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鸿志 《老年世界》2010,(17):29-29
我爱好剪报,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一直没有间断过,就是“文革”那阵子,也没能阻止我对读书写作和剪报的兴趣和追求。  相似文献   

2.
魏荣先 《职业》2012,(27):60-61
让学生学会读书,是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2011年春节期间,笔者学校图书馆曾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把图书搬进教室"活动,并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读书,有三分之一多的学生对读书没有任何感受和想法,甚至有74%的学生认为文学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几乎没有任何阅  相似文献   

3.
《老人天地》2014,(7):10-10
<正>"告儿子不回家"看点不在"告"春田父母含辛茹苦供儿子读书,将其培养成才,现在儿子成功了,却置老母亲不顾,即便是逢年过节,儿子也没有回家一次。这样的不孝子,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尊老爱老、孝敬父母是中华民  相似文献   

4.
雪松 《老人天地》2008,(10):34-34
1967年夏,"文革"开展得轰轰烈烈,"文攻武卫"给本来混乱的局势来了个火上浇油。城市里造反派抢了解放军的枪,打起派仗。"知青"在城里没有立足之地,只好回农村抓革命、促生产。其  相似文献   

5.
正季羡林享年98岁,但他的先天条件并不好,一直体弱多病。他出生于贫寒之家,小时候缺衣少穿。六岁到济南后,他患了天花,差一点死掉。痊愈之后,他的身体一直不好。在清华园读书期间,他经常患伤风感冒,流鼻涕、眼泪,还患了胃溃疡。中年之后,他仍是体弱多病。"文革"中,季羡林受到"四人帮"迫害;晚年又连遭人间不幸,老伴、女儿和女婿相继去世。季羡林的一生可谓多灾多难,但他如何活到  相似文献   

6.
杜诗曾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子午书简"栏目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都说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一名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正应该是获取知识的黄金期,也是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期。因此,中学生应该进行广泛的阅读。那么,现今的中学生阅读情况如何,爱读书与否?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最近,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04—1974)》在全国发行。这部年谱中,以文献档案资料为依据,翔实地记载了邓小平在"文革"中被打倒又复出的始末,如记录了在"文革"中毛泽东18次对邓小平问题的表态,记录了邓小平1967年4月3日至1972年8月3日给毛泽东和汪东兴写的19封信。本文是对《邓小平年谱(1904—1974)》以下简称《年谱》)有关史料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令人潸然泪下的真相小时候上学,正值"文革"。当时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大地主刘文彩》。那篇课文,是对孩子们进行忆苦思甜教育的最好教材,它激起了我们对大地主刘文彩的无比愤恨。"出租院"、"水牢"、"行刑宫",使我们看到了大地主刘文彩的凶残和狠毒。我们个个怀着对无产阶级的深厚感情,将这篇课文背诵了一遍又一遍,默写了一次又一次。每背诵一次,就增加一点对刘  相似文献   

9.
"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这是"文革"时期的民谣,生动反映了当时文化的凋敝状况。有好些个年头,中国没有拍过一部故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学生读书少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根源在于大学生没有领会阅读的精神内涵和本质意义。大学生"阅""读"的精神内涵和本质意义应该是用健康的体魄"照料人的心魄",使身心和谐达到圆满的境地。而"体悟"作为身体智慧与心灵智慧的统一为启迪大学生阅读提供了基础,"对话"则为开启大学生阅读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读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并非简单的一种行为"读",读书不只是读书活动的一个环节,读书还应包含"思考"、"发现"、"再述"等过程,这些因素应综合起来,读书才能有味,读书才能变成汲取智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12个世界读书日,中国各地主题活动精彩纷呈。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阅读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难事。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年完成的第四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6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只有不到1/2的人仍在读书,1/4的人读书时间减少。而"没时间"和"不习惯"是接受调查的8000多位民众表示不再读书的最主要原因。难道说,读书时代已逝?  相似文献   

13.
正领导者三到:学到、说到、做到学到、说到、做到是企业领导者的三种修养。学到,是一个知识输入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读书。这对于万忙的企业领导者来说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然而,请不要忘记美国的富兰克林曾说过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可用五个字——我没有时间"。"没有时间"是因为把闲余的时间都用作读书去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说:"看一个青年人有没有前途,就看他如何利用空闲时间。"读书会经常令人兴备不已地发现:自己经过那么长时间的探索才悟出来的道理,或者自己至今仍在为之苦恼、为之困惑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购书辛苦记     
礼贤 《老年人》2009,(9):50-50
喜欢读书的人,自然喜欢买书。比如我一向爱读孙犁的书,可谓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每每逛书店,见到他的书便买,所以他在“文革”前写的所有作品,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便陆续买齐了。  相似文献   

15.
李可威 《老人世界》2010,(12):23-23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在承德石油学院读书。一次期末复习,没有上课的铃声,也没有作业,同学们都在考前“临阵磨枪”,而我却从同学那里借了一辆自行车学起骑车,闯下了难忘的大祸。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一生用来读书的时间可以说是书读的最多的。毛泽东无论走到哪里,都保持的一种习惯——读书,坚持有"重点"、有"选择"地读书。毛泽东酷爱读书,也有自己独特的读书之法,比如不动笔墨不读书、联系实际读书法、古为今用读书法等,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读书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读字典     
文革初期,没有书读,父亲对我说去学一门手艺吧,艺不富人,艺不穷人。那时父亲在一个偏远的山村供销社工作,月工资才32元,要养活一家六口,也希望我早日学成手艺人,为他分担生活之重,便领我到他工作的村子拜师学做篾。母亲出生于大户人家,她和父亲的认识不同,她说没田不叫富,没书不叫智,要我不能放弃了识字读书,让我带上一本字典。  相似文献   

18.
"文革"前一年,一个农村少女暗恋上了县剧团的一名男演员。一次她在他卸妆后偷走了他的戏靴,这当然引起了非议,也使他大为恼火。她的父亲问她为什么要那样做,她说爱上了他,今后非他不嫁,这时她才十六岁。以后剧团再到附近演戏,她父亲便捆了她的手脚,将她锁进仓房不让她出来。而她总能磨断绳子,撬开窗棂,又光着脚板跑出十几公里去看他演戏。她感动了她的一位婶婶,婶婶有次领着她去见他,央求他给她一张照片。他没有照片,给了她  相似文献   

19.
在第十二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纪念"世界读书日"座谈会,分别在北京、上海、西安等九城市召开,来自数十所高校的师生参加了座谈会,一致表示要为中华崛起而发奋读书。在西安的座谈会上,公关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李健荣教授作主旨讲话。为了开好"世界读书日"座谈会,这个专委会于3月中旬向全国各省市区的常务理事发出了"关于2007年‘世界读书日’活动安排",对"世界读书日"的意义、座谈会的目的、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布置,并决定今年"世界读  相似文献   

20.
罗道 《金色年华》2010,(6):27-27
失去的东西方显其价值,这话同样适用于道德。我开始知道世界上有道德这回事,是在“文革”后期读小学时,那时全国人民都在大批孔孟之道,传统美德成了封资修,父亲揭发儿子、妻子告发丈夫成了最时髦的革命行为。经过“文革”的疾风暴雨,又经过近二十年拜金主义的解构,数千年积蓄起来的道德资源终于被扫除尽净,我们于是进入了一个没有道德的时代,一个既没有旧道德又没有新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