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化都市圈的经济空间有助于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基于2009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经济密度”(Density)、“经济距离”(Distance)和“经济整合”(Division)的“3D”视角,应用因子分析法来研究都市圈的经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密度呈现一体两翼,经济距离环状递减,经济整合高度集聚,整体为阶梯式发展。最后从公共制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针对性的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适应于“3D”特征的城市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2.
江曼琦  唐茂华 《城市》2006,(6):21-24
京津冀都市圈作为我国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之后的第三大都市圈,是21世纪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根据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其在地域空间组成上包括北京、天津双核以及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8个城市.随着都市圈经济的不断深化,加强京津冀都市圈整体功能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和市场驱动的必然结果,更是各地区加快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加强京津两大核心城市的合作发展也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都市圈大都市阴影区的GIS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都市阴影区是由于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因集聚、辐射作用的不同组合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发展落差现象。本文介绍了大都市阴影区的形成和演化机制,并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利用Huff模型、K-means聚类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划分了都市圈的影响圈层与范围,界定了2012年都市圈的"大都市阴影区",总结出了通过GIS的空间分析手段界定"阴影区"和"半阴影区"的方法。研究发现:利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可以定量、直观地界定大都市阴影区和半阴影区;京津冀都市圈的大都市阴影区主要存在于以北京为中心的西北和西南两翼,京津冀自然本底条件和区位差异决定了人口和经济活动布局的空间不均衡性,国家实施区域不均衡发展战略导致人口和产业快速向京津等沿海地区集聚,政策、交通、经济要素和产业结构是造成京津冀都市圈阴影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大都市阴影区的消减对策应依据大都市区中心城市、外围区域和阴影区三者关系来制定。  相似文献   

4.
《安家》2014,(5):126-127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重要批示,整体战略方向日渐明晰,标志着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都市圈"趋势大势已成。而素有"京津走廊"之称的武清区,处在"交通经济带"正是彰显出了它的绝对优势,"双轮驱动"抢占京津冀协同发展制高点,已博得头筹。  相似文献   

5.
孟祥林 《城市》2016,(8):14-20
邢台是河北省南部城市,在京津冀“1+9+3”的都市圈规划中被边缘化。为了营造更好的区域发展环境,邢台需要充分依托区域条件与周边的大城市石家庄、济南、邯郸和太原等进行整合,逐渐形成以邢台为核心,包括隆尧、巨鹿和平乡3个次级城市核在内的“三星伴月”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在与周边行政区划的关系上,要实行“分步发展”的对策,在邢台周边形成石家庄、衡水、德州、济南、聊城和邯郸6个规模较大的城市团,通过构建3个“城市环”,形成以邢台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结构,“用边缘促进中间”,并将邢台放在环渤海地区中进行考虑,在大尺度上实施“广义邢台”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杨卡 《城市观察》2024,(1):86-99+161-162
结合地理空间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2018年腾讯出行大数据,对京津冀区域内城市间及对区外人口流动的热度和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的对外迁移热度呈现显著的层级分布特征;城市规模和交通影响力与对京联系强度的关联性较强,距离邻近性对第二层级城市对外联系的影响较大;汽车方式的对外人口流动网络受距离律影响显著,与周边城市联系热度较高;飞机、火车等对外联系方式则更符合经济律特征,区域内城市通过飞机和火车方式与全国性经济中心、交通枢纽联系紧密;区内人口流动网络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北部大凝聚子群以及东部、南部的3个小凝聚子群,群内联系紧密;区域人口迁移网络以北京—廊坊—天津为核心,以“京津石三角形”区域为密集区。  相似文献   

7.
孟祥林 《城市》2015,(8):3-11
唐山是京津东侧的第一个中等城市,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京津冀地区中,唐山是进行“分散发展”的典型城市,唐山以主城区为核心,在外围空间发展起了丰润、古冶和曹妃甸3个新区,成为“大唐山”的3个经济增长点。为了进一步扩大唐山的影响力,笔者建议按照“二C+一带”的发展模式构建“大唐山”。与此同时在“京唐轴”上要强化宝坻,在“津唐轴”上要强化宁河,使“二C”向两侧扩展,“两轴”与“一带”统筹发展,强化津廊、京廊、唐秦的软区划建设,使“大唐山”成为京津东侧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大都市圈域交通走廊建设的新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都市圈的概念及形成机理 (一)都市圈的概念 都市圈是国际上对现代城镇群体发展地区空间组织的基本模式的称谓,日本《地理学词典》中论述到:“城市通过对其周边地域辐射中心职能而发展,以城市为中心形成的职能地域、结节地域称为都市圈。”其地理含义是指在现代交通技木条件下,具有相当直径的类似圆形的面积,人们可以一天内乘汽车到达并进行面对面交流的特定经济区域。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学术界没有形成“都市圈”的一致性定义。  相似文献   

