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残疾人多层次的就业与康复需求,我国残疾人就业模式日益多元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残疾人就业模式,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旨在为残疾人提供支持性就业,以促进残疾人的社会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类型,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兼具市场、社会与政府三重维度的混合价值取向,致力于运用市场机制解决残疾人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在创新残疾人就业模式、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增加残疾人经济收入、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但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专业人员培养、商业运营能力、目标人群覆盖面、政策扶持及法律保障等方面面临不少挑战。整体而言,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及其倡导的支持性就业与"重康复、轻就业"的庇护性就业模式并非全然排斥,而是一种相辅相成、前后相继的共融关系,共同塑造我国残疾人就业的多元格局。  相似文献   

2.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是对残疾人的突出困难和需要实行较全面的保障,尤其是对残疾人就业、生活与福利、教育、医疗康复和服务方面的保障。残疾人的保障是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国一向受到社会、党与政府的关心与重视,并采取许多措施与方法,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但如何加强、改进和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仍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福利企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现阶段残疾人就业的问题,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新时期,福利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如何从多角度入手解决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为福利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已经成为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就业将面对巨大的压力与障碍。长期以来,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提升残疾人专业技能,完善残疾人服务事业,各地残疾人机构有计划地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以更好地帮助残疾人提升就业竞争力与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目前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加大宣传与动员力度,改进培训科目,丰富培养模式,才能彻底改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组织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安排就业机会,国家对此类企业进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而此类企业的所获利润主要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员工的福利建设和奖金,部分有条件的企业会提取部分资金进行社会福利事业.社会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员就业可以减少社会以及残疾人家庭的压力,从而为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福利企业的特点福利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它有着特殊的性质与特点,其特点主要有:1、职工中有一定数量的残疾人员。福利企业是具有福利性质的企业,而且是生产性的,所以生产经营人员中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各种各样的、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员,这是它不同于别的企业的地方。这一特点决定其劳动力素质和技术设备要比别的企业低一些。福利企业要根据残疾人的这些实际情况,在工作L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让他们各显其能,各尽其职,有一份热,发一份光。2、得到党、政府和社会的关怀。福利企业因为自身的特点,处处、时时、事事都得到党、政…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小型国有企业、城乡集体企业可以走股份合作制道路。这既是对近年来各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为福利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可选择的重要模式。笔者认为,建立现代福利企业制度需要确立十个观点。一是竞争观。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决定了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能人经济。尽管在税收体制改革中仍保留原福利企业享受的流转税优惠政策,但随着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逐渐减少与分散安置,随着税收政策的科学和完备,福利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将不断弱化,福利企业应超前…  相似文献   

8.
《职业》2014,(18):16-17
从2000年至今,河南省汝州市残联一直坚持为残疾人举办技能培训班,每年都能使千名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近年来,汝州市残联还开展实用技术下乡活动,以乡镇(街道)党校、村小学为阵地,聘请专家向残疾人传授实用技能。培训合格后就直接输送到相对企业,让残疾人掌握了就业技能,保证了就业。  相似文献   

9.
民政福利企业要面向市场,必须进行改革,而改革又要保护残疾人利益,这就要全盘考虑,兼顾进行。l、结合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的特点进行改革。在改革中要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他们享有劳动就业的权利,不因企业内部改革而使他们受到歧视和排挤,相反要通过改革更加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我们采取的做法:一是对劳动能力强的残疾职工,实行同健全人一.样的记件工资;二是对技能较差而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行建立生活保障基数和根据劳动态度、质量给奖相结合的办法;三是对基本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通过政策“兜底”全面消除了残疾人的绝对贫困,让残疾人群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但是,要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必然要提高残疾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的机会。针对社会偏见仍然是造成我国残疾人劣势处境的主要原因,本文以公共政策领域的目标群体社会建构与政策设计理论为分析框架,对美国和德国两个福利国家约两百年的残疾人福利政策发展历史进行解读,总结残疾形象建构与公共政策设计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我国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政策选择提供部分理论思路和历史经验。基于研究发现,本文提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国家可考虑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赋予残疾人新的社会形象和公共价值,促进残疾人通过高质量就业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  相似文献   

