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将“异地移民”的反贫困措施,命名为“造福工程”。大规模的“造福工程”缘起于1994年初。当时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把居住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边远山区的贫困人口,迁移到条件较好的地方重建新村,使这部分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这项措施称为“造福工程”。 时光飞逝,“造福工程”──令无数发起者、倡议者、实施者躬身其中的伟业,是否已兑现那庄严的承诺?心与笔紧紧地追随着,七月盛夏,记者山-程水-程地走进-处处闽东少数民族“造福工程”新村。一本“大书”和一本小书 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崇山峻岭之中的闽东…  相似文献   

2.
市委书记与畲族乡小学主结对子领导高度重视──推动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福建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民族乡村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早在1985年12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就专题研究并确定了民族乡享受贫困乡待遇的政策。199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闽委[1994]7号文件《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列入重点”、“按照同等优先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步伐”。1998年,省委、省政府又颁发了闽委发[1998]15号文…  相似文献   

3.
1998年,林文斌走马上任后不久,福建省委、 省政府在听取全省民族工作情况汇报后,做出了 “举全省之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少数民族地 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并出台了相关政 策,迎来了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 关心、支持民族工作的极佳的民族工作环境。 此时,如何使民族工作部门保持一个最出色 的工作状态,来保障民族政策的贯彻到位和彻底 实施──这有赖于民族工作部门的作风建设和制 度建设。林文斌因此开始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举全省之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在三年前所作出的重要决策;此外,《关于加快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也于三年前出台。如今,福建省对于这一决策贯彻实施得如何?我们在下面的一组文章里,可以看到他们在三年后所交出的答卷。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工作,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强力推进,使全省民族工作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  相似文献   

6.
根据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民委的部署,云南省从2000年起在边境8个州(市)的25个县(市)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几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省民委牵头在边境地区实施了“扶贫温饱、免费教育、科技和文化扶贫”四大工程,探索总结了“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分类指导”的工作思路。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努力,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促进了兴边富民行动的蓬勃发展。采取特殊政策措施,实施“兴边富民工程”。2005年2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并制定下发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  相似文献   

7.
"616"对口支援工程(以下简称"616"工程),是湖北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载体和民族工作品牌.自2007年实施以来,10年的真情帮扶和持续坚守,"616" 工程推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造福民族地区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幸福工程.  相似文献   

8.
2009年12月27日,湖北省深入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国家民委党组书记杨传堂和中央统战部及国家民委相关司局负责人,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等湖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领导出席会议。 国家民委党组书记杨传堂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  相似文献   

9.
2004年9月27日,福建省民族宗教系统“四五”普法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莆田市召开。福建省各区市民族宗教局,省级爱国宗教团体,民族乡和有关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等共90人参加了会议。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国家民委,国家宗教局关于开展“四五”普法工作有关要求,从2001年开始,福建省民族宗教系统积极开展了持续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经过三年多来福建民宗工作部门和民族宗教界的共同努力,福建省民宗系统“四五”普法工作全面铺开,深入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此次在福建莆田召开的工作经验交流会,旨在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2007年8月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主题,创新民族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民族工作社会化,在民族地区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落实民族政策,发挥引导作用。五峰民宗局把落实民族政策当做扶贫攻坚的主要工作来抓,通过宣传、检查、督办等工作,促进民族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省委省政府“三个文件”的落实,通过县民宗局的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大力扶助五峰的脱贫攻坚“五大战役”和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扶持五峰2000多万元,实施“援少工程”扶持2000多万元,落实民族政策财政转移支付1200万元。实施项目扶贫,发挥带头作用。五峰民宗局在申报民族专款项目过程中,严格遵循省民宗委制定的“五优先”原则,优先解决土家族聚居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困难,重点扶持县…  相似文献   

12.
天南地北     
△今年8月底,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省长贾庆林与参加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的部分代表座谈时,对加强本省民族工作提出了5点要求:1,福建省少数民族具有“少、特、和、贫”的特点,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13.
情系腊尔山     
《民族论坛》2012,(4):14-18
201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全省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作,并在凤凰县腊尔山高寒山区开展试点,这是继洞庭湖区及“四水”流域渔民解困政策实施后又一重大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4.
腊梅放香,清江泛绿。今年1月12日,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潘立刚在恩施州委书记肖旭明、州长杨天然的陪同下,带着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来到利川市。他率省委组织部、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省药监局、省新闻出版局、省能源集团、省农科院、省实验中学和中南医院等单位的负责人一行先后到香连药业、利川市污水处理厂、城南新区、土家牧业实地检查调研了利川“616”工程实施情况。 这是潘立刚第四次率队前来利川调研、现场办公,为新一年的发展加油鼓劲。 而仅仅在2009年,省“616”工程对口支援单位就帮扶利川67个项目,到位资金2.1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利川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实施“金桥工程”初见成效本刊记者内蒙古科协根据中国科协实施“金桥工程”方案的要求和自治区的实际。于1993年初提出了实施“金桥工程”的方案,成立了内蒙古科协“金桥工程”协调指导小组。各地科协,也相继成立了同类机构。在当地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民族地区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是促进民族团结、增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体现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特殊关怀的重要平台,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国支援西藏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1994年7月中央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福建、广东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地区。1996年11月,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安排,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支援西藏福建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把支援西藏作为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中央交给的各项工作。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福建省第一期援藏工作成效显著,各项工作走在援藏各省市前列,并树立了朗县这面援藏红旗。第二期援藏工作正在全面展开。福建省委、省政府从…  相似文献   

18.
基地规模拓展 五业硕果丰裕──记杜尔伯特“五个基地”建设进展情况原野自1994年以来,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开始实施“五个基地”建设规划,即在本世纪末把杜尔伯特建设成为牛羊生产基地、商品鱼生产基地、“两杂”(杂交玉...  相似文献   

19.
江华瑶族自治县把“村村通”作为促进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工程来抓,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全县124个“广播电视盲村”在今年全部“脱盲”,并于日前顺利通过省“村村通”领导小组的全面验收,使偏远山村瑶汉群众终于圆了盼望已久的“广电梦”。  江华瑶族自治县是一个老、少、边、穷的贫困县,广播电视事业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自党中央实施“村村通”工程以来,该县县委、政府坚持以“抓机遇、扩总量、上档次”为指导思想,高标准实施“村村通”工程。县乡(镇)两级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业队伍,加强…  相似文献   

20.
今年5月,吉林省召开了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新闻发布会,就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支持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向社会各界发布。该《意见》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对外开放、边境贸易、民生改善等方面都对边境民族地区提出了力度较大的扶持政策。其中包括对边境一线乡镇农村公路建设在一般标准上,对通建制村、自然屯公路每公里省投资分别上浮72%、50%;边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