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至今,李白研究在文集版本校注与整理、诗文系年、诗歌选本编选、概述性研究、身世生平、思想性格、艺术成就、诗歌接受、经典化研究、普及著作及赏析文章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学术成就。既有传统基础性研究方面超越往昔的成果,也有在现代学术思想指引下研究新领域的开拓,还有普及类著作和赏析性文章的繁荣:这些学术成就从多方面推动了李白研究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历来对于晚唐诗人杜荀鹤及其诗歌的评价可以说是毁誉参半.关于其生平,有两个问题常常为后人提及:其一,他是否是著名诗人杜牧之子;其二,他与朱全忠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此二者关系到杜荀鹤的出身以及人品问题,也成为后人争论的焦点.关于其诗歌,同样有肯定的意见,也有否定的声音.在前贤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搜检可以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杜荀鹤体"代表着杜荀鹤诗歌自成一家的成就,其内涵要从其诗歌的艺术渊源与艺术表现手法入手进行分析。杜荀鹤精于律体,其诗歌一方面以律体写时事,以通俗明白见长;另一方面延续律体的传统题材,多表现出清丽流婉之风。杜荀鹤律诗两方面的成就可以视为晚唐诗风的代表,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初至今,研究者在西域文化对盛唐诗歌的影响方面的探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足。其成就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对盛唐胡乐舞的文化知识及其对诗歌的影响分析得较为详细;二是对葡萄酒传入中原的历史过程及其对盛唐诗歌的影响研究得较为深入;三是对盛唐诗歌的胡姬形象、胡商形象与蕃僧形象及其文化意蕴有较为准确的分析与概括;四是探明盛唐诗歌特质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塞外少数民族人民身上那种富含铁质血液的输入。其不足主要为:一是胡乐、胡舞、胡戏进入文学的过程及其对盛唐诗歌的影响阐释得不够充分;二是胡酒文化意蕴的形成与变化及其对盛唐诗歌的影响探讨得不够深入;三是盛唐诗中的胡人形象及其成因与文学意义的探讨还不全面;四是西域文化如何给盛唐诗歌注入生命活力的研究还有待推进。这些成就与不足表明,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探讨西域文化对盛唐诗歌的影响,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与深刻的思想内容赢得历来人们称道。尤其是那些表现边塞生活的诗歌,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就也很高。无怪文学史上把他和岑参并提,赞誉他们为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但他那些反映人民疾苦,抒发个人怀抱和与友人间送别赠答的诗歌,也是不乏优秀之作的。其中《封丘作》就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首诗不但感情真挚动人,艺术成就很高,而且也是研究高适生平思想的重要史料。下边从《封丘作》的概括分析入手,来说明高适对出仕所持的基本态度。原诗如下: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 ,尤其是 80年代以后 ,国内学术界对文学家元好问的研究 ,在生平思想、诗论、诗作、词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 ,如不同体裁的研究投入力量不均、某些问题有悬空臆解现象、有些方面不很协调 ,而且 ,研究视角似乎也还可以更为广阔一些  相似文献   

7.
在晚唐诗坛上,杜荀鹤诗歌为严羽《沧浪诗话》列为“杜荀鹤”体,评价甚高。本文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律诗的通俗化、浅近通俗的语言、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四个方面分析了“杜荀鹤体”的艺术特征及其表现,肯定其为唐诗的发展作出的重要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杜荀鹤年谱系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荀鹤是晚唐著名诗人,其《唐风集》尚无人校注与编年,其生平事迹亦存在诸多疑问,尚未完全解决。本文将杜荀鹤的生平与杜诗的写作时间、地点结合起来加以系统的考辨,有助于《唐风集》的研究和整理。  相似文献   

9.
文以人传。历史上不知多少有成就的文学家,因无名无位,其真正的价值,往往被历史的潮流淹没了。清初诗人费锡璜便是其中一例。费锡璜的诗歌,时人评他当在“领南三家中高据一席”、是“蜀中一大宗”,在清代诗坛上应该是有一定地位的。然而,文学史上只字未提。他的身世、诗歌鲜为后人所知。今天介绍他的生平,整理他的《掣鲸堂诗集》,对他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是必要的,对今天文学的发展也是有借鉴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罗贯中的著述关乎罗氏生平、思想、艺术成就和中国小说史及小说创作艺术的若干重要问题,一向颇受研究者关注.整理总结自明清以来的有关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该课题,于<三国演义>、小说史及小说创作艺术等的研究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吴兆骞的身世遭际及其诗赋在当世及后世都充满了悲悒色彩。他的诗歌迥绝一时;他的赋作虽然只有八篇,却也是饱含身世之感,内蕴深厚,充分表现了他的才气与笔力。  相似文献   