11.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正在全国范围内依法有序、积极稳妥地铺开。这不仅解决了残疾人参与社会和劳动就业问题,而目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在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回题,需要加以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推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进程。(一)残疾人,是指生理都心理缺陷相成视对、听完、簧刀缺损,造成套动生产、生活、学习受到严重障碍章。自前,全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由于外伤、精神、疾病引起或发育不全、环境污染、整化着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12.
按比例就业是我国残疾人就业的一项基本制度.公共部门率先招录残疾人实现按比例就业有利于促进残疾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本文基于公共部门性质的理论视角,发现广东省公共部门率先招录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已经有所推进,但是不同公共部门率先招录残疾人就业面临的多样性问题、个人因素与制度因素的多重制约和公共部门内在困境阻碍等仍然使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难以有效推进.因此,提出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统筹联动作用,加强各部门与残联的联系,完善残疾人就业培训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自身能力提升以适应社会需要及推动对残疾人干部的招录和培养,挖掘适应残疾人的工作岗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政福利企业面临着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在福利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一个企业必须以追求最高效益为根本目的,福利企业也不例外。与一般社会企业相比,福利企业有其相对的特殊性,也就是既要有经济效益、又要有社会效益。如果忽视了经济效益,福利企业就没有生命力;如果忽视了社会效益,就失去了办福利工厂的意义。所以必须两个效益一起抓,以社会效益为基本目的,以经济效益为生产目标的根本,真正实现两个效益的同步提高。因此,考核一个福利…  相似文献   

14.
残疾人就业工作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稳定进步与国家长治久安。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不容乐观,15岁以上的就业比例仅为31%,达到就业年龄并且有就业能力却没有工作的残疾人多达858万左右。原因是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低,自身能力素质偏差,残疾人服务机构功能不完善,因此要加强政府引导,加快残疾人服务机构完善建设,提升残疾人自身素质,以促进残疾人就业率。  相似文献   

15.
有效解决残疾人就业是保护残疾人劳动就业权利、提高其收入水平的根本途径。给予相关市场主体一定的税收优惠,是促进残疾人就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政策。当前,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税收政策在实践层面还存在政策激励缺乏针对性和导向性、享受优惠政策条件门槛偏高、执法存在差异性、部门之间不协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制度在我国实施30余年,其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效果不彰,主要由于制度总体较为简单粗糙且法密度低、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以医疗模式为主、雇主注重雇佣轻度残疾者以完成雇佣比例、公共部门没有起到应有的表率作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存在一定的排挤效应。为此,可以从受益对象、义务主体、雇佣比例以及制裁和激励措施等细部规则考察比较域外国家的相关经验,以探寻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制度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替代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从提升立法的操作性和共识性、确保残疾人权利主体地位、促进重度残疾人融合就业、强化公共部门责任、推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弹性化征收与使用等方面优化我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2006,(2):16-19
安置社区残疾人工作助理员是2004年贯彻落实上海市政府推进“万人就业”项目的实事工程,它既解决了就业,又建立了社区残疾人工作网络,实现了残疾人自我管理的目标。这是党和政府为全市残疾人办的一件好事、实事,也是推进残疾人事业向深度、广度发展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残疾人社会福利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尺之一,对此已达成世界共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对象从一部分群体到全体残疾人,福利内容从保障基本生活到注重残疾人全面发展,福利形式从个别化帮扶、临时性救助,发展为制度化保障、常态化服务,福利工作重心由制度完善到政策落实,福利推进路径由城乡二元分隔转向城乡统筹均衡发展.残疾人逐步摆脱歧视走向融合,摆脱贫困奔向小康,充分展现了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中国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开辟出来的,在道路选择、观念基础、组织体系、制度构成上特色鲜明.继往开来,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将向着"平等、参与、共享"目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9.
李亚涛 《现代交际》2011,(11):26+25-26,25
残疾人作为社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生活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社会质量的好坏,一个国家的残疾人福利制度水平也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和文明程度。同时,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人群,他们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残疾人权利既具有普遍性,同时也具有特殊性。因此要维护残疾人的权利,使他们尽可能地与普通人群享有平等的权力,应该赋予特殊人群超过普通人群的权利。残疾人福利制度是实现维护残疾人权利的一个必然途径,完善和良好的残疾人福利制度,能够帮助残疾人摆脱生活困境,促进社会参与,维护他们的尊严,促进残疾人多种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城乡残疾人的就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厘清城乡残疾人就业率系统差异是重要前提。基于第五轮"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显示已婚、自评健康良好、未参与最低生活保障、具备党员身份的男性残疾人比其他残疾人群体就业状况更好。但农村残疾人潜在工作经验就业回报的效应强于对城镇残疾人的作用;城镇残疾人群的教育和最低生活保障就业效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农村残疾人群上述变量的性别差异效应不显著。因此,应积极制定差异化的城乡人力资本政策,加强对城乡残疾居民就业的政治引导和社会支持,健全城乡残疾人全面康复服务保障,完善城乡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