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上海大力发展航运业,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促进城市产业规模的提高,带动城市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实现腹地城市之间的互动发展;同时也会带来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和港口非良性竞争等负面效应。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和惯例,通过先行先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必须从过去单纯追求“量”的外延式增长转变为注重“质”的内涵式发展,由传统意义的货物集散中心迈向现代意义的资源配置中心。为此,上海港口与航运服务业必须率先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创新服务功能、实现错位异构发展。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上海城市转型时期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港口城市的成长经历了港城初始联系、港城相互关联、港城集聚互动、港城自增长等四个阶段。宁波城市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与港口的开发和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港口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形态的变化和城市经济的繁荣。未来港口城市新的发展主流是港口组合城市的形成、综合功能的提升、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生态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港城关系与港口城市转型升级研究——以新加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港城关系的梳理,分析了港城关系演变特征、港城腹地发展类型、港一城经济互动等理论,通过新加坡转型升级中的港城关系研究,发现新加坡不存在港城关系演变中的自增长效应阶段。新加坡产业的转型升级也伴随着港城关系的改变,从初始联系——相互联系——集聚效应。港口城市新加坡转型升级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王晓玲 《城市》2016,(5):21-28
以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为特征的“新东北现象”是东北城市深层次问题的集中体现.只有东北城市全面转型,才能逐步化解潜在危机,使东北城市免于陷入衰退,对东北城市转型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价也就成为必须.已有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对东北城市转型并不完全适用.东北城市转型指标体系重在评价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创新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三者是东北城市转型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陆小成 《城市观察》2013,23(1):125-132,168
纽约城市转型表现为由制造业到服务业再到高端知识型服务业和绿色发展的城市演变轨迹,其特征主要表现为重视创新驱动、高端服务业集群、人才教育培养、城市功能融合、城市绿化建设等。借鉴纽约城市转型经验,北京应加强城市功能的均衡化疏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产业多中心集聚和分散布局,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休闲等服务业,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加快绿色产业、绿色技术创新和城市绿化建设,促进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宋健坤 《城市观察》2013,(2):69-104
港口城市具有港口和城市的双重内涵,是港口和城市的有机结合体。本报告选取了中国(大陆地区)2011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亿吨的26个港口城市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研究港口城市的价值五力,找出制约港口城市发展的要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提升港口城市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立钧  徐洪英 《城市》2016,(9):56-60
沧州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和港口城市,笔者尝试从京杭大运河和港口这两个方面研究其与沧州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首先分析了京杭大运河对沧州城市产生以及演变的影响;其次以黄骅港发展的三个时期作为节点,分析了港口对沧州城市空间及城市发展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这两个因素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在带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经济结构及其内涵。而这种经济结构及其内涵的变化更具有制度性变革的含义,更能反映出改革开放的多重效应。在基于改革开放的经济结构及其内涵变化中,城市转型及服务业发展便是其中一例。这在一些特大型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和突出。本文以上海为例,在传统"增长—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制度因素加以分析,即通过制度变革的结构性调整来阐述促进城市转型及其服务业发展的动因,进而揭示城市转型及其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交互关系。通过这一案例剖析,使我们更为深刻地总结了30年来"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引领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并为当前城市转型及其服务业发展处于关键阶段时需要大力推进制度性障碍的重大突破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转移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科学发展》2011,(6):12-25
目前上海已呈现后工业化时期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入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也面临战略性转变,并呈现出特有的方向与重点。同时,产业对外转移已成为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其趋势体现于规模扩张型、功能整合型和战略扩张型产业转移,并集中体现在一些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0.
《城市》1994,(1)
一、天津城市建设总 体发展战略 1.天津诚市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代化国际港口大城市 从城市的发展过程看,天津始终就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商贸易港口城市,并一度具有国际化的特征。从历史区域关系上看,天津形成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与北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前,世界经济进一步向区域集团化发展。东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1.
覃剑 《城市》2016,(12):44-4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中,开放合作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和特征的分析发现,韶关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梯度差,具备较强的融合互补发展潜力."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韶关可通过强化与珠三角地区产业链分工,善用珠三角地区优质资源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转型升级,深度分享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红利,发展成为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新高地.  相似文献   

