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溯因推理越来越受到逻辑学、计算机等领域的重视。皮尔斯最先提出溯因推理,他认为只有溯因推理才能产生新知识,并通过对演绎、归纳和溯因推理的形式的分析,阐述了溯因推理的意义。汉森进一步总结了皮尔斯的溯因推理理论,并确切的提出了溯因推理概念。Harman和Josephsons把皮尔斯的溯因推理理论和"最佳解释推论"相等同。溯因推理从假设的前提能够得出猜测性的结论,其在本质上是非单调性的。  相似文献   

2.
从翻译研究前沿的翻译过程实证研究谈起,在认识皮尔士哲学思想、溯因理论发展过程、溯因逻辑推理的基础上,从皮尔士认识论角度探讨皮尔士溯因本能的假设生成过程和溯因推理的假设评估过程在翻译研究中的体现:翻译单位的动态变化,同一译者、同一文本使用的不同的主客观翻译单位,翻译策略使用中去桎化策略与心理词汇提取过程体现溯因猜想和溯因推理的相融、交互的动态过程。同时对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的哲学严谨性、确定性真理观进行探讨,呼吁用皮尔士理论对翻译过程进行反思,以促成实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明示一推理过程,以关联性为取向。用关联理论解释人们如何使用并理解委婉语,认为使用委婉语时应依赖语境假设并确保其关联性和明示性;理解委婉语则要以认知环境中各种信息为基础进行非论证性的演绎。  相似文献   

4.
根据皮尔士的认识论思想--溯因逻辑,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思维习惯的形成,结果指出,译者思维习惯的形成实质上是在猜测本能基础上的溯因推理-归纳-演绎的知识获得过程,即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译者首先本能地运用溯因推理做出假设,并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使用归纳来检验假设,然后再创造性地演绎出翻译规则和理论,最后内化为译者的思维习惯,使其翻译活动的潜意识程度得到提高,从而加快翻译速度.  相似文献   

5.
如何确定一定语境条件下词语的交际意义是关联理论关注的又一热点问题。基于关联理论框架探讨在可变语境中词义的理解过程和理解机制,认为词义的识解是人们在关联期待的制约下,利用百科知识对词汇的字面意义进行语用收窄与扩充,在语言提示的基础上,根据语境要求进行调整和构建特定概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以关联理论为基础的认知语境的发展前景。阐述了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的关系。文章指出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是以相关为前提对认知语境要素不断进行选择而获得理解的动态过程,并举例论证了关联理论的认知观;本文着重从语境假设和语境推理两个角度论述了认知语境的发展,指出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研究有着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关联理论中从认知语境相吻合的角度看言语交际的成功;基于明示推理模式,分析听话者在交际过程中的认知推理和心理运算,论证了力求在推理过程中,找到最佳关联度,进而不断推测、验证使发话者对对方认知语境的假设与理解的期待与听话者真实的认知语境相吻合来达到言语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出发,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语用推理基础,将交际定义为明示—推理行为,真实地反映人们的语言能力,深刻揭示出言语行为的理解过程和心理机制,为日常交际活动中的会话含义提供了多视角的理解途径。  相似文献   

9.
英语单词形义联系的紧密程度决定着词义或词形提取的轻松程度;英语单词形义联系的建立有赖于构词成分策略的使用。在运用构词成分策略重述已知词义的过程中溯因推理,把英语词汇形义联系的过程转化为动态逻辑推理,也可解决英语词汇的已知词义重述问题:从待解释项"单词的汉语词义"出发,结合构词成分等背景知识,到解释项"单词英文拼写的意义拆分"进行逆推。溯因推理有利于促进并优化单词形义联系的建立,进而提高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溯因是有别于归纳和演绎的第三种推理逻辑,创始人皮尔斯基于此提出了"科学研究的三阶段循环"。其后续发展除了最佳解释推理(IBE)以外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溯因逻辑弥补了归纳法和假设演绎法各自的不足,因而被认为"好的科学在方法上应当是溯因的"。溯因方法论在行为科学研究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指导价值,在定量研究中,方法学家海格提出的科学方法的溯因理论克服了以往研究惯习中只重视"辩护语境"而忽视"发现语境"的偏颇,强调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思路;在定性研究中,溯因分析对扎根理论的革新也有助于完成其理论构建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关联语境与交替传译的最佳译语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提出言语交际的语用学新观点,该理论对语言学、哲学、心理学和翻译都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也是口译研究的新热点。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研究交替传译,认为口译是一个基于关联语境假设的推理一直显的过程。译员可以利用关联理论的最佳相关原则进行最佳译语选择,运用顺译、词义扩大化、化繁为简、化简为繁以及灵活翻译等策略以有效地努力取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作为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关联理论,提出了这样的假设:人们理解话语就是在推理中选择最合适语境,并求得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联性,以获取语境效果。作者运用这一理论尝试探讨英语听力教学中学习者语言理解的过程。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测试中听力理解部分全真试题为语料,说明关联理论对英语听力理解的阐释力。认为听力教学中可以运用认知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培养学生在语境假设中寻找推理依据以获取语境效果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理解交际话语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交际的性质,指出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认知语境为语用推理提供了一种手段,而推理是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关联-顺应模式的理论框架,应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相互顺应,使关联理论解释的充分性和顺应理论描述的充分性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4.
以关联理论为依据,对隐喻和认知语境进行阐述。认知语境是识别和理解隐喻的依据和过程,隐喻的理解和接受,就是听话人通过认知语境将接收话语建立在认知假设,然后进行关联、激活、选择、推理,最终获得隐喻的会话含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以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RT)为基础,论证了隐喻的理解不仅仅是一个语义解码过程,而且是在最佳相关原则(principleofrelevance)的指引下寻求本体和喻体间的最佳相关的认知推理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隐喻理解模式应用于隐喻理解的实例来证明其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关联理论是对福多知觉模块论的继承和发展。文章以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为基础,从传统隐喻和现代隐喻认知角度,论证了对隐喻的理解不仅仅是一个修辞语义解码过程,还是在最佳相关原则指导下寻求本体和喻体的最佳相关的认知推理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隐喻语义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7.
从会话含意理论对隐喻语用分析的局限入手,在认知语用学框架下运用关联理论对隐喻进行了研究运用关联理论的观点对隐喻的产生,识别和理解进行了分析,运用描述和阐释手段着重介绍了隐喻的工作机制;隐喻的理解和接受,就是一个听者通过认知语境将接收话语建立在新假设寻找最佳关联、激活,选择、推理,最终获得隐喻会话含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明示交际理解与普通认知理解实质上都是寻找关联,但它们体现的关联量是不同的。明示交际的过程包括了语码识别、溯因、演绎推理和用关联期待检验,而旁敲侧击式交际的过程只有语码识别、溯因、演绎推理,结果旁敲侧击式交际比明示交际更容易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19.
关联理论所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适用于二语习得中的英语阅读理解实践.关联原则下的最佳关联可以成为阅读理解中的推理目标,语境信息的认知化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手段.根据关联原则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是建构认知语用学模式下的英语阅读课堂的主要任务,阅读理解过程中的字面信息理解环节与隐含信息理解环节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可有效完成.  相似文献   

20.
从语用角度论证了玩笑话语的理解与语用推理的密切关系。玩笑话语的间接性、非规约性和语用蕴含的必然性决定了其理解离不开语用推理。而含义理论和关联理论以其对交际话语的强解释力成为语用推理过程中重要的理论框架。所以本文拟基于含义理论和关联理论对间接玩笑话语这一特殊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进行尝试性分析。以期得出基于含义理论和关联理论的语用推理会更好地解释玩笑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