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日笔者发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语言现象,即汉字的顺序并不一定会影响阅读。下面会从生理学、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多方面着手,并结合词本位、字本位理论研究汉字语序与阅读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形成这一语言现象的原因,以此加深对汉语尤其是汉字阅读的研究和认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外国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阅读心理初探杜维彦阅读是一种学习过程,也是读者对图书资料、科技信息的需求、感觉、思维等一系列智力操作活动。高校学生的阅读既活跃又生动,对大学生的阅读心理进行分析,其目的是提高阅读效益,引导大学生的阅读动机,纠正不良的阅读心理。一、高校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3.
自我感觉     
这两个星期,我们一直在进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了解了我们汉字的演变,特别是学习了不少有趣的字体:隶书、小篆、楷书、华文彩云……  相似文献   

4.
汉字里蕴涵有饮食文化信息,它包括饮食的内容与对象、食物的制作方式和品类。汉字中有关饮食文化的信息是我们古老民族饮食文化的系统反映,它既反映出我国烹饪饮食的传统与特色,又通过与其相关的各种行为反映出人们在享用食物的过程中的各种形态、心理与礼仪。汉字是研究我国历史和文化的沃野,是丰富的矿藏,这就是研究汉字形体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陈月峨 《21世纪》2001,(8):30-31
在中日文化交流上,笔者提倡“求异存同”,我们不仅要知道双方“同”在某处,而更要探求彼此“异”在何地。一方面,日本近代以前的传统文化是在借鉴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创造的,二者之间的联系极为密切,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根本基础;另一方面,只有求其异,知其异,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文化心理、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加深友好关系。 常用汉字是中国人 学习日语时的陷阱 欧美人士看了这个小标题肯定会感到不可思议:我们这些非汉字圈的 人学习日语中 的汉字要费九 牛二虎之力,怎么中国人也会认为自家创造的汉字是陷阱呢?简直是匪夷所思!不…  相似文献   

6.
从哲学视界去研究汉字,是一个新课题。本文主要论述汉字与哲学、汉字的《易》哲学、汉字的生命哲学、汉字哲学的心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日本人与汉字古代的日本是个只有语言没胡文字的国家。大约在四世纪初,汉字经由朝鲜传到日本。日本人接触汉文汉字后即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除积极学习掌握汉文外,还试图用汉字表记日语。汉字本来是表记中国汉语的文字。它是以甲古文为原形,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演化而成的表意文字。汉语的语序、语法、发音都与日语完全不同。用表记汉语的文字来表记日语,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了。但是,古代的日本人并没有因此而却步。为了能够顺利阅读汉文,使用汉字,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缩小汉字与日语之间的差距。在阅读汉文方面发明了  相似文献   

