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说明 宁德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是宁德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宁德方言属闽语闽东方言区侯官片。宁德方言动词重叠现象相当普遍,本文研究动词重叠限于单音节动词(单音节动词记作v),对宁德方言中含有动词重叠的句子进行初步的描写与分析,从重叠方式、表义特点、对句式的要求等方面来揭示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式。 二、重叠方式与表义特点 宁德方言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多种多样,下面分别叙述主要的几种类型。 2.1 VV咧(VVV咧) 宁德方言单音节动词重叠为VV或VVV,加后附成分“咧[α]”(“咧”读轻声,相当于普通 2.1.1 关于B段  相似文献   

2.
宁德方言数词“一、二、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德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是宁德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宁德方言属闽语闽东方言区侯官片。宁德方言数词用法有其独特之处,本文主要从计数开始的三个数字“一、二、三”看宁德方言数词用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0.说明。 0.1 宁德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宁德方言属闽语闽东方言区侯官片。 0.2 宁德方言很多单音节名词都可以重叠为AA式,说成:杯杯、箱箱、耳耳、刷刷等,数量较多。而在普通话中,重叠式名词数量较少,主要是表示亲属称谓的,如:爸爸、妈妈、哥哥等及少数表物的,如:星星、蛐蛐儿、蝈蝈儿等。很多在普通话中不能重叠的名词在宁德方言中都能重叠。本文主要探讨宁德方言AA式重叠名词(即:重叠后为名词的)的特点。重叠后为动词,形容词的不在本文探讨范围。 1.0 宁德方言AA式重叠名词基本上都有与之并存的原式A存在,A是独立的名词或动词,原式与重叠式在表义上的区别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宁德方言有一部分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为AA式,原式与重叠式并存,表义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因说话人习惯而异,单音节名词重叠为AA式,相当于普通话中加“子”尾或“儿”尾。例如(括号内为普通话说法): 箱——箱箱(箱子) 条——条条(条子) 罐——罐罐 本——本本(本子) 盒——盒盒 桶——桶桶 杯——杯杯 带——带带(带子) 锤——锤锤(锤子) 壳——壳壳(壳儿) 箬——箬箬(叶子) 索——索索(绳子) 袋——袋袋(袋子) 棍——棍棍 空——空空(窟窿) 底——底底(底儿) 原式与重叠式在表义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构  相似文献   

4.
说起外交部大使范承祚,与我可算是“忘年之交”了,这几年我曾多次采访过他:他既是大使、又是诗人,还是教授(上海交大、扬州大学兼职)。前不久我去北京学习,他非常热情地邀我去北京方庄外交部公寓的家中作客。在宽敞的客厅刚刚坐定,他就高兴地告诉我:现在他又多了一个头衔,这就是去年初刚刚被授予的中国“首批资深翻译家”。  相似文献   

5.
限定副词“只”和“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只”和“就”都可以限定范围和数量。如: (1a)她只去过天津。(1b)书就买了一本。 “就”还可以表示时间(我明天就走),关联(他去我就去),语气(他要我去,我就不去)。本文不讨论表示这些意义的“就”。此外,作为单词使用的“只有、只要、只得、只好、只是、只见、就算”等也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表限定的“只”“就”有时可以互换。如(1a)和(1b)的“只”“就”对换,基本不影响句义。但“只”和“就”并不是对等词。如下面两句话的“就”和“只”就不能互换:  相似文献   

6.
林浩基在所著的《齐白石》一书中曾引了传主的三首诗 ,其中一首是 : 乌沙白扇俨然官 ,不倒原来泥半团 , 将汝忽然来打破 ,通身何处是心肝。书中说明 ,这“是十年前他所作的那幅不倒翁图上的三首题款”。 (见林浩基著《齐白石》 中国青年出版社 1 987年 9月北京第 1版  1 996年 2月北京第 4次印刷第 353页 )翻阅《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一书 ,正好有齐白石的《不倒翁》图 ,并有题款 ,一核对 ,诗的最后一句为 :“通身何处有心肝”。是“是” ,还是“有” ?我个人认为用“有”更好些。理由如下 :其一 ,与画的题款一致。其二 ,“心肝”毕竟只…  相似文献   

7.
幽默与笑话     
《老友》2005,(9)
鬓卫丝竺扁 十个男子一字形排开,旁边一个人喊:“怕老婆的向前一步走!”九个人都迈出了一步,只有一个人没动。别人问他:“你不怕老婆吗?”他小声说:“我不知道怕不怕,反正她说过,人多的地方让我别去。”口‘粮’,无米也念‘良’,去了‘旅’边米,加女就成‘娘’,谁娘不爱子,谁子  相似文献   

8.
一天早晨,小米沙坐在窗前,他在想:今天,我要做一件大事情,最好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可是做一件什么样的大事情呢?如果走在河边,正好有一个人掉进了河里,我就立刻跳进水里去救他……这时,妹妹走进来“:哥哥,陪我去玩好吗?”米沙不耐烦地说“:快走开,没看见我正在思考问题吗?”妹妹生气地瞪(dèn$)了米沙一眼:“你根本就不像一个哥哥!”妹妹离开后,米沙继续在想自己要做一件大事。如果这时候,有一个强盗突然闯了进来,我就用枪顶住他的脑袋,然后把他押(yā)送到警察局……这时,妈妈走进来“:米沙,快去把垃圾倒掉。”米沙头也不抬地说“:让妹…  相似文献   

