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恢复和重建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体系,当中一直存在着的本土性工作和西方专业化工作的争论,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工作实践分离。进入21世纪以后,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开始加快,表现在社会工作教育体系迅速扩大,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和注册制度开始出现,社会工作实践领域在扩展。当前,社会工作界的担心已经由如何发展转变为如何规范的问题。或者说,专业化进程已经进入到规范设定界限的状态,关注社会工作的专业纯洁性、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本文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提醒在专业化初期,大家的关注重点应该由专业化规范回到拓展专业实践领域上来,推动务实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路径不同于西方的经验,西方的社会工作是在助人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社会工作是以半专业化或称为行政性社会工作为起点的。在进行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的道路中,应结合中国自身的体制特征和文化特点,将专业的社会工作进行体制性的嵌入是加快本土化建设的一个行动策略;对文化背景的重视则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方社会工作百年发展历史是一个专业化和去专业化的辩证发展过程。每一次运动都是对上个阶段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挑战的回应。专业化运动是为了建立起专业技术和地位,实现对社会问题的专业高效的服务。然而,伴随专业化而来的权力依附和技术控制,使社会工作开始面临专业效能和案主增权的困境,从而出现了去专业化与再专业化的多元发展趋势。这个辩证发展过程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即中国社会工作不应把过度追求专业技术和专业地位当作发展的核心,而应积极介入社会问题,去反思发展案主增权的策略和方法,促进社会正义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初社会工作专业化形成的开始阶段起,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和理念:以玛丽·里士曼为代表的强调科学、理性的专业化的个案服务模式和以简·亚当斯为领袖的注重融合、公平的能力导向的社区发展模式.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就是围沿着这两种模式的基本要求展开的,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但反映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中的两个方面的本质诉求:一,提供关爱的专业化服务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内涵;二,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是社会工作的基本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不仅界定了社会工作本身的目标和意义,而且同时界定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源于基督教思想、人道主义和福利主义思想,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尽管起步缓慢但发展相当迅速,产生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理论,又不完全适应中国的社会形势,因此,充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进程的推进是极为重要的,而且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根本出路。中国传统文化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最为深远,其中家国理想、政治和谐理想、众生平等理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有相通之处,对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构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社会工作在科学发展、理论积累等方面的进行考察,得出对我国现代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启示。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启示了社会服务要有预见性和可持续性,首先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接受的服务类型进行调查,然后进行推广,增加民众的参与度。社会工作的社会价值体系启示服务机构应该逐渐注重专业化服务,更加敬业,以民众为主,以人为主。本文通过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分析,提出质疑,然后提出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视与强调。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英美两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是从职业到专业;而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则呈现出从专业到职业的特点,这两种发展路径根植于不同的福利传统及历史背景。对于英美国家来说,在从职业到专业的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中,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高,专业权威性强及独立性较高;而对于中国来说,从专业到职业的社会工作发展路径,则呈现社会工作独立性不强、社会认可度低、专业水平不高等特点。借鉴英美两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路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目前正在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并举,需要政府、社会工作者、高校相互合作推动社会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专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实现社会工作教育目标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现状,提出对这一队伍进行专业化建设是发展我国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在对专业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人才培养、人才选拔和人才使用三位为一体的专业化建设制度。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的专业文化建构是整个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够直接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建构既能充分体现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又符合中国具体社会与文化情境的专业文化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文化的基本策略要充分考量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与伦理守则,重视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元素吸收融入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搭建形式多样的专业文化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产生于志愿服务。在寻求科学化的慈善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始终与志愿者保持着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注重在社区的场景中把个人改变和社会改变结合起来。但是,在成为政府提供直接社会福利服务的主要专业之后,社会工作把专业地位的寻求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专业内部,出现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冲突;在专业外部,出现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平等合作关系的断裂。全球化带来经济竞争的加剧,改变了政府的基本社会政策,促使社会福利服务从政府为主转变成多方参与的多元服务模式。80、90年代西方社会普遍认识到政府和市场机制的限制,鼓励非政府组织加入社会福利服务系统。这样,在全球化处境下社会工作需要重新确定自己的专业位置,它不仅是政府多层面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与非政府组织等各种社会资源合作的政府代言人,只有通过与志愿者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才能在社区中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符合本地需要的专业服务。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经验也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帮助中国社会工作者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各项挑战。  相似文献   

12.
