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先勇的小说,以擅长刻画女性形象而蜚声海内外。其中,关注女性命运,尤其是表现在历史场合中女性心灵深处的痛楚与伤感,是白先勇小说创作的突出倾向。白先勇以他独特的叙事方式,将时代的变幻与动荡在女性的生活起伏中表现出来,唱出了一曲曲凄婉的女性命运的悲歌。  相似文献   

2.
白先勇和张爱玲作为中国台湾和大陆两位不同时代的通俗小说家,其作品在很多方面共同体现了女性的生命意识与生存体验。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现着女性的悲剧命运,游弋于尘世的浮萍人生,悬浮于乱世的月光爱情,迷失于莫测的命运罗盘。他们在各自的文学领域中书写着他们感悟到的女性命运,在平凡的故事中展示了女性的永恒困境。  相似文献   

3.
白先勇小说同性恋者的悲剧命运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先勇的小说脍炙人口,其中不乏以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1988年,白先勇公开了自己的性取向。因此,从白先勇的小说看同性恋的世界,不再是雾里看花。白先勇以他独特的小说技巧描述同性恋者的悲剧命运。同性恋者的命运是充满悲剧的,同性恋者一生被流在血液里的生理欲望孽魔纠缠。年轻俊美时,尚能容易满足生理欲望孽魔的需要;随着时光流逝,年岁增长,面容逐渐衰老,再也无法轻易满足生理欲望孽魔的需要。为此,老同性恋者得奔波劳碌、伺机寻找可以满足他们生理欲望孽魔需要的青春鸟,不少的同性恋者也因着得了爱滋病而离开世界。同性恋者一生的命运是悲哀的,白先勇悲天悯人的情怀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了同性恋者的世界和他们黑暗的国度。  相似文献   

4.
《知识人》一书较为集中地向我们展示了台湾十六位文化名家的精彩人生以及他们对历史文化的求索和思考。全书以访谈的形式来行文,每一位文化名人单独成篇。作为文化名人,他们对文化有着强大的责任感。为了推动昆曲发展,白先勇先生甘当"昆曲义工",对于文化传统式微的现状,他不无焦虑地说:我们要抢救历史文化!从他急切的呼唤声中,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希望。说到我们中国文化,白先勇坚定地说:我们有了不得的  相似文献   

5.
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白先勇和严歌苓,是北美新老移民两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他们以历史叙事的方式来展现各自不同的故土记忆,并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建构历史的使命感与解构历史的现实感、演绎历史的轨迹与边缘立场的书写。从作家的身份出发,探索两种不同的历史观和历史叙述方式形成的不同创作风格以及由此呈现的族性书写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在白先勇创作(永远的尹雪艳)40年之后的2005年,潘向黎写下了《永远的谢秋娘》,不是偶然为之,而是别有深意的。潘向黎承认小说缘起于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自己写《永远的谢秋娘》正是想要替主人公"说出缘故来,人也不为委屈"。谢秋娘不同于尹雪艳的最大之处,就是作者在创作之初,就抱有极大的善意和同情,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去解读、塑造一个乱世风尘女子的形象。潘向黎作为一个唯美主义女性作家,仅仅拥有美好的期许是不够的,如果脱离现实文章多美就有多脆弱。白先勇塑造的尹雪艳虽然过于冷酷超现实,但是他的文笔更现实也多了份厚重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7.
从大陆到台湾,再到美国,白先勇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身份危机。在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中,白先勇用文字写下了他对身份认同的追寻历程。"台北人"是一群身在台湾,心在大陆的"异乡客",他们在新的社会现实的困境中逐渐失落了自我的身份。"纽约客"是一群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游荡的"漂泊者",当在"别处"生活的梦想实现时,他们却在自我认同与他者想象之间构成了对立,并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Danny Boy与Tea For Two是白先勇新世纪后发表的作品,展示了白先勇在跨文化际遇中,站在世界主义的立场上,实现了对身份认同的突围与超越。  相似文献   

8.
作为历史名城的金陵,不仅以十代故都而驰名,它的江山之胜也是极雄伟之观的,历代女人歌咏金陵的诗词,可谓名篇迭出,不绝如缕。而当时代进入20世纪,台湾及海外一些著名作家如白先勇,余光中,席慕蓉,张晓风等人,由于他们的童年大都在石头城生活过,因而在他们离开这个城市若干年以后,即使生活在海外,也不断在作品中倾诉他们的乡愁,叙述他们对这个城市的眷恋之情。 白先勇小说烙下深深 的“南京印迹”  相似文献   

9.
白先勇是继张爱玲以后,又一个以女性形象塑造见长的作家。以《台北人》小说中的第一篇《永远的尹雪艳》为例,笔者尝试着从白先生对尹雪艳形象的塑造来细究这个女性形象塑造的得失与意义。笔者认为,这篇小说的目的可能根本不在于描写人物的容貌和生活。容貌和生活总是鲜活的,鲜活的东西总会老去枯萎。而永远的尹雪艳,也恰恰因为“永远”,因为这个几乎是失败的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单调与空洞。  相似文献   

