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北朝时代是我国文学史上乐府民歌又一次繁荣灿烂的时代.其上承《诗经》和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下启唐代及以后的新乐府创作,尤其在形式主义文风泛滥的南北朝时期,这种"口出天然,刚健清新"的民歌的出现显得特别可贵,可谓是一种新的力量、新的血液.要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轨迹,把握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脉搏,就不能不研究南北朝乐府民歌.  相似文献   

2.
现存南北朝乐府民歌劳动歌数量不多,但它是南北朝乐府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民歌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当时采桑和养蚕、织布、水上劳动以及畜牧等多方面的劳动情境。劳动和爱情相结合是这部分民歌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南北朝乐府民歌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虽然产生于同一时代,但风格迥然不同。本文从感情表现、语言风格、反映内容方面分析了它们的差异;并从地理环境、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社会风气、人的性格等四个方面的不同,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南北朝乐府民歌进行了对比式的论述,指出南北朝民歌因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民族风俗、自然环境的差别而风格迥异,然而它们在彼此民族文化的渗透、融合中也表现出潜隐的相似、相通之处。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民歌又一次繁荣的时代。迄今,中国古诗虽然已经被大量翻译成英文传播到世界各地,但是南北朝民歌的翻译却较少。本文旨在认知诗学理论的指导下,探析南北朝民歌英译。这样不仅有助于南北朝民歌的解读,还可为中国民歌的对外推广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的形成以及思想内容的表达,自然离不开修辞艺术的烘托,本文将对南朝乐府民歌中比 较典型的修辞艺术进行进一步的探索,通过分析南朝乐府民歌的经典作品,来探讨南朝乐府民歌中的双关、比喻、顶真、叠词、 夸张、用典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其中包括谐音双关语的概念、种类、使用规律,比喻手法的分类和使用规律,顶真手法在《西洲 曲 > 中的体现,夸张手法在《华山畿 > 中的体现等,并综合阐述了这些修辞手法所产生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7.
南朝乐府民歌女性情感的构成,是多种文化因子孕育的结果,表现为爱的释放、爱的渴望、爱的果敢。在哀伤与无奈的氛围中,体现了对女性情感时代个性和发展历程的多维建构。  相似文献   

8.
从个性气质、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等方面分析北朝乐府诗歌中的妇女形象,她们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地位开始坍塌,正经历着自由独立到被动依附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作者、族属、语言、时代背景、描写地域及文字异同等方面,概要综述了建国以来关于《敕勒歌》的各种研究观点,并做必要的辨析,为研究者的进一步工作提供一定的资料方便。  相似文献   

10.
南北朝民歌是我国民歌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一般来说它篇幅短小,抒情多于叙事,作品中十之八九反映的是男女婚恋的内容,这样大规模的情爱题材集合,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见的。本文按照婚恋状况的不同将南北朝民歌中的女性分为三类:即婚恋状况中的少女类型,少妇类型,弃妇类型。  相似文献   

11.
12.
南北朝乐府歌辞在中国古代民歌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论文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对比的方法,对南北朝乐府歌辞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梳理,意在探讨其各自的源流及在当时的活跃状况.北朝乐府数量较少且音乐承袭前朝,乐器多为中原特色,歌辞基本为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创作;南朝乐府数量繁多,皆由民间徒歌披之管弦进而发展成熟,吴歌、西曲从其发生地吴越和荆楚扩展至朝廷上下.南北朝乐府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疆域阔大,南北方无论是在自然环境还是在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且在历史上南北的地域分界也多次成为政权的分疆。这些因素造成了南北文学艺术在风貌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南北朝民歌尤为突出。南歌感情细腻、缠绵委婉、清新自然;北歌词义贞刚、粗犷豪迈、质朴爽直。这种不同风格是由于南北朝不同的社会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合力铸就了不同审美意识在诗歌上的表现。忽视其任何一面,都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4.
《南都学坛》2013,(5):55-61
元代是一个乐府诗创作非常繁荣发达的时代,顾嗣立《元诗选》所收340家元代诗人半数以上有乐府创作,同时元代的乐府批评也相当丰富,既有"题解类批评",也有"专论类批评",且各具特色。除左克明《乐府集》"题解类批评"、杨维桢于"古乐府"所持种种认识外,方回、黄景昌、吴莱、胡翰、虞集、孟昉、赵德、李孝光、周巽等人,则为其中之佼佼者。方回的乐府诗创作与乐府观、黄景昌的"古今乐府体"论、吴莱对《乐府诗集》的批评、李孝光的"古乐府"认识观、周巽的拟古乐府的创作与认识等,都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对乐府批评进行关照,他们崇尚商周雅乐,揭示出在蒙元文化背景下的各自不同乐府观与批评个性,他们乐府观的核心是尊宗汉魏乐府。  相似文献   

15.
与《诗经》、楚辞相比,汉乐府民歌无论在艺术形式还是思想内容上都有重大变化,其中对“家”这一社会现象的表现在汉乐府民歌中尤为突出。此种现象与两汉的社会结构、统治思想和诗歌理念无疑都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郭茂倩《乐府诗集》所收乐府诗,上起陶唐,下迄五代,是一部集大成的乐府诗总集。其5000馀首乐府诗,主要由“前乐府”与“汉唐乐府”两大类构成。在批评形式方面,《乐府诗集》集“整理类批评”、“选择类批评”、“题解类批评”、“品第类批评”、“专论类批评”于一书,是乐府诗批评在宋代进入更加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其中,最具成就者,为“专论类批评”与“题解类批评”。郭茂倩在《乐府诗集》的分类方面,因存在着种种错误,而为后人多所指责与非议。  相似文献   

17.
论王公贵人对南朝乐府民歌的接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宋孝武帝当位后,南朝民歌逐渐为王公贵人们所接受,其原因在于它满足了王公贵人们纵情声色、猥亵玩赏的心理需求。南朝民歌中大量的对流离之苦的抒咏,是与当时偏安王朝普遍具有的寄寓流离之感相适应的;而大量的表达女子相思相慕的坚贞之情以及男子的负情欺诈的歌曲,则因为在荒淫生活之外进一步满足了王公贵人们对声色的猥亵玩赏心理而被他们接纳。正是这份对女子痛苦的玩赏心态,才是南朝民歌真正影响、开启宫体诗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18.
元人“乐府”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学 《南都学坛》2000,20(4):34-36
元人“乐府”一词的内涵似较复杂 ,但概而言之其含义只有两种 :一指“有辞有声”的作品 ,具体指“词体作品”与“曲体作品”即所谓“词曲” ;另一专指“曲体作品”中那些符合特定要求的作品。元人对“曲体”“乐府”的论述涉及诸多方面 ,而语词必有文采 ,遵守一定格式 ,切忌有伤音律并讲究结构安排 ,则是元人对“曲体”“乐府”的最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湖畔派”爱情诗曾经引起过激烈的论战。受特定历史文化语境的限制,当时的诗歌阐释者主要看到了其与西方诗歌的密切联系,而忽略了其与古典诗歌传统之间的渊源关系。另外,更多关注诗歌的“道德”价值和对古典诗歌传统的叛逆,这也是“五四”先驱者爱情诗阐释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为中国现代解诗学的一项实践,尝试解读三首台湾爱情诗。这三首诗皆为现代主义诗作,在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有其特殊性。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三篇作品的分析,提高读者鉴赏和解读难度较大的现代诗歌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