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密 《职业时空》2008,4(9):201-201
人们在使用城市空间的同时,还在进行着不自觉的精神交流,从而获得历史的感悟、思想的启迪以及喜怒哀乐等感受,因为城市是人的空间化,是人建造的,因而城市是有情的。从人对空间的真实感受出发进行设计实践,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思想。了解城市空间所蕴涵的内容,会使城市设计充满强烈的思想和情感气息,会使人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充满活力。宜春的城市建设近年发展很快,变化明显,品位不断提高。但按照建设赣西中心城市的目标,特别是要领先或不落后于当今城市化发展潮流,还应放开视野,  相似文献   

2.
尽管过去二十几年城市设计领域蓬勃发展,但围绕城市环境的问题却仍未得到解决。全球化、移民、数字技术的爆炸以及围绕消费的服务经济都有着重要的空间和设计意义,而如何设计我们的城市还能反映出从气候变化到肥胖的流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将过去几十年社会经济转型的空间意义,探讨城市设计在应对本文列举出的挑战时所扮演的角色及所承担的义务。  相似文献   

3.
李丹  刘洋 《城市》2013,(11):61-64
作为未来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载体,新城具有成为研究和实践城市问题模型的潜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市体系,具有基本完整的城市系统。面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代,崭新的独立城市既可以尝试按照未来的社会经济结构布局出不同于以往的城市面貌,又能够从产业、空间、社会及生态等多方面对城市发展进行实践。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步,规划师必须认真思考未来我国的新城发展。  相似文献   

4.
孟颖  纪瑞峰 《城市》2012,(11):72-76
一、多元需求与包容性城市空间(一)对城市需求的多元性对城市的基本需求源自城市人口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城市需求的多元性是基于城市使用者的多元性,城市人口呈现多个角度的多元化结构特征,除了通常所讲的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以外,人口的收入结构、人口的来源结构都将对城市产生不同的需求。经济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涉及城市的方方  相似文献   

5.
王明浩  李灵芝 《城市》2014,(2):46-49
正城市景观反映一座城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记载、发展、弘扬着城市文化,是城市容貌的展示,是城市特色的体现,是城市各种空间艺术的表征。城市景观是指由各类建筑、建筑小品、构筑物、道路和广场等硬质界面所形成的硬质景观,由湖泊、河流、水体、公园和城市绿化等自然界面所形成的软质景观共同构成的城市空间。在这里,就城市空间与城市景观的关系作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汤茜草 《城市观察》2010,(1):188-192
无形城市是在“后”之时代和全球地域空间这样的时空背景下涌现的新城市形态,它以高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为主要特征。这种特征成就了特定的城市社会群体,也使得城市社会生活呈现出极具时代感的特征。城市社会心理体现了个性的张扬和自由的释放;城市生活方式因讲究格调和充分享受闲暇而得到提升;城市居民的交往方式既处在一个平等开放的互动平台之上,但也处在互动深度遭受质疑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7.
蒋智  秦川 《城市》2010,(2):53-55
对于城市居住空间而言,其演进过程的重要意义要大于其建设过程。居住空间的演进过程将决定它是否能够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住区。城市居住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居住空间是一个缩小化的城市。居住空间的生长性包括功能的多样性发展、公共服务设施的弹性变化、街道的活力培养、持续生长陛以及社会自治。只有引导居住空间在演进过程中健康、稳定地生长,才能促进居住空间的发展成熟,进而促进城市的繁荣。  相似文献   

