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农”与城市化,是事关我国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按照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构想,我们绝对不可能通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的转移,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的转变。农民人口多,农村土地广,这是我们的现实国情。我们只有在城市工业化、现代化的同时,开辟广大农村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建立城乡二元工业化结构体系,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无限转移,并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最终解决二元向一元转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统筹广西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根本性障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应探索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把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城市化达到相当程度后,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能力,这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之道。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具备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条件。从经济发展看,我国总体…  相似文献   

4.
南京城乡统筹发展化解"三农"难题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是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酿成的严重后果.化解"三农"问题,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突破城乡分割局面,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首先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立起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其次是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对南京农业的功能进行明确的定位并进行农业的功能创新.再次是实现农村工业化,通过工业化的诸多效应,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是加速农民市民化步伐,通过城市化的诸多效应,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同时,对进城农民进行现代观念、文明准则和城市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能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取决于农村。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发展,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利益的根本问题来对待。研究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对“三农”的现状有一个准确的分析和基本判断。我国现阶段“三农”问题可以概括为:农业落后、农村不稳、农民贫困,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焦点是收入问题。解决我国的农民问题必须以人为本,离开了对农民问题的研究,不从根本制度上解决农民的身份歧视和社会地位的问题,我国的“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努力就不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当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三农”问题的探讨方兴未艾,众说纷纭。本文试图从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城市化相结合的思路探讨我国从传统的“二元结构”(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向新的“二元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转型过程中将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的理论依据,解决过剩的农业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当前我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瓶颈。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共同富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大思路。  相似文献   

7.
二元工业化及其主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二元工业化,全面推进农村产业发展与工业化的实现,这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统筹城乡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消除二元结构矛盾的最佳途径。必须充分认识构建二元工业化与发展农村工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艰巨性与复杂性,认识与了解政府在发展农村工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发展农村工业化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化依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经济地理条件,可以建设资源型工业化模式、技术型工业化模式、加工型工业化模式等。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彰显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凸显、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等各方面。能否解决好民生问题、劳动力就业转型问题、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问题,对于我国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必须在现有城市。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基础上,广泛发展乡村工业,走二元工业化带动城市的发展道路,最终推动农业劳动力转型,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与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入手,着重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政策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新的政策建议:牢固树立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实现我国农村的战略转型;推行以农民参与为主旨的工业化道路;推行以吸纳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化战略;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等。  相似文献   

10.
农村工业化指的是农村一系列生产要素的组合发生变化,工业进步逐步实现,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进而推动国家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农村工业化的程度,与农村经济多样化、集镇城市化、农民的生活方式、城乡关系以及国家工业化都有较大的影响,它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具有决定作用。但是,在我国,由于长期实行城市倾斜政策以及农村经济社区属性和农民素质所限,农村工业化的进展是比较迟缓的,以致它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发生了一定的矛  相似文献   

11.
城乡矛盾一直是中国现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特定的历史环境产生了城乡二元的概念。重视工业轻视农业,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牺牲农村发展城市。相反,工业的发展却未能推进农村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农村人口的庞大,我国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中国的工业率(工业产值占GNP的比重)比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出16个百分点,城市大大滞后于相应的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步入市场经济后,工、农业的发展体制越来越展露出很大的不足,如何使工业、农业能够协调地发展,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深…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大;农业和非农业产值与就业结构偏差过大;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过大。这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空间集聚和结构转换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和经济目标。城市化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农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推进城市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二元经济结构向均质的一元经济结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要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走出“二元经济”困境。而“两个趋向”理论不仅解释了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原因,即在工业现代化初期,普遍存在工业剥夺农业的趋向,造成农业发展严重失血,从而致使农业与农村严重落后于工业及城市的格局;同时也指出了摆脱二元经济困境的出路,即在工业现代化基本完成后,普遍存在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向,给农业大力输血,使农业逐步实现现代化、农村实现城镇化、农民生活实现小康。“两个趋向”理论的提出,是对国内外工业化进程规律的深刻认识、精确把握与高度概括,它已吹响了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号角,为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两个趋向”理论,把握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脉搏,这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与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行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有意义的结论:影响农民收入的第一因素是各省(市、自治区)的二、三产业发展状况,以及由此引起的城市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第二是农业结构调整因素,包括大农业结构和种植业内部结构;第三是农民受教育程度。农业生产条件的解释力不显著。要解决农业收入问题,乃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在农业内部寻找出路,而要重新审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以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在稳定农业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通过二、三产业的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解决农民的就业和身份问题,最终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城市化道路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前提的,而工业化的结果是城市化的实现。在这一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是至关重要的。从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劳动力在城乡间、产业间平衡的层面看,在我国,特别是像辽宁这样较为发达的地区,现有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容纳度已经饱和。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采取区位和非区位中间的多层次模式,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并通过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城市化: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现代化在中国现代化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农村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三者齐驱并驾,才能相得益彰。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成为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城市化的影响和作用 自上而下的城市化与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是两种相对的城市化模式。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动力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成为主流。农村城市化涉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因而对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首先,农村城市化可弱化乃至消除城乡二元分…  相似文献   

17.
刘爱梅 《兰州学刊》2004,(4):206-207
农村社会发展滞后是制约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 ,畸形的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统筹城乡二元社会分割的状况 ,“转移剩余劳动力”比“反哺农业”更重要 ,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市化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也是实现我国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城市化是世界近代历史的主旋律。纵观世界近代史,各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李嘉图—穆勒模式,另一种是斯密—图能模式。前者是一种城乡对立的发展模式,后者是一种城乡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三农"问题是我国过去50多年城乡对立发展模式的产物。在新的城乡协调发展模式下,化解"三农"问题的金融策略应该是:盘活农村土地资产,培育农村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发展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所做出的科学决策.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融为一体,放在一个平台上整体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要以解决农民增收为切入点,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统筹城·乡发展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要把国民待遇还给农民.  相似文献   

20.
王改弟 《河北学刊》2001,21(6):37-41
城乡一体化是推进我国城市化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小城镇处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设小城镇 ,可以逐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农村人口城市化 ,进而达到城乡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