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使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及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和正在不断出现新的利益群体利益集团和利益冲突。科学地分析当今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探求其中规  相似文献   

2.
一、全人类利益和阶级利益的涵义 所谓全人类利益,是指整个人类社会所有的阶级、集团、群体共同具有的利益。就人类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来说,是指不同时代的利益之间有着共同的或相一致的地方;就同一时代或不同时代的阶级社会来讲是指不同阶级或对立阶级的利益之间有着共同的或相一致的地方。在这样一些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不仅必须肯定利益的阶级性,而且应当在特定意义上,承认利益包含着具有全人类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 关于政治的本质涵义问题,在我国理论界是有争议的。搞清这个问题,对政治科学的研究和社会主义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近几年来,关于政治涵义的规定有多种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类:其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其二,政治是阶级斗争;其三,政治是国家活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有经济就有政治,政治同经济一样都不只是阶级社会才有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对国家所有制形式的重新设计,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研究的“热点”。研究大都集中在国家和国有企业之间两权分离机制的具体设计上。但在国家所有制企业两权分离的经济体制中,除了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所有制关系之外,还有国有企业之间的所有制关系。当前,  相似文献   

5.
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周代服饰制度特有的风格,对以后历朝历代的服饰都有深刻的影响。同时,周代的服饰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民族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分析周代服饰入手,着重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研究周代的服饰有所裨益。 1.周代服饰制度的确立 在夏商时期,中国奴隶制度的文明开始形成,等级制阶级的存在是其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这种等级制度也一定会反映到服饰制度方面来。《荀子·王制》说夏代“衣服有制”、“宫室有度”,透露了夏代服饰制度的一些信息。但是有关夏代服饰制度的文献和考古资料都很缺少…  相似文献   

6.
利益与民族具有天然的联系,利益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利益是民族形成的驱动力,没有利益的因素,民族作为一种集团不可能产生;其次,利益推动着民族生活,无论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还是文化生活,都含有利益的内容.民族一旦形成,就具有某种反作用.民族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益实现的工具;利益的实现是民族认同的物质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民族心理和阶级心理既是有区别的,又是有联系的,那么,它们在这种既区别又联系中形成的具体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 按照唯物辩证法原理,人们的物质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民族关系、阶级关系,都是被物质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但是,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又不是平列的关系,对确定人的本质不具有同等的意义。在阶级社会,人们的物质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直接地集中地表现为阶级关系,阶级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关系。所以,在宏观社会环境这个层次上,在民族和阶级的联系中,阶级关系决定和制约着民族关系。在对抗阶级存在的社会里,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说:“这里考察的人,都不过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的体现……无论个人主观地说可以怎样超出这各种关系,社会地说,他总归是这各种关系的产物。”任何人总是一定的阶级关系的产物,人们的思想意识总是反映看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我们在确定一个阶级的政治方面和著作方面的代表人物究竟属于哪个阶级、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时,就必须分析这个人物思  相似文献   

9.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推论,民族心理和个体民族心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即民族心理作为某一民族群体心理的一种共性,通过该民族成员的个体民族心理表现出来,存在于该民族成员的个体民族心理之中;另一方面是决定和被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即民族心理作为一种一般性和共性,对民族成员的个体民族心理具有决定制约的作用,民族成员的个体民族心理对民族心理又具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它不是孤立自在的、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 在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民族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个时期民族问题的基本内容是,废除封建专制,确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建立统一的国内民族市场,把操着统一语言的人们统一成一个民族国家。 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民族问题则成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帝国主义把民族问题从一国之内的问题扩大成世界范围的民族殖民地问题。十月革命把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联系起来,结成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阵线。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同盟军,无产阶级革命如果设有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的配合,要战胜帝国主义是困难的;民族殖民地解放运动如果没有世界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要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取得斗争的胜利,也是不可能的;胜利后,如果不把民族民主革命进一步推向社会主义革命,要想彻底解决民族问题,求得民族的完全独立和发展,更是不可能的。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唯一道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考察,系统论述了民族自主权的意义、内容和我国三十年来在这个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阐述了阶级和民族概念的区别及其历史关系。作者认为:历史上的民族问题,归根结底是民族的自主权利问题;民族平等,也就是指主权平等。文章通过内蒙古地区的许多具体数字和事例,批判了忽视民族自主权的“左”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个中心环节,要正确解决好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这两方面的关系。而调整和处理好国家、企业与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是调整这两方面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将有助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本文主要就全民所有制企业来谈三者的经济利益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人们为了更好地了解事物的一般性,就得深入研究事物的特殊性。只有透彻地了解了事物的特殊性,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一般性。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同样具有这两种属性。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般特性,我们对它的特殊性进行一番研究是完全必要的。 我们先来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般性。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序言中有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平等、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也是它的一般性。这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在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从国家有关统计资料及报刊得知:目前人类共有民族2000余个,但人数有的达几亿,有的才几十。汉族人、印度斯坦人、日本人、巴西人等7个民族,其人数在1亿以上;1亿以下,1000万以上的民族有202个;1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民族有92个。中国的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口等民族,虽被称为“少数民族”,但与世界各民族相比较,仍算得上是“大户”,其人口,均在100万以上。其中,壮族人口有1200多万,在中国各民族中居第2位,在世界各民族中居第60位。(四执…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采用大量材料和数据,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并就“社会是否出现了两极分化”、“是否产生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怎样认识中产阶级和小康大众”、“怎样看待社会公平”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文章强调指出,体制改革实际上也是一个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调整过程,改革、发展的稳定机制最终来自于社会利益关系的合理与协调。因此,要把经常考察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关系的变化作为政策制定和调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领导俄共(布)执政的过程中,列宁提出了无产阶级执政党要协调与社会其他阶级、阶层关系的重要主张.他强调,广大阶级和阶层的充分支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要通过和农民建立经济上的结合,争取农民政治上的稳固支持;要珍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专家,依靠他们建设社会主义;要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同他们合理磋商.学习列宁的这些思想主张对我们党不断巩固与扩大执政基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地区。公元八四○年回鹘西迁前,天山南北就居有塞人、羌人、乌孙人、匈奴人、粟特人、叙利亚人、突厥人、龟兹人、焉耆人、铁勒人,以及其他一些土著居民。回鹘迁入后,蒙古、柯尔克孜、哈萨克、回族、锡伯、达斡尔、饿罗斯等民族人也逐渐定居和迁入新  相似文献   

19.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促成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从原始社会直到共产主义社会,不管哪一种民族,哪一个国家,哪一种人,都无不受着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约束。任何人既离不开生产、分配与交换规律的管辖,也离不开政治、法律、伦理道德与哲学思想的约束。因此,弄清利益、力量与道德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地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杨秋宝一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区际关系中,一直存在着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就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来看,在增长速度上,从1981年到1991年,东部地区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12.4%,西部地区增长10.1%,19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