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海量数据资源的挖掘和应用催生的大数据产业,是新一代信息领域的重点产业及大数据时代的基础支撑产业,是全球下一个发展创新、角力竞争、提高生产力的战略性产业。目前,国内外大数据产业标准和产业格局尚未形成,这是广州促进大数据产业跨越发展的难得机会。广州应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把握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机遇,高度重视和超前谋划,整合资源合力加快广州大数据产业跨越发展,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作为重工业大省,坚持将农业体系、林业体系和水产业体系作为主导产业,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主要依托黑龙江省的地理优势和丰富资源,随着资源型经济不断发展,黑龙江省逐渐展现出资源短缺和人口外流等问题。黑龙江省需要把握历史机遇,重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以此作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首先对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其次对黑龙江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劣势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指出黑龙江省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今春我国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发展包括新能源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明发展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是新能源产业重点之一,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对推广光伏发电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的质疑声音。我认为,光伏产业作为一个即将大规模替代常规能源的新兴产业,正在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江周刊》:《南昌旅游经济发展攻略》的出炉是基于怎样的背景?黎传绪: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现状充分证明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2009年1 2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我国对旅游产业的定位,经历了"先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过程。这个变化,说明了两点: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二、各地政府对推进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努力。现在正是全国上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越来越成为民  相似文献   

5.
王征 《城市观察》2014,(2):132-139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将会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昭示着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前瞻性,同时大力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力度,以体制创新促进促进技术创新,以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演进的内生动力,从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大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魏素蕊 《现代妇女》2014,(11):456-456
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从产业哲学的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涵义和发展规律进行阐释,并在哲学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同志曾提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国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各地纷纷把旅游产业作为打造区域绿色发展模式的重要产业。然而,繁盛之下却也暴露出中国旅游发展的一些问题,首要的问题是中国旅游要从过往的松  相似文献   

8.
严剑峰 《科学发展》2016,(10):17-24
对航空工业给予全方位支持是民用航空工业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为帮助商用大飞机公司这样一个市场上的“新手”克服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不利条件,我国必须给予其必要支持,以抵消其他国家补贴本国航空工业企业所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弥补其由于缺乏技术与生产积累而导致的成本劣势.按照航空工业产品的市场开发、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全寿命周期过程,应为我国支持商用大飞机产业发展设计一套系统可行的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9.
王征 《城市》2014,(1):14-19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处于成长过程中的新兴产业,是关系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它代表着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实力具有重大和长远的影响。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吴凯  谭春兰 《科学发展》2010,(11):97-104
海洋第三产业是从事海洋非物质生产活动的产业,它主要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以及海洋服务业等。国外海洋经济发达国家,海洋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大。而我国海洋第三产业相对比较落后,虽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大力扶持我国海洋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它在海洋产业中的比重及国民经济贡献度,是建设"海上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当前我国海洋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征进行论述,并据此提出下一步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冯骥  冯江源 《科学发展》2012,(12):35-42
当前,如何正确地认识伴随着知识进步、信息网络变革、文化跃迁以致汹涌而来的新经济的特征,把握经济及由之出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势与运行机制,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目前不断掀起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热潮提供比较及参照经验,显得十分重要和异常紧迫。事实上,无论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还是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转型创新,都根本不能离开知识产权战略及其文化的因势利导与决定性作用发挥。立足泛长三角区域当前各种客观现实和未来长远出路,结合全国的统筹及整体发展需要,对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前后过程势必涉及的经济、科技、生态环境、资源、社会因素与知识产权战略包括所含的文化关联互动,侧重从大系统层面进行深入探讨、剖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而自主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突破制度性障碍,切实加快体制、机制的创新;二是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打造高端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三是着眼于新兴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方向,围绕全产业链条支持产业自主创新;四是促进科技和金融更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金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中的促进作用;五是着力培养和引进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储备人才等。  相似文献   

13.
上海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产业政策方向面临深度调整,由大数据、量子计算和新材料等前沿技术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孕育并积蓄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要抓住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智力型人力资本等新型生产要素的乘数效应,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导向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要在管理机制创新、数字"新基建"布局、人才队伍体系和创新产业生态系统建设、投融资服务上做文章,塑造一批功能型、辐射型新产业,强化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创新驱动战略的动力源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地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本文从分析烟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探索"十三五"期间烟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方向以及政策措施,努力抢占未来经济竞争制高点。  相似文献   

15.
潘宇峰 《职业》2015,(7):248-249,247
由于在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当中战略性新兴发展属于具备战略作用与地位的先导性产业。当前对具备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的培育步伐加快,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抢夺未来发展制高点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当前金融危机之后这一阶段稳定外需扩大内需与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客观需要。要想发展浙江具备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这就应该将其实质内涵理清,确立其科学的目标与理念,对于布局框架与重点领域予以明确,探寻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与关键环节,制定粗切实可行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计划。  相似文献   

16.
李佐军 《中外书摘》2014,(11):27-28
根据对十八大报告的分析,根据对市场趋势的分析,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节能环保产业。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大力发展节能低碳产业。为什么这个产业发展前景不错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消费者认可。现在消费者买任何产品,都开始关注这个产品是否节能、绿色环保和低碳,如果产品符合这些要求的话即使贵也愿意买,反之则再便宜也不要,这会成为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动力;二是包括我国政府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都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都制定了很多政策支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17.
余文俊 《城市》2011,(1):16-20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特征目前,业界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殷轶良认为,新兴产业通常指高新技术产业,战略产业则是指不可或缺的骨干和核心产业,两者合称新兴战略性产业。赵刚认为,  相似文献   

18.
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证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装备制造产业中技术密集度较高的产业,是高端制造业的核心和关键,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等特点。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十二五”时期上海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上海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新型显示是全球电子工业继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大发展之后,又一个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21世纪最具代表意义的战略性的高科技产业,聚焦新型显示技术重点领域,着力突破若干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新型显示产业,既是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任务,也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参与全球显示技术角逐的客观要求。在对世界新型显示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归纳分析后,重点探讨上海“十二五”时期推进OLED、LCOS和3D等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瓶颈制约、所需突破的关键技术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本土跨国公司,是提升上海经济首位度的重要举措。上海应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建成以“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为引领的“9+X”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体系,以继续提升上海经济首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