12.
港口城市具有港口和城市的双重内涵,是港口和城市的有机结合体。本报告选取了中国(大陆地区)2010年货物吞吐量超过1亿吨的23个港口城市进行研究。报告共分六部分。报告的序中介绍了港口城市的内涵、特征及选取;第一部分分析了中国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及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报告的理论基础——资源空间理论,重点介绍了价值五力,然后分析了港口城市价值影响因素,即资源空间承栽力、资源空间驱动力、资源空间辐射力、资源空间整合力和资源空间支撑力(亦即价值五力);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国内地港口城市空间价值评估评价思路与原则、评价技术方法和指标体系;第四部分是中国内地港口城市价值综合排名、分要素排名和价值提升因素分析;第五部分是对上海、深圳、广州等重点港口城市空间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第六部分是提升港口城市价值的对策建议。通过运用价值五力模型对2010年中国内地港口城市的价值分析,报告得出上海、深圳、广州、南京、苏州、天津、武汉、青岛、宁波、大连位于内地港口城市价值排名前十。  相似文献   

13.
天津与我国许多大城市一样,面临着城市转型的问题.城市转型就是转变城市的发展方式,包括城市经济的转型、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等.一、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就是使不尽合理的结构合理化,通过主导产业的培育带动城市生产力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经济结构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型,并且不断优化,达到动态平衡与合理.进入21世纪以来,天津城市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时期,GDP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6%以上.但天津经济结构并不合理,2010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6∶53.1∶45.3.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与天津的地位不符.因此,经济结构的转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周国平 《科学发展》2011,(10):12-16
当前上海肩负着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任务。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必须适当降低经济发展速度,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上海经济转型发展主要表现为城市功能高度化、经济结构合理化、运行质量集约化和发展环境优质化,并呈现出运行阶段的一些主要特征。对上海来说,处理好转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实现“四个率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开埠之初就被定位为“自由港”的香港,是“以港兴市”的典型例子,港口的发展为香港经济的起飞和就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香港的产业发展以及与内地的区域合作,又促进了港口的繁荣,并使得香港成为国际航运中心。但目前,在金融海啸、珠三角产业转型、内地港口蓬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香港港口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本文在回顾香港港口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香港港口业务增长放缓的原因,并提出着力发展航运服务业,是香港航运中心转型升级、提高香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刘征  徐龙 《城市》2011,(2):60-64
一、前言 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是指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主要生产手段、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以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柱,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区。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是我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各地区在落实国家产业战略转型的基础上,均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并将其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湛江,是我国南方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并在2015年被国务院确立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笔者以湛江现有港口发展为研究基础,提出了湛江面对"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应如何建设港口产业,创新港城融合发展模式,积极将自身建设成为我国沿海港口战略发展核心城市.  相似文献   

18.
王双 《城市》2012,(9):38-41
一、引言目前,天津市处于后工业化的转型发展时期,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其形成和规模扩张都呈现加速态势,且产业集聚特征较为明显,集中表现为增长特征、竞争特征、空间特征、要素特征和结构特征等,尤其是增长特征最为突出,较好地带动了周边产业基地的形成和整个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了产业集聚的形成与成长,并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加速流动与集中,提升了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借助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城市功能提升和经济转型。笔者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天津市产业集聚的上述特征,并依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上海“十二五”发展主线与目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重要的历史性转折期,是发展动力大转变、经济结构大转换、城市功能大提升、社会结构大调整、开放格局大转型、区域关系大整合的时期。上海"十二五"的发展应当突出"创新"和"转型"两大主题,以"创新驱动城市转型发展"作为发展主线。  相似文献   

20.
知识城市:中心城市发展与转型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文婧  李燕 《城市观察》2009,(2):155-162
在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城市危机发生的宏观背景下,知识城市的发展模式诞生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本文首先介绍知识城市的先进理念,引进知识城市的完整框架,在此基础上,以国外著名的中心城市墨尔本、伦敦、曼彻斯特等为案例介绍其向知识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大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讨论我国大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