8.
装置艺术是人类思维以及社会经济活动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了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需求,展示了多种艺术形式完美融合的独特魅力。当前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开始不断追逐精神层次的文化需求,这为装置艺术的发展以及装置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装置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表达、自由的艺术创作法则为广大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新的创作模板和空间,有效推动了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为新颖的艺术体验。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应用装置艺术具备可行性,然而当前阶段此项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为了保证应用效果,相关人员必须深入研究融合原则,积极设计相应策略,以确保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和信息社会的多元交流共同造就了大众休闲文化,而城市休闲空间则为这一文化的交流与扩散提供有效载体,并在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整个社会的休闲消费特质必然对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城市休闲空间拥有了更多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城市休闲空间的实践考察,可以发现:从社区公共休闲空间—市区休闲组团空间—环城延展休闲空间—城郊多维休闲空间,发展到虚拟动态休闲空间,现代城市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开放式城市休闲空间体系。随着休闲经济的发展,未来城市休闲空间将向着综合性与集中化、体验性与人性化、健康性与生态化、文化性与特色化的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世界》2008,(22):27-27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简称人居署)发布的《2008/2009年世界城市状况》年度报告指出,北京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城市。该报告从世界城市的空间分布、城市规模的扩展或缩小、社会和谐平等程度及城市发展与环境关系等方面阐述了世界城市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李武斌 《城市观察》2015,(3):78-86,99
空间是城市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空间重构是转型期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转型期西安城市空间重构出现了郊区化、垂直化、景观化和贫困化四个明显的趋势,历史传统与旧工业布局、土地与户籍制度变革、经济增长模式、结构变动、城市规划与城市自组织构成了转型期西安城市空间重构的驱动机制。对于转型期西安城市空间重构的研究可以为西安建设可持续城市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健 《城市》2010,(9):49-51
巴黎与天津同为沿河而建的大都市,在城市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河流为空间发展轴线的城市格局。但由于城市发展历史和建设历程的不同,两个城市在空间格局和建筑形态等多方面呈现出巨大差异。巴黎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在城市空间规划、建筑风格保护、城市空间轮廓和城市建筑界面控制等方面拥有大量成功经验。而天津作为成长中的城市,其独特的历史进程、多元化的建筑文化以及在发展中的些微混乱与不确定性都使天津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袁大昌  赵博阳 《城市》2007,(11):61-63
一、引言 城市开敞空间是在城市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社会、自然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绿地系统作为城市开敞空间的主体,对于城市生态、城市环境、城市空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我国城市规划学科体系中很早就将绿地系统规划设置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的专项。  相似文献   

14.
建筑是城市的衣裳,它代表着一座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以及格调?丛1987年起,每年的7月1日成为“国际建筑日”。未来学家预方,进入21世纪后,人类生活的空间将出现重大变革,其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丁芮 《城市》2013,(11):57-60
“广场”一词。顾名思义,就是面积广阔的场地.一般专指城市中面积广阔的场地,包括市政部门修建的广场和一些大型建筑物周围的空地。广场是城市中重要的空间,在整个城市环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积极的职能作用。可以说,广场是整个城市的缩影,广场上的活动也是整个城市各项功能的缩影。古希腊时期,广场是群众集会的场所,具有司法、商业、行会、工业、宗教及娱乐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无法替代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和载体,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大力推进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于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工进城,在同一座城市生活的少年儿童却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群体——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少年儿童,虽然他们是同龄人,属于同辈群体,但他们在受教育的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同辈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影响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同辈群体社会距离的因素主要是教育隔离、社会隔离和心理隔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段兆广  朱跃华 《城市》2007,(9):54-56
一、引言 一般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使用和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自然、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城市的物质形态表现;是由各种实体(道路、街区、建筑物、树木、广场、绿地和其他设施等)共同构成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9.
吴娟  刘惠瑾 《城市》2015,(2):40-44
城市是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创造的活动空间实体和复杂的空间巨系统.城市空间承载着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内容,映射着城市的历史底蕴.天津从近代的开埠城市到环渤海区域的中心城市,再到如今的北方经济中心,城市发展定位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等的转变提升,最终反映到城市空间结构上,形成了城市空间发展演变历程.当前,天津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增长时期,随着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城市发展面临着土地、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天津作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功能地,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苏东坡 《城市》2013,(4):37-41
一、传统经典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逻辑城市空间结构指的是城市中地租、地价的空间分布或者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实际上这两种理解存在内在的一致性,地租和不同功能区的地租支付能力共同决定了特定功能区在城市中的空间位置。经典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冯·杜能的农业竞租模型,阿隆索又将农业竞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