8.
借助于计算机语料库,本文按照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和中学三个阶段,对中小学生错别字的部件错误类型进行了系统的归类研究,进而从汉字认知心理和汉字本体特点两大方面,对部件错误的原因进行解析,认为深化汉字部件错误的量化研究,是提高中小学汉字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汉语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在我国文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和对外文化交流等都在逐步加强,我国文化对国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年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汉语越来越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因此,国内外掀起了一阵学习汉语的狂潮。然而,随着"汉语热"现象的出现,汉语学习的相关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汉字是汉语的基石,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汉字的学习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留学生汉字学习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进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出了提高初级阶段留学生汉字学习水平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对汉字加工的研究揭示了人在大脑中储存汉字,以及认识汉字、加工汉字的奥秘.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几种表意文字之一,对外国人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本文使用汉字加工理论的成果,研究汉语教学,以期促进外国学生对汉字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一训诂学是以训诂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训诂的源流、训诂的方法和训诂的著作,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从事训诂工作的能力。训诂学萌芽于先秦时代。文献的大量产生、先秦教育的发达,促进了训诂的产生。童蒙识字,需要掌握汉字的结构,所以要“教之六书”;当人们进一步学习时,就得“离经辨志”。无论是分析汉字,还是“离经辨志”,都需耍运用训诂的手段。至于阅读经典、解释经典,就更需要训诂,这就进一步推动了它的发展。训诂的产生和发展孕育了训诂学的产生。先秦古籍中有关语言文字研究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对语言文字问题所进行的探讨,特别是关于名实问题的论争,涉及到很多汉语语言学(包括训诂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荀子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拼音文字与汉字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欧美学生在汉字形音义的认知,从字义过渡到语境中的词义、句义,汉字书写、词汇容量大等汉语读写问题,导致了欧美学生汉语学习的瓶颈。要解决这些问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应将汉字形音义的认知与汉字应用结合起来,即阐释识字与阅读、写字与写作、汉字引申义与汉字文化等在汉字教学中的内在联系,并以此确立汉字教学观念,将汉字知识教学延伸到汉字应用的层面上来,以提高欧美学生汉字应用和汉语读写能力,最终实现用汉字读写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三种期刊是涉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三大权威性核心期刊.汉字是留学生尤其是拼音文字背景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汉字教学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全面回顾了近十年来(1999~2008年)三种期刊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进展,从"留学生对外汉字学习特点和习得规律"、"对外汉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汉字应用等级水平研究"、"对外汉字教学方法"、"国外对外汉字教学简介"等五个方面对我国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内容阐述,对三种期刊进行了载文数量的时间分布、载文作者的地域分布、论文作者单位、研究内容的统计分析,以期把握该领域研究成果与动态.  相似文献   

14.
一、读者的阅读心理 读者的阅读心理就是读者阅读的心理动态、倾向。不同的读者,由于其社会地位、知识结构和职业要求的不同,他们的阅读心理和阅读动机也不同。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要是本校的教师和学生,他们的阅读心理,我们认为主要有四种类型: 1.研究型的紧张、迫切心理 这些读者的范围是承担着国家重点课题和研究项目的教授及参与这些研究的博士、硕士生,他们的求知欲望非常浓烈和迫切,他们除了阅读有关专业的中文书籍,还要查阅专深的外文书籍,资料和文献,以便从中得到相关的信息、数据和理论,为解决那些高深、疑难的尖端项目提供有力的依据。他们要求图书馆能够提供一些专深、新颖的文献资料,并且要求迫切,心情紧张,唯恐求之不得。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心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不同类型读者的心理;分析了读者阅读心理其目的是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增加心理思维,使图书馆业务工作富有心理科学逻辑,从而充分适应现代化的要求。研究了读者群的阅读心理,从教师读者群体及大学生读者群体的三个阶段,即新生阶段的期刊阅读倾向及服务对策,大学二、三年级阶段的期刊阅读倾向及服务对策,毕业生阶段的期刊阅读倾向及服务对策进行分析。结论认为研究读者心理是做好读者工作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6.
阅读能力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而心理语言学对于语言学习和阅读教学中心理过程的相关理论研究,对英语阅读教学有着相当重要的启示。教师需要首先充分意识到背景知识和阅读策略元认知意识这些非视觉类信息的重要性,继而才能够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读者的第二课堂.据国家教委政教司调查:大学生课余每天读书二至四小时.在阅读中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吸收了大量专业以外的知识,这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及其自身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阅读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也是受一定心理支配的。那么.高校学生读者的阅读心理是怎样的呢?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如何进行导读工作?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一、学生读者阅读心理浅析学生读者的学习活动,除去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外,大量的时间和糟力是在图书馆进行阅读活动。当前社会上改革开放的大湖无时不冲击着宁静的…  相似文献   

18.
小朋友,我们学习的汉字中,有许多字是由两个或几个汉字组成的,有趣的是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有个名字——会意字。让我们一起认识下面几个会意字,看它们是不是很有趣。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完全不同于字母文字的一种文字体系,它集音、形、义于一体.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汉字的认写几乎成为他们学习汉语的瓶颈.在本文中我们分通过分析了目前汉字教学的方式和留学生习得汉字的偏误,从汉字自身特点出发,总结了几种汉字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新教材的阅读要求就是要多读、多背。读与背是语文学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培养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