香港社会工作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以救济性为特征的社会福利服务发展的初期阶段;以确立发展方向和政策目标的社会工作全面发展阶段;以加强专业教育与法制化管理的社会专业化发展阶段;以强化社会工作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阶段。研究并探讨香港社会工作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助于加深对香港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的理性认识,借以为今后的社会工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区分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不同特征,有助于在社会工作的实践中强化专业特性、促进职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方社会工作虽然也是作为国家制度的组成部分,但其在自下而上的发展中经历了专业化与职业化的过程,模糊的专业属性是为了更好地契合人类的需求,回应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建立了本身的专业界别与专业权威。作为舶来品的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后,在国家安排和政策制度的催生下,通过自上而下的推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通过对G市近十年的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工作发展的政策文本的分析,以各项政策制度及蕴含其中的专业规制为切入点,探讨中国情境下嵌入于宏观国家制度环境与属地化的社区治理体系中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建构过程。研究发现,在模糊发包的国家治理、内卷化的社区治理体系与不明晰的专业制度的互动中形塑了一种工具性的专业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专业学校社会工作产生于近代西方社会。本文系统介绍了英美国家学校社会工作的萌芽与建立、传统临床模式、学校变迁模式、社区学校模式、社会互动模式和发展新趋势等历史演变过程与类型,指出学校社会工作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分支学科。西方的经验为国内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实务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我国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工作既不专业化也不职业化,这与我国前现代社会状态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因为对于一个全能式政府或单位来说,细致的专业化分工是不必要的,甚至是低效的。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也是一种职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助人为乐",也不同于其他的慈善活动,不仅需要大批热心社会工作、公益事业的工作者和志愿者,更需要宏大的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工人才队伍。否则,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稳定社会的功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过程中的文化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不仅界定了社会工作本身的目标和意义,而且它同时界定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源于基督教思想、人道主义和福利主义等,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尽管起步缓慢但相当迅速,因此充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进程的推进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工作的三维性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社会工作具有实践、专业和制度三个维度的性质 ,其本质属性是助人。实践的社会工作以社会工作实务的服务、行动和问题———解决助人 ;专业的社会工作以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价值和技能助人 ;制度的社会工作以社会福利制度的理念、政策和项目助人。不过 ,这种区分只是在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上有意义。现代社会工作是三种性质社会工作的有机整合体 ,它同时具有实践、专业和制度三个层次的意义。毕竟 ,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导致了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的福利化导致了福利化的社会工作。典型地 ,社会工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福利发送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艾滋病社会工作的实务和研究不断丰富,主要集中于艾滋病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理论视角、方法技术、发展范式、实务领域、社会政策、域外经验以及本土实践等八个方面。已有研究在成果丰富化、领域精准化、视角多元化、影响扩大化的同时,在迈向高质量、专业化、国际化以及特色化发展方面也存在诸多局限。面向未来,需要建立多学科跨专业的艾滋病社会工作研究框架,构建全方位立体的艾滋病社会工作专业和学科体系,开展艾滋病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加强艾滋病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学术研究和政策倡导的融合发展,促进中  相似文献   

19.
玛丽·艾伦·里士曼是社会工作实务原则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虽然只接受过中学教育,但她始终保持着献身公共事务的热情和公民意识,先后在“慈善组织会社”和纽约拉塞尔·赛奇基金会从事慈善工作.她将毕生的精力都贡献于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社会公平.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历史中,里士曼所著《社会诊断》和《社会个案工作是什么》是最为重要的两部著作.回顾一个世纪前里士曼确立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时代背景和具体路径,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一是回应社会需求,在社会福利整体中确定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二是扎根实务,在搜集和整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中国社会工作理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工作教育亟需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型,而要真正实现社会工作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澄清何为中国社会工作。从社会需求满足的角度审视,为西方化社会工作教育所塑造的“专业社会工作”始终存在发展错位的问题,而扎根于社区、民政等组织系统的本土社会工作更有成长性。因此,社会工作教育要真正契合社会需要,需要以促进本土社会工作发展为目标进行彻底的本土化改造。在本土化的基础上,社会工作教育需要从对应具体职业系统的专才培养、差异化发展以及强化实践性等方面着手进行专业特色培育,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