去已有较大发展,但在我国与东盟贸易中的比重还不大,发展速度也还有限,广西与东盟的人均贸易额还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但广西对东盟贸易的增长速度呈现出较强的后劲,广西与全国对东盟贸易的差距将不断的缩小。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东盟某些国家相比,至少存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长期仍处于逆差状态等差距.目前中国可以在促进资本市场的建设、发展电子商务、加强网络安全、发展高新技术经济合作园区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方面积极寻求与东盟国家之间进行有效的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关于"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星亮 《民族研究》2006,18(5):41-50
关于"人类学"和"民族学"这两个学科名称的关系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国内有关部门的分类也较为混乱.本文认为,"民族学"这一学科的形成以1839年巴黎民族学会的成立为标志.早期的"民族学"学科是广义的,既研究文化,也研究体质.19世纪下半叶后,"民族学"由广义变为狭义,主要研究文化.而"人类学"这一学科名称在早期则是狭义的,主要研究体质.后来"人类学"由狭义变为广义,既研究体质,也研究文化.在当代中国,"民族学"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狭义的"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基本相同.把广义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并列为一个一级学科,比较符合学科发展的历史和当前中国的现实.  相似文献   

18.
对于"気持ち"与"気分"两个都可反映人的内心感觉的词,从意义和用法两点出发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史记》所见"胡"与"匈奴"称谓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勇 《民族研究》2005,(6):60-68
<史记>中所见"胡"与"匈奴"两种称谓,其含义是有明显差别的.战国时匈奴及北亚草原各游牧部落,大多以"胡"为名."胡"的称谓泛指或分指"诸胡","匈奴"的称谓则专指匈奴.秦汉之际,匈奴在政治上统一了北亚草原,汉人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胡"与"匈奴"两种称谓频繁互换,出现了严重的混淆."匈奴"的称谓既指匈奴,也指汉朝北境"诸胡".而<史记>以"匈奴"指代战国"诸胡"的做法,正是司马迁用汉人观念解释旧史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文明间对话"被各国学界极为重视的当代,特别值得关注与研究的是,17-18世纪的回儒学与日本德川儒学之间的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对话.刘智和伊藤仁斋是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位思想大师,同时受到朱子学影响,并吸收融合而产生出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本文将探讨这两位思想家对朱子学"理"、"气"思想的重构特色.进一步想说明,不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