12.
杜荀鹤简论     
晚唐诗人杜荀鹤,才秀人微,其为诗,无论内容与形式,均直切为民,在晚唐璀灿的诗人群中别立门户,不失为唐代诗林的一位“雄杰”。一、诗人的生平经历杜荀鹤字彦之,池州石埭(今安徽太平县)人,身世寒微,曾自云:“食无三亩地,衣绝一株桑。”其为长兄,几个弟弟皆在故乡务农奉亲,唯有他,企盼仕进,并想以此改换处境,光耀门庭。正是“求名日辛苦,日望日荣亲。”然而,时不我与,潦倒大半  相似文献   

13.
唐诗研究历史非常悠久,学界在资料整理、创作风格、诗歌品性、审美趣味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非凡成就.近现代以来国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引入,对于提高我国古典诗歌的研究思路、方法、视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研究前景,但研究中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与缺憾.为此,通过战略分析工具SWOT,对唐诗研究进行分析,以把握唐诗研究的基本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悲心思秋 文以铭志——曹植诗歌发扬外露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植是建安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为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他虽身世显赫,却在人生之路上历经坎坷。本文试图从建安文风、曹植的遭遇、思想个性以及民歌影响等方面分析曹植诗歌发扬外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进入 2 0世纪以来 ,《文心雕龙》研究有突飞猛进之发展 ,已经成为一门“龙学”。从作者的生平思想 ,到作品的版本、校勘及其批评原理等 ,一大批学者孜孜不倦地进行深入研究 ,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前 5 0年以微观研究为主 ,代表人物是黄侃、范文澜和刘永济 ;后 5 0年以宏观研究为主 ,代表人物是詹、牟世金  相似文献   

16.
佛教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于文学史之探索与推进意义非凡。在明末清初诗坛上,诗僧中成就最高者非苍雪莫属。系统深入地整理和研究苍雪的诗歌,不仅是佛教文学研究与诗僧文献整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云南文学史与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辅助。20世纪40年代以来,苍雪诗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鉴于苍雪的文学成就及其对明末清初诗歌、佛教文学研究之价值,对其诗歌的整理与研究仍有较大空间,这主要体现在“编年”“校勘”“笺注”三个方面。“编年”应在前人的基础上综合考证、全面系定,“校勘”可在王培孙校辑的基础上再行校勘,“笺注”当以“典故”“玄言禅喻”“疑难字词与俗语”为核心。  相似文献   

17.
论朱熹诗     
针对过分拔高和贬低朱熹诗歌成就的两种错误倾向,本文对朱熹诗歌的概况、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重新作了考察,指出朱熹诗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刘克庄等大家相比,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尚有一定距离.但朱熹在诗歌创作方面确已取得相当的成就,他在南宋诗坛的地位是不容抹杀的.  相似文献   

18.
在冯至的诗歌中,《鼠曲草》是流传较广的一首,但是一直被误读。鼠曲草并不像它的名称和形象那样渺小、卑微,而是有着高贵的身世。结合冯至的生平、思想,可以发现冯至与鼠曲草之间相似的精神血脉和现实处境。在《鼠曲草》中,实际上暗含着冯至对当时文坛主流的低调抵抗态度。  相似文献   

19.
南唐末代帝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世纪学者对于李煜的生平及词的研究既全面又深入,并出现了一些较大的争论,争论的重点集中在四个方面:版本及生世考辨;词作思想内容之辨析;词艺品评及创作比较、创作分期的讨论;艺术成就及词史地位。对于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再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探索李煜生平及作品,也能对于围绕该课题的学术发展有一个全景式的观瞻。  相似文献   

20.
真德秀是宋代理学史和文学史上一位比较重要的人物,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海内外学者对他的研究逐渐深入,在真德秀的理学思想、经世思想、文学思想以及他的生平和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等方面,已经取得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但过去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有一些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真德秀的思想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注重从整体上的研究。真德秀所留下的思想资源还值得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