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出发将社会性突发事件划分为四类:1.超空间、短时间,2.超空间、超时间,3.超时间、近空间,4.近空间、短时间。以影响群体行为决策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主流信息三个因素为基础,探讨了社会性突发事件爆发时产生时间间隔和空间跨度的实质。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时空特征提出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出发将社会性突发事件划分为四类:1.超空间、短时间,2.超空间、超时间,3.超时间、近空间,4.近空间、短时间。以影响群体行为决策的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主流信息三个因素为基础,探讨了社会性突发事件爆发时产生时间间隔和空间跨度的实质。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时空特征提出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3.
社会性突发事件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突发事件,它是当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典型事件和新型事件。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的阶层分化更加明显,基于共同利益诉求的人群凭借想象的共同体结成联盟,在传播中形成对抗力量,凸显了社会冲突。事件传播过程中编码和解码的不一致即符码对抗导致了意义扭曲和传播扩散的扩大化趋势,成为社会性突发事件传播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4.
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社会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在不断增大,而我国在此领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应用均比较薄弱。在此背景下,文章在提出社会重大事件的概念之后,分析了目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应用现状,主张应将预警管理理论应用于系统防范重大社会突发事件领域,构建了重大社会突发事件预警管理模式的功能体系、管理主体与对象以及活动内容和运转模式,为降低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和不良后果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不可预测性、动态性和信息不完全性,由传统“预测—应对”向“情景—应对”范式转化已成为这类问题应急管理研究的趋势,其基础与关键在于研究情景演化的机理与过程.为此,文章运用多维数组对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进行结构化描述,分析情景演化的驱动要素、内在机理及外显方式,并以高校某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为例,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与方法构建情景演化模型,对多情景下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发展演化的状态展开深入研究.研究表明:高校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情景依赖性,突发事件的情景主体间、情景要素间、情景链各元素之间存在的强关联形成不同的情景演化基本态势,提出了高校应对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的合理化建议,为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我国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预警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界定社会重大事件的概念之后,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应用现状,主张应将预警管理理论应用于系统防范重大社会突发事件领域,尝试构建了重大社会突发事件预警管理模式,为降低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和不良后果提供了一个操作性较强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社会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在不断增大,而我国在此领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应用均比较薄弱。在此背景下,文章在提出社会重大事件的概念之后,分析了目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应用现状,主张应将预警管理理论应用于系统防范重大社会突发事件领域,构建了重大社会突发事件预警管理模式的功能体系、管理主体与对象以及活动内容和运转模式,为降低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和不良后果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界定社会重大事件的概念之后,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应用现状,主张应将预警管理理论应用于系统防范重大社会突发事件领域,尝试构建了重大社会突发事件预警管理模式,为降低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和不良后果提供了一个操作性较强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社会性突发事件升级对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极大地冲击着社会秩序。其升级的诱因主要与事件中个体或群体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获得的社会支持和治理主体的迟钝行为有关。要科学合理有效地防治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升级扩散,必须加强对事件中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疏导,提高地方政府和执法机关的管治能力,建立公众参与的有效治理机制,从而形成社会协同治理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非典”及其突发性事件管理内容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鉴美国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其目的在于对预防或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管理,正确预防、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具有的资历性社会、新二元社会结构以及单位文化等社会自性对区域性社会突发事件治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资历性的社会自性对社会突发事件的危机预警系统、信息沟通方面产生了阻碍作用;新二元社会结构中的传统计划体制和市场化体制共同作用于社会突发事件的治理;单位文化的自性对管理体系的整合以及危机意识产生了消极功能。合理利用东北社会自性来进行积极的、高绩效的社会突发事件治理是政府和学界研究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2.
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已成为现代人不可忽视的生存际遇。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子系统,无法置身于突发事件之外。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新的社会现实,不断改革和创新,走系统化、精致化之路,成为高校应对和管理突发事件机制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话题数是新媒体事件网络舆情热度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媒体事件"与"新媒体事件"概念和区别出发,探索新媒体事件的传播机理。以新媒体事件的新闻话题数为研究抓手,提炼新媒体事件发生发展中影响新闻话题数的关键变量,并通过数学建模最终建立新闻话题数预测模型,为相关部门合理引导新媒体事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作为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方,社会组织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发挥着“资讯—预警”“协商—对话”“治理—服务”以及“修复—善后”的功能,是群体性事件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实践中,社会组织却面临着参与空间受限、参与意愿不强、参与水平不高、参与深度不够以及自身公信力较低的困境,严重阻碍了社会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功能的发挥。为此,必须从完善立法、拓展制度空间,构建评估、激励机制,提高专业化水平以及强化社会组织自律等方面进行政策调适,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治理路径,确保社会组织对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5.
近来我国地沟油问题的严重性引发了学者们对此研究的关注,为彻底有效地解决该问题,结合我国当前地沟油问题的监管现状及其有效利用途径和问题,以产业链治理理论为基础,探讨以能源制造为目的地沟油产业链构建及其网络治理思路,为我国地沟油问题的彻底和有效解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过程中,电子商务活动的参与主体通过多种方式逐渐形成了价值链,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随之孕育而生。建立基于价值链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模型,将主体成员划分为核心种群、关键种群、协助种群、依赖种群,研究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及相关特征,分析基于价值链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化机制及价值链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归纳总结基于价值链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化路径,包括各个演化阶段的特征和核心电商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娱乐的变态与变态的娱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日趋多元化和媒介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一些媒介为单纯吸引受众眼球和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社会事件传播中严重偏离正常轨道和价值标准,有意无意地过滤了事件本身的启发性及严肃性,使社会事件高度娱乐化,或者将其包装成彻底的极端娱乐事件,甚至对一些社会变态行为和事件过度追逐并放大为极端娱乐事件的现象层出不穷,使娱乐变态泛滥。与此同时,部分公众对媒介制造的一些极端娱乐事件和话题不仅不表示反感,反而以一种狂欢的心态去追逐和消费,从而表现为变态的娱乐。娱乐的变态和变态的娱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需要从国家法律法规约束、媒介行业自律,以及公众媒介素养培养等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创新价值链及其有效运作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价值链作为创新与价值链概念的有机统一,强调价值链环节上所有单元的分工协作与系统优化,从而实现价值链增值及创新的整体效益.相对于一般的价值链运作来说,创新价值链具有知识创新的外部性,高风险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等特点,最后文章从政府定位、完善产业政策、资源整合及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创新价值链有效运作的相关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战略联盟是现代经济中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而联盟社会网络又是企业获得资源的重要途径。以企业战略联盟社会网络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社会网络的内涵、特征及社会网络形成的基础条件,并以企业经济行为社会化为背景,运用价值链原理分析了企业战略联盟社会网络的形成及协同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历程,根据各种形态企业战略联盟的特点,揭示了社会网络为其所提供的独特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旅游节点企业、旅游流、旅游物流、旅游服务信息流与资金流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基本构成要素,其中旅游流是旅游服务供应链的最终归宿.智慧旅游的发展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优化提供了条件,构建以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为旅游服务集成商并有效整合其他构成要素的智能化旅游服务供应链,能有效耦合旅游供需.通过优化预期损益值,旅游者和相关企业选择智能化旅游服务供应链的几率大大提高.智能化的整合机制、引导机制、协调机制、合作机制等保障了旅游服务供应链的高效运转,使精益旅游服务的提供及其与旅游需求的有效对接常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