10.
白先勇凭借其独树一帜的创作面貌与文学成就,成为新时期最早进入大陆并逐步走向“经典化”的台湾作家。考察白先勇作品的“大陆之旅”可以发现,文学期刊与出版、学院研究与教育、文学评选活动与跨媒介改编等因素共同促进与推动了其作品在大陆的传播、流布与“经典化”过程。意识形态语境、商业意识、主流伦理观念等非文学因子也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以不同形式影响了白先勇小说的“经典化”路径。此外,作家的将门出身、频繁的媒体“曝光度”与“亲民之举”、新作的成功宣传等,都对白先勇作品的畅销及其华文经典作家的形象塑构有所助力。  相似文献   

11.
《谪仙记》作为白先勇短篇小说集《纽约客》的开篇之作,用白先勇自己的话说,李彤的沉默与悲怆,正是《纽约客》的主题。白先勇小说的主题总是围绕人的生老病死这些人类永恒的主题,来表达他对历史和人生底蕴的认识和把握。而他对这些抽象主题的表现又常常采用隐喻的艺术手法,隐喻是构成白先勇小说艺术风格的重要特质。他尤其善于摄取和描绘意象来营造环境、烘托小说氛围或暗示人物性格、心理,这种隐喻的艺术在《谪仙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细节处再现了纽约客的生存悲剧。  相似文献   

12.
谈白先勇小说中的时间意识——兼与普鲁斯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先勇是一个对时间极其敏感的作家,时间作为一条主线,几乎贯穿了他全部的小说创作。对时间意识在白先勇的作品中的体现进行梳理,并进一步追溯这种时间意识产生的根源,可以看到当白先勇接唱出中国文学的伤时情怀时,他的小说就在根本上成为中国文学精神的现代延续。以时间的处理方式为切入点,将白先勇和普鲁斯特两位中西方著名作家的时间意识异同进行了简要比较。  相似文献   

13.
著名美国华人作家白先勇是描写女性的高手,其小说有一个突出主题,即对女性命运深刻关注。其《游园惊梦》、《玉卿嫂》、《一把青》等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无一不光彩照人,通过对她们命运的描绘,作品体现出浓浓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4.
白先勇以弱势的男性和强势的女性作为建构其小说世界的基点。男女角色易位颠覆了男强女弱的传统人物塑造方式,揭示出单个人边缘化生存所不为人知的痛苦。父辈影响、生活经历及其性取向是产生这一特色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欧阳子是20世纪60年代台湾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以评论白先勇的小说闻名。她采用了当时西方学术界影响巨大的"新批评"的"细读法",紧扣文本,由微观入手,从字里行间解读出白先勇小说背后历史文化的宏观意义。《游园惊梦》是白先勇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欧阳子在对该小说做出评论时,除了对其做出细读式评述外,还运用"互文性"理论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和引申含义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白先勇的小说中,沉沦意识是一种突出的、贯穿性的精神现象。解读白先勇的小说文本我们发现,无论是一落千丈的末路英雄。围城内外的的悲剧男女,还是认同危机下的海外游子,他们的生存图景都渗透出浓郁的沉沦意识。  相似文献   

17.
小说集<台北人>是白先勇小说创作的精华,它描述了赫赫王朝灭亡后,各阶级、各行业的大陆人流落台岛20年间的生活面貌.文章从以下两方面对小说集的内涵做了初步分析:一是文化主题--乡愁,分别通过男性、女性两个群体来展现;二是哲学意蕴--生命无常、一切皆空,人生本就是宿命.  相似文献   

18.
白先勇先生近年来一直在大陆推广他所钟爱的昆曲艺术.让人们见识到了他学者作家风范外的另一面.那就是对古典文化的传承和推广.这显然是一种很有责任心的表现。作为一个非常有名气的作家.白先勇的众多作品都被无数次的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在今天这样一个人人广泛关注自身的时代.关注自己发展的时代.白先勇先生却选择了将行将没落的昆曲艺术推荐到世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19.
池田大作与托尔斯泰生活的年代都面临着家庭解体的危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探寻着家庭秩序的重构之路,试图通过对妻子幸福内涵的界定来重建幸福完满的家庭。他们为女性建构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存在,也为女性摆脱家庭、事业两难境地设计了一条理想之路。他们所界定的妻子幸福的内涵是二人宗教情怀的折射,但由于立足点不同,二者的价值取向存在着差异。前者推崇的是“男女同尊”的佛教女性观,而后者是男权文化对女性形象的模塑。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美国文化的影响,白先勇塑造出了一批“美国化”的人物形象,在他们身上,表现出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念;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白先勇的作品中表现出原罪的道德观念,对人性的思考与表现有了独特性与深刻性;受西方现代小说审美观念的影响,他追求小说的艺术之美,注重文体形式与叙述技巧的运用,强调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有机合一,创造出了有意味的形式;他站在美国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冷静客观地表现台北人的生活,表现他们深层的内心世界。在他的笔下,无论是“纽约人”还是“台北人”,都与他所具有的美国因素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