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绍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2)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积累的实现要求相应的物质条件。列宁在概述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时指出:“马克思对资本积累的分析是极其重要的和新颖的。”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物质条件和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的论述,揭示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性。这些论述对社会主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2.
赵应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4)
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再生产理论问题上,在一些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经济论文中存在着两点比较大的分歧:一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一个还是两个的问题,二是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等式还是不等式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牵涉到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弄清这两个问题,对于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实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天旭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
<正> 经济改革要改之有效,经济搞活要活而不乱,目的在于扩大生产、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进一步放宽搞活的同时,要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和控制,“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保证重大比例关系比较适当,国民经济大体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从而保证经济改革之花结出经济腾飞之果。为此,必须进行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再研究。但是,时至今日,政治经济学界对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的“基本公式”和“推导公式”仍然存在理论上的分歧。为着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的理论,有必要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重新认识社会基本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有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4)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传统的观点认为,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种观点早已写进了我们的教科书,似乎已成定论,不容怀疑。然而,只要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就会发现上述观点有很大缺陷,它不能解释许多复杂的社会历史问题,而且导致人们在实践中犯错误。因此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孙长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妇女肩负及重生产任务,既要参加物质资料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又要负担繁育人类后代的光荣职责.妇女在两种生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妇女还是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新中国成立后,在法律上确立了妇女的权利,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将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变成事实上的男女平等并非易事.要发挥和实现广大妇女的社会重要作用,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和评价妇女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7.
赵文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把扩大再生产区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含扩大再生产两个基本类型。从理论上正确地领会扩大再生产的这两种类型的区别,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沿着以内含扩大再生产为主的途径进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对于外延型和内含型扩大再生产的区别,目前在经济学界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本文打算就这个问题,谈些个人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8.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是保护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组织形式,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物质基础。由于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误区,这个理论被放弃,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匆匆结束,为以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袁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众所周知,社会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分重视的一个课题,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六十年代以来,有关论著非常多,但至今未获得比较一致的看法。这就使我们有必要反省: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以往的研究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文试图依据马克思有关基本理论,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定量分析,探求能表现社会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相关关系的数学通式,并从社会总积累如何分配于两大部类这一角度,观察社会总积累状况与两大部类积累状况三者间的相关关系,需要说明,本文所论仅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不当之处,敬祈教正。 相似文献
10.
重新认识和正确处理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元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进入新时期以后,我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一种倾向:忽视对社会矛盾、群体冲突及其解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冲突是社会系统的普遍性特征。对于冲突的根源有四种解说:人类天性说、社会差异说、互动关系说、不平等说。冲突既具有积极的正功能,又具有消极的负功能。当代中国已进入利益博弈的时代,利益冲突已成为社会常态。正确处理当代中国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的关键点是构建减化矛盾和冲突的制度和机制,其中包括权利平等的制度、公平竞争的机制、公平分配的制度、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利益表达和参与的制度、协商与合作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問題,是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闡明資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为了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剝削本質,为了揭露資本主义再生产的內在矛盾教稚缁嶂饕謇┐笤偕脑慈?是为了寻找和利用扩大社会主义生产的途徑,以利于实現社会主义再生产的高速度发展。社会再生产規模的扩大,表現为生产条件的扩大和社会产品的增加。扩大生产条件的目 相似文献
12.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
<正> 企业扩大再生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来实现的外延扩大再生产,另一种是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来实现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是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经常采用的一种扩大再生产形式;在大规模经济建设基本完成以 相似文献
13.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其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这次革命不仅使生产技术发生重大变革,生产力大大提高,而且使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英国是工业革命开始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并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国家。为什么工业革命能首先发生在英国呢?本文拟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对外贸易;生产技术已经成熟;自然科学的进步;指导变革的新经济学理论以及新兴产业出现等七个方面做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冯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4
文章探讨了促进民主出现、发展和稳定的一系列前提条件,包括经济发展、公民文化、公民社会、社会资本、外来压力和精英的选择、阶级之间的作用,并对这些条件作出概括性解释。 相似文献
15.
林志平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
什么是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它应该如何表述;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有几个?在我国学术界里长期都有争议。本文试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里的论述,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学习体会,同时也对学术界中几种不同的观点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罗双燕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Z2)
20世纪末,以国际互联网席卷全球为标志,人类社会正全面步入信息社会,迈进网络时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大好机遇和严峻挑战,必须不断进行自身的创新,以保证其价值的实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一个庞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从各方面创造条件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邓美艳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255-256
本文论述了实施科技期刊品牌战略的前提条件,即科技期刊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一是必须具备文化要素,充分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二是具有大批办刊的优秀人才;三是具有良好的期刊运营机制阐明了三者对实施科技期刊品牌战略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期刊学术性的前提条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弘芹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27-29
学报作为学术性期刊,其学术性极为重要。而学术性的前提条件诸如问题意识、社会意识、文字修养意识、资源意识、合作意识等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廓清学术性的前提条件有利于学术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9.
20.
孙仲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
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创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体系时,首先是从分析简单再生产开始的。在他看来,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既是分析的起点,也是分析的难点。如果把简单再生产解剖清楚了,扩大再生产问题也就容易理解了。可是,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框架已经确立,我们今天在具体讲授或运用这一理论时,迂到问题更多的却在于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一个,还是两个?两个前提条件的公式表述是一个系列,还是两个系列?与两个系列的前提条件公式相对应的实现(平衡)条件的公式又各是什么?对于上述这些问题,当前在各种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上众说纷纭,在理论界也莫衷一是。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重温马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