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北宋经学家邢昺撰《尔雅疏》,大量征引本草文献以助训诂,这一现象值得深入研究。以往对《尔雅疏》的训诂特点颇多研究,而对其征引本草文献的种类、特点及意义则未有涉及。通过对比、考证得出:《尔雅疏》引用的本草文献,均转引自北宋初年的《开宝本草》。《尔雅疏》征引本草文献,忠实于原文,较少辨析,体现了唐代以来"疏不破注"的训诂传统。邢昺之后的宋代本草学又受《尔雅疏》的影响,大量引用《尔雅疏》来帮助本草名物训诂,这体现了宋代训诂学与宋代本草学良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旭阳 《学术交流》2023,(11):171-182
在宋人所编选的宋代诗集中,从《九僧集》到《江湖风月集》,诗僧群体的作品占据了其中的重要地位。北宋陈充编选的《九僧诗》,展现了诗僧交往群体之广以及其与中上层士大夫群体的交往之密切,并且这种诗僧群体与文人群体间密切的交往关系也是《九僧诗》得以形成的原因之一。而随着从北宋向南宋的过渡,诗僧群体交往的主体也演变为中下层文人群体。就宋代而言,禅宗对诗学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体现在晚唐体的出现与发展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诗僧诗集的编选与出版上。此外,宋代的诗僧诗集还反映了中日两国僧人的交流与诗集的保存。  相似文献   

3.
论元遗山的闺情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遗山闺情词既能把握词的文体特点,又寓诗人法度于其中;故而具有境界开阔,立意高远,温婉缠绵,寄意造深的特点。讨论遗山闺情词,有助于我们对词的审美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首小词,恐怕是从紫薇姑娘的口中。琼瑶阿姨学历虽然不高,但对古今情词却了如指掌,《还珠格格》的热播,也使得万千情侣又多了一个表白心迹的载体——泥巴。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8):108-112
宋代武学分为中央武学和地方武学两个组成部分,其时空分布的特点受到区域经济因素、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民族关系和军事因素的影响。研究宋代武学的分布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宋代教育,且对我们了解宋代人地关系和历史风俗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托克维尔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思考值得今人再思考。他把1787年宪法与占同等地位的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在法律领域和历史领域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强调了这两部法律对推进自由和善良政府而各自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曾芸辉 《生存》2020,(11):0213-0214
在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运用两者之间的客观联系,行于“文”“言”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言文学习环境。立足“文”“言”两者的文言文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因“言”释“文”,通过直译引导学生体味意境,把握整体,在翻译中体现出文言文所表达的情感;另一方面,因“文”悟“言”,通过新颖的立意引导学生主动品析文中的语言特点,在讨论中加深印象,为以后更高级的学习打下基奠。  相似文献   