9.
孟祥林 《城市》2015,(1):26-32
一、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承德的位置关系与发展定位 (一)承德在京津冀的位置关系 承德是河北省北部的省辖市,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旅游避暑胜地,1998年被列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也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承德(包括张家口)还是京津的生态屏障,在京津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京、津、冀分属于不同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城市建设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一体化条件下廊坊市主导产业发展途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论述了廊坊与京津加强产业对接的主要环节及实现的基本途径。本文认为,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位于京津之间的廊坊市主导产业选择应把握好的问题主要是:坚持依托京津,服务京津,在京津周边地区中形成最能承接京津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的环境和平台,形成廊坊独有的、京津及周边地区难以抗衡的比较优势和发展优势;主动融入京津,在区位分工中找到适合廊坊发展的优势产业,做到以我为主、合理分工,平等竞争、互惠互利。  相似文献   

11.
唐茂华 《城市》2011,(11):6-9
新时期,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态势发生了诸多变化。2010年10月,河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环首都经济圈”战略。2011年3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在国家规划层面首次提出“首都经济圈”。为此,笔者跟踪分析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最新动态,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荣增 《城市》2008,(2):3-7
城镇密集区.国外也称作多中心城市区域.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多个大中城市为核心.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发生着密切联系。城市化水平较高.城镇连续性分布的密集城镇地域。国内有一些相关概念与其近似,如城市群、都市圈、都市连绵带等。但又有细微区别。城镇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区域整体性强、结构层次多是城镇密集区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经济及城镇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城市》2010,(3):79-79
2010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提出,要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发展,抓紧制定长三角、京津冀都市圈等区域规划。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表示,根据扩大内需项目的安排,将推进京张、京承、京唐、京石客运专线高铁的建设,打造一小时都市圈,以人流、物流支撑区域发展。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着力推进京石二通道合作,这些交通通道将直接为“十二五”期问两地合作“铺路”。  相似文献   

14.
于涛方  吴泓 《城市观察》2010,(3):147-162
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等东部沿海地区都市连绵区或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区域主体,其中深广城市走廊(深圳-东莞-广州)、沪宁走廊地区(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和京津走廊地区(北京-廊坊-天津)更是这些关键区域单元的中枢脊柱。本文以沪宁走廊地区为例,来探讨这三大走廊地区的功能格局和经济发展趋势,其主要的数据来源包括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相似文献   

15.
王涛 《城市》2013,(11):12-1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日益加深,单一的城市已经日益扩大为大都市圈与都市带,成为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特征。大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使城市地域空间形态发生了重构,资本、产业、劳动力等要素出现了新的流动与空间配置方式,对城市管理、产业发展、地域均衡等都构成了重大挑战。东京都市圈是世界上四大都市圈之一,二战后迅速形成与发展,其间又经历了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显然,东京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6.
刘维林 《城市》2015,(1):33-36
一、引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形势下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第三增长极”是引领未来中国经济总体格局的战略支点.而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是区域协同的重要支撑,交通的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的先行领域,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及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已被列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从国外大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的经验来看,轨道交通无一不被列为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中的核心骨架并给予高度重视,在东京、巴黎、伦敦和纽约世界四大城市群中,轨道交通的地位都极其重要.其中,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长度达到35 15公里,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密度0.21公里/平方公里,约为上海的3倍和北京的7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步入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越来越深地走进大众们的视野,并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廊坊这块紧邻京津的区域。几乎每天都有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报纸的、网络的、官方的、民间的,有如潮起潮落,云起云舒,让人目不暇接,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18.
盐山     
《公关世界》2008,(11):31-32
盐山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总面积795.2平方公里,2004年11月被国家发改委规划编入“京津冀”都市圈。目前已形成了管道装备、不锈钢炉料、体育器材、毛袜加工、输送机械、机床附件等特色产业。2008年1-8月份全县完成GDP34.8亿元,同比增长16%。工业增加值完成16.7亿元,同比增长25.2%,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13.2亿元,同比增长35.0%。完成财政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42.46%。  相似文献   

19.
周长林  孟颖 《城市》2009,(5):29-33
一、京津合作战略新趋势 京津冀地区将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后.又一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将在新世纪代表我国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20.
都市圈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家层面第一个获批的都市圈规划,《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南京与各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通达。客观准确把握南京都市圈内部出行特征,有助于支撑都市圈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基于一般性统计数据、手机信令数据、高德地图API等多源数据,从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各市跨区域交通联系情况、都市圈内部出行特征、都市圈1、2、3小时圈覆盖范围及特征对南京都市圈内部出行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南京都市圈跨区域人口联系强度远低于市域内部出行,跨区域出行以东西向为主,毗邻地区出行主要分布于边界地区。南京都市圈1小时圈覆盖范围在21%左右,小时圈范围扩大主要依靠轨道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