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评价行为中的批评行为而言,根据批评对象的不同,应答语的话轮构建方式和立场各有不同,批评自己时应答语倾向于不同意,立场表现为强不同意、弱不同意、弱同意,而批评对方时应答语倾向于同意,立场表现为强同意、弱同意和弱不同意。采用会话分析方法研究自然会语,描写汉语应答语话轮的基本句法形式与话轮构建方式,分析各种话轮形式所表达的立场,从而力图揭示互动与语法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和恭维语一样,恭维应答语也是近年来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话题.国内外一些学者已将性别差异纳入到这一语言现象的研究之中.在他们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以当代百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试图从应答策略和性别差异两个角度探讨汉语恭维应答语中同性别和跨性别间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现象.  相似文献   

3.
称赞语的应答是常用的交际技巧,但是制约应答方式的因素却有很多,要做到应答得体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困难。本文通过分析称赞语应答的语体特征的构成、对称赞语回应的影响和作用,从中找出称赞语回应的共同特征和应该遵守的潜规则,指导人们如何在交际中得体回应别人的称赞。  相似文献   

4.
英汉应答接应机制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一答”序列作为人们日常谈话的一种最常见的会话结构,怎样问,如何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说话的接引规律。在应答过程中,答者既可以接应疑点进行应答,也可以接应疑点前提进行应答;既可以接应字面意义进行应答,也可以接应言外之意进行应答;既可以接应动机进行应答,也可以接应态度等其他因素进行反问应答……总之,问与答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二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接应关系。对这些接应关系进行探讨,不仅有助于语言学的研究,而且有助于人们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会话含意是语用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衔接和连贯是话语分析的两个主要研究领域。本文试图用会话含意理论解释许多表面不衔接但意义上很连贯的语篇,以表明语用学和话语分析之间存在互补性。  相似文献   

6.
称赞是普遍的社会语言现象 ,在英汉文化中都有其表达方式。从称赞语和应答语的交际场合、对象及交际模式来探讨文化差异对英汉称赞语及应答语的话语交际的影响 ,可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语用失误 ,以达到得体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的许多语言学家对恭维语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社会地位、性别、年龄的差异会造成人们在恭维语应答策略的选择上有很大不同。文章在收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试图探讨在汉语语境下社会地位的差异对恭维语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空环"衔接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隐性衔接的标志。关联理论可对"空环"衔接做出较有力的阐释。通过交际双方共有知识、语境信息和逻辑信息等可以推导出对话的反应话轮中因"空缺"而隐含的会话含意,这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空环"衔接现象,提高我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活动中,批评是教师对学生采用的教育手段之一,但学生并非完全被动、无目的地作答。在对教师批评应答语界定基础上,分析了其语言表现和语用功能;并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指出它们是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横向研究,以平均年龄分别为14岁、17岁和20岁的中国青少年英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语料为用语篇完成测试(DCT)收集到受试对称赞语的应答1 707条(其中汉语应答710条,中介语应答997条)。通过频率分析和卡方分析,发现中国青少年英语学习者用中介语应答称赞语时其语用能力随中介语语言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从母语到中介语的语用迁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衔接是构成语篇的重要纽带。语篇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处理好衔接手段的问题。词汇衔接,作为衔接的常见形式,对语篇衔的构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词汇衔接的分类主要包括重复、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以及搭配。要想获得成功的译文,关键是处理好篇章的衔接手段,应用的方式包括衔接手段的再现、增减、转换以及结构重组等。  相似文献   

12.
语篇的衔接是话语分析的一大课题。因为衔接使得对话更容易理解,衔接标志可以帮助听话人理清自己的思绪,从而促进话语交流的展开。传统的衔接手段是指通过照应、省略、替代等语法手段和重复、同义、上义、搭配等词汇手段,把话语的不同部分上下联结起来。本文把对以上衔接手段的讨论划入话语内部衔接的范畴,并对非语言知识即语境在会话交际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读者服务中否定应答语用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的否定应答是一门讲究拒绝的礼貌手段的艺术。提倡馆员应在赞扬、谦虚、礼貌、同情和满意准则的指导下实施否定应答,并注意在否定应答中尽量减少断然否定、避免讽刺嘲弄、消除读者歧视等现象。这是图书馆读者至上服务理念的准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以汉代为背景的古装剧层出不穷,本文将对屡次出现于其中的应答语"唯"和"诺"进行解释和分析。从探究词义、用法、语境等方面阐释,对其用法分门别类,分析其使用频率,并用方言加以例证。  相似文献   

15.
称赞语及其应答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为参照,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搜集了952例汉语称赞语实例。文章的对比分析旨在阐述中国和美国文化背景下人们在称赞语及其应答语的使用方面体现出的异同点和价值观念差异。研究表明,在两种语言环境中,人们对于金钱、友谊、体重、外貌等高频率话题的文化价值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将导致对称赞语的不同理解甚至是误解,学习者必须了解这类差异,以便在跨文化交际场合中恰当地使用称赞语。  相似文献   

16.
衔接理论纵横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衔接是语篇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也是语篇分析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衔接术语来源、定义等问题入手 ,综述了语言学界对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 ,说明韩礼德衔接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的不足。最后提出应从语言形式层 (衔接手段 )、语义层和语用层三个层面综合考察 ,才能全面而充分解释语篇的连贯性 ,从而增强衔接理论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汉语称赞应答策略在不同性别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两个群体使用最多的应答策略都是含蓄接受,但女性在明确接受、间接拒绝等方面的称赞应答策略的使用频率都高于男性,男性更趋向于使用含蓄接受和直接拒绝策略;女性更多使用积极的礼貌策略并且强调人际交往的平等性和稳固性。  相似文献   

18.
英语报刊语篇中的词汇衔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衔接是衔接的主要部分。本文以韩礼德等语言学家的衔接理论为基础,对英语报刊语篇进行具体分析,指出词汇衔接能使语篇达到统一的语境,是构建语篇主题以及使语篇连贯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叶碧慧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4):41-44,68
衔接是语篇的显著特征之一,它以词汇和语法等形式,将语篇中的句子连接起来。通过对学生习作中所运用的各类衔接手段进行统计、归类,发现学生尽管没有系统的语篇衔接知识,但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衔接手段。研究还发现由于词汇量偏少,词汇结构单一,学生普遍避难就易,倾向于使用简单的、中学阶段所学的旧知识。因此要有意识地将语篇衔接知识和各种语篇衔接机制教与学生,特别要强调词汇的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在语篇衔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衔接与连贯——语篇分析之核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话语分析的重大课题.对衔接与连贯理论产生的理论来源、定义的界定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加深我们对衔接与连贯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