8.
逯雪梅 《阅江学刊》2011,(3):130-133
宋代元宵节是一个集商业活动、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盛大节日。以表现城市生活面貌为主的元宵词成为宋代词人透过繁华表达各自不同内心感受、思考社会人生的载体。宋代元宵词主要反映城市的元宵节盛况,是宋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岁时文化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胡适文学改良"八事"所提出的"不用典",揆诸新旧诗的创作实践,可谓失诸片面.而五四前后以同光体、学衡派为代表的旧体诗人则对"用典"有过一番缜密而深入的思考.他们特别借鉴了宋代诗人善于学古的特点,既对近世旧诗的"用典"积习有严厉的批评,又指出诗中"用典"的意义,持论理性而平正.鉴于同期的西方诗论中,"用典"已成为诗的一个重要元素,重新梳理五四前后这番关于诗之"用典"的论争,应别有一番诗学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夷坚志》入冥梦故事的书写模式及其通灵方式,直接透视出宋代通灵文化的理论程式。《夷坚志》中祈梦与托梦过程都被附着对神灵的敬畏色彩,释梦无规则或梦不应验无不透露出神灵的人格化特征,洪迈转述传闻的梦故事当是宋人通灵意识的真实写照。宋人期许沟通神灵来实现自己梦想的功利心态,不仅体现着宋代儒家伦理教化的主旨,并且凸显出宋代民间宗教信仰的世俗化,以及他们对变幻时局下多元社会的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11.
曹瑞娟 《社科纵横》2011,26(6):91-96
宋代咏物诗的创作十分兴盛,其中数量巨大的歌咏禽鸟花草之作体现了诗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觉识和对自然界生物的赏爱护惜之情,透露出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友好情感。宋代咏物诗的内容非常丰富,为我们呈现出当时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特征。同时,宋代有许多咏物诗不单单是描摹物态,还往往通过吟咏某一动植物的自然属性和情态来寄托诗人的心志。将自然界中的某些动植物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是自然生态的文化象征价值凸显的表现。梅、竹是宋诗中常见的两种植物意象,集中体现了自然物的人格化特征和生态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包伟民 《浙江学刊》2003,2(3):104-114
本文对 2 0世纪中国大陆地区宋代财政史研究作了回顾 ,归纳其成就 ,反思其不足 ,并在这一个案的基础上 ,对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提出一些思考。指出摆脱自在 ,走向自觉———自觉的创新意识、批判精神、本土取向、全局观念、学术史关怀 ,是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阿吉是贾平凹的同名中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其性格特征与鲁迅笔下的阿Q颇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是一个阿Q式的人物.贾平凹创造这个人物时,正是想把他作为一个新世纪的阿Q来刻画的.但是,阿吉毕竟与阿Q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这体现了两位不同时代的作家对时代、社会和人生等思考的侧重点不同.另外,在形象刻画方法上,两位作家也有他们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14.
高云鹏 《社科纵横》2014,(3):114-118
在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中,一方面他用语言游戏与生活形式的概念代替其前期哲学中所强调的逻辑分析方法,另一方面他通过对科学与宗教的考查,也表明了对其前期哲学中所推崇的科学主义的反思。这两个方面都是其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表现,也都体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本文尝试对上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评析和回顾。  相似文献   

15.
邓锐 《学习与探索》2012,(8):151-156
宋代《春秋》学与史学关系密切,相互影响。一方面,宋代《春秋》学重视《春秋》的史学性质,不仅注意从史学的角度阐发《春秋》,也重视用史学方法来探讨《春秋》;另一方面,宋代史家普遍以《春秋》大义为思想指导,不同程度上效仿《春秋》义例作史,使得宋代史学的正名观、尊王观、夷夏观以及正统观等诸多历史观念都与《春秋》学关系密切,又在史体、求真理念及史学批评等史学思想方面体现出《春秋》学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成人英语学习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重视课堂教学及教材建设这两个环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侯洪澜 《社科纵横》2008,23(5):123-124
庄子以语言实践的方式对"道不可言"、"道不可不言"的人类思想困境的思考,也是当代西方语言哲学关注的问题,而庄子又以"诗性言说"的方式超越了这一语言困境,达到了"即言即道'的理想的自由境界,这是对中国诗性的文化传统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辩证法是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和思维方式碰撞的产物,其中包含着十分丰厚的中国传统辩证法元素。这主要体现在毛泽东不仅主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的区分,而且更强调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以及关于矛盾的精髓问题这些西方传统辩证法所不能容纳的内容。这使得毛泽东的辩证法独树一帜,构成了中西思维方式内含张力的融合的一种典范。对此典范的深入理解,当能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复兴与发展有莫大的益助。  相似文献   

19.
海美灵 《生存》2020,(6):0201-0201,0200
宋代集会、结社之风盛行,是文学会社发展的成熟期,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而宋代文学的辉煌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貌,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的。浅谈宋代文学的文化地位、文化发展,以及文化文学繁荣的原因和研究的现状。以及苏辛两位豪放派词人的词之异同与原因。  相似文献   

20.
胡宇南 《社科纵横》2014,(10):70-73
在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中,有三个相互联系的界定: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这三个维度,综合体现了人的本质追求和本质属性,是对人的本质的应然规定和实然规定。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基于国情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