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外国传教士与广东女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兰萍 《学术研究》2003,1(9):114-120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外国教会为取得“事半功倍”的传教效果而加紧了在中国妇女中的传教活动。办女学则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教会在广东所办女学 ,虽然主观上有宗教渗透的意图 ,但客观上 ,其在女子教育方面的艰难开拓 ,为中国教育史写下重要一章。此外 ,其对男女平权的宣传、对开拓妇女视野、提高妇女素质、移风易俗及提高广东妇女在全国的地位 ,具有积极的意义 ,为将妇女从家庭和“三从四德”的教育中解放出来 ,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和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新教)在华创办的教会大学及其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秀伟 《天府新论》2005,(4):119-122
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建立了许多教会大学。教会大学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给中国传统教育带来了新鲜空气,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中国妇女的解放。  相似文献   

3.
胡佳虹 《理论界》2010,(7):127-128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的失败迫使中国向西方社会敞开了门户,同时不得不接受西方的文化的渗入,美国是当时向中国输出教会教育最主要的国家。教会教育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近代史上从传统四书五经到现代教育过渡期间的空白,但毕竟是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在民族意识逐步觉醒、发展的过程中,教会教育必然会受到中国人民的批判,反对教会的呼声愈来愈烈,教会教育最终在20年代收回教育权运动中开始走向消亡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欧洲文明的两大支柱——希腊文化和希伯来信仰,在四千年华夏文明的土壤上,其传播、嫁接的生命力,注定是艰难曲折的。百年租界文化尽管地区不够广,但影响深远,在现代中国文教事业上的开拓性和示范性,不可抹杀。近现代西方文明与基督教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意义上的中学、大学、学院和各种正规学校,首先在租界出现,而最早的现代学校,多由基督教传教士开办或与教会有关。教会大学建立以前,中国传统教育大约处于西方16世纪宗教改革以前的水平,即以古典文史知识为主;到20世纪初,在华最好的教会大学的水平接近了同时代欧美一般大学的程度,这一飞跃同教会大学是分不开的。特别应注意到:革新的教会学校沪江大学,确立了教会大学中国化的"沪江模式"。  相似文献   

5.
1922年发起的非基督教运动,促进了中国基督教知识分子反省思考中国基督教教会的现实与出路,直接促成了教会关于教会本色化运动,1922年5月基督教全国大会正式提出了中国本色的教会的构想。在非基督教运动的刺激下,教会人士在中国基督教会的困境、何为本色化、如何做到本色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本色化的讨论扩大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影响,使教会的本色化运动逐渐走上正轨,使中国教会强化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19世纪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中的基础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通常从 19世纪在华传教士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的视角来研究他们的努力。但对教会初等教育的分析表明 ,中国文化同样对传教士影响深远。普通中国人对早期传教士福音传播的抵制使传教士渐渐转向教会教育事业 ,并不得不适应中国人对教育的需求。因而 19世纪教会初等教育是向中国的价值观念妥协的 ,传教士在基督教育课程的形式和内容上都顺应了中国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教会大学指的是西方教会在中国设立的岭南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等十多所高等教育机构。自 1 9世纪 80年代起 ,教会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 ,一般认为 ,受美国长老会差遣的传教士狄考文主持的文会馆 ,于 80年代开始进行高等教育 ,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教会大学。绝大多数的教会大学是在 2 0世纪初以后正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教会大学的产生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 ,教会大学在办学目的、教学活动、教育管理、教师及学生等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 ,并作为教会学校体系的尖顶而对中国的社会及文化教育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圣教杂志》是近代中国天主教会主办的最有影响力的教会机关刊物,它集宗教传播、新闻、政论和学术研究等内容为一体,在传播教义、指导教会发展方向的同时,还以天主教与社会问题为讨论对象,站在教会立场上发表看法和主张,与社会恶俗现象作斗争,在扫除积弊、移风易俗、废孔教方面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明清之际,天主教传入中国.因中国传统礼俗的约束,妇女领洗入教时遇到的困难较多,但是一些妇女仍然大胆信教,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立誓守贞、终身侍奉天主的童修贞女.中国妇女信教,多是出于情感与安全的需要,并达到某种精神、心灵上的安慰.  相似文献   

10.
牛汝极 《西域研究》2023,(3):101-120+176
从635年阿罗本经中亚呼罗珊、河中和七河地区来中国传教,直到元朝结束,美索不达米亚的东方教会及其东叙利亚基督教在中国传教大约经历了700年,其间有中断。在中亚和高昌回鹘地区的突厥、回鹘和粟特基督徒保持着东方教会在礼拜仪式上使用叙利亚语的传统,在其他场合使用突厥语、回鹘语、粟特语、汉语甚至波斯语。本文借鉴了近年在中亚和新疆的考古发现及其研究成果,从中亚的考古遗存和吐鲁番发现的叙利亚文残片以期洞见东方教会在中亚和高昌回鹘地区的传播状况,其中介绍了几件重要的叙利亚语祈祷书《胡德拉》的不同版本及其价值,力图呈现6~14世纪间美索不达米亚的东方教会在中亚和高昌回鹘地区传教的脉络和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