9.
<正> (一) 在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中,禅宗史的研究占有重要位置,并曾作出过一定贡献。胡适在谈到早年禅宗史研究时说:“写到了慧能,我已很怀疑了;写到了神会,我不能不搁笔了。”(《神会和尚遗集》)为什么?据他自己说,“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在中国所能够找到的材料,尤其是十一世纪以后的,都是经过宋人篡改过的。”(《治学方法》)又说,“有许多材料,可以说是不可靠;寻找可靠的材料很困难。”(《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这一原因促使他去寻找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马克·吐温被邀请到法国的一个城市去演讲,到达的当天,他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非常热情,不一会儿就和马克·吐温聊了起来。理发师问马克·吐温:“您不是本地人吧?”他回答:“我说过了,我还是第一次到这个美丽的城市。”理发师很高兴地告诉他:“你真走运,马克·吐温马上就要来了。他的演讲精彩极了,您晚上一定要去听吧?”他也很高兴地回答:“对,我一定要去。”理发师又问:“您已经有了入场券了吗?”他说:“不,还没有哩。”“可惜,太可惜了。”理发师替他惋惜道,“那您只能站着听了,坐票早就没有了。”马克·吐温很幽默地回答:“我与这…  相似文献   

11.
为你而忙     
克契到佛光禅师那里学禅,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由于他凡事过于客气,总想办法自己打理,尽可能不去麻烦别人。有一天,佛光禅师问他说:“你从来没有找过我。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不要坐下来聊聊?”克契连忙回答:“众多弟子都请教禅师,您已经很忙了,学僧怎好随便打扰呢?”佛光禅师问道:“有了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医生,他总是问我为什么不借给他钱。“你拿什么还我?”我问他,“你今天没钱,明天又去哪儿弄钱呢?我现在借钱给你,不就是等着将来你跟我解释谁把你骗了!”  相似文献   

13.
无忧信箱     
老怪:最近有一家IT公司的老板和我接触过,看来他很清楚我的才干,因为他愿意出2.5倍于我现在的薪水请我(包括我的团队)过去,这还不包括股票和奖金。一直与我保持着联系的猎头公司的咨询顾问也劝我要好好考虑一下,她说得很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花大量的资金、精力和时间去打造自己的团队?只要拿几分之一的钱来挖角你们的销售团队就够了。一石二鸟的事,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14.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的“着、了、过”,是词、词缀、形尾,还是动词的“体”?如果是词,是动态助词,还是时态助词?这些都不属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为了行文方便,本文概以动态助词称说;但引述时则直录原文,不作改动。扬州话有动态助词“过”,读音为ko,轻声。“过”的用法和普通话同,不赘述。关于动态助词“了”和“着”,袁家骅先生在《汉语方言概要》中就一些方言点作了比较,扬州也在其内: 动词的“体”,表示完成的“了”(吃“了”饭)和表示持续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首涉及婚姻纠葛的诗。主人公是男还是女,“言就尔居”的是女到男家还是男就女室,“复我邦家”是女回娘家还是男反家邦,诗意似不甚明。毛传:“宣王之末,男女失道以求外昏,弃其旧姻而相怨。”(原为郑氏笺语,清人陈奂谓为传文,从之。)这话亦似不甚明,“男女失道以求外昏”,则主人公可以是男也可以是女。郑玄笺:“我采蓄之时,以礼来嫁女(汝),女(汝)不思女(汝)老父之言而弃我,而  相似文献   

16.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载江琦同志《汉口方言声调问题新探》,得出汉口方言有入声的结论,认为语言学界对汉口方言“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误解”,因而有必要重新开展调查研究。我是个“老汉口”,多年从事方言教学和研究的工作,对汉口(武汉)方言进行过调查研究,持的是没有入声的看法。我愿意站在客观的立场,发表几点有关的带根本性的意见,供江琦同志和一切熟悉、关心汉口(武汉)方言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轻松一刻     
《社区》2004,(3):64-64
卖不打印机坏了,抱着上街去修,一人拦路问:“硒鼓卖不?粉盒卖不?”行不久,又一人拦路:“手机卖不?”走神中,脚下踉跄摔坏了打印机,收破烂的问:“包装纸箱卖不?”裤子摔破了,一人拦路问:“旧衣服卖不?”气愤中心脏病发作,去医院打点滴,一人低声问:“缺钱啦?器官卖不?”气得我冲他咧嘴,他又问:“假牙卖不?”身价有一位很有名气的医生,病人找他看病,事先都要预约。有一天,诊所来了一位公主,因为事先没有预约,医生就让公主随便找个座位等着。公主一听十分震惊,忙大声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公主!”“天啊!”医生听了拍了拍额头更正道,“那请您…  相似文献   

18.
从前,有个骗子只要看到别人有好东西,他就要想方设法地骗到手。因此人们都十分讨厌他。这天,聪明的扎(zhā)巴正在井边打水,瞧见骗子从远处走来,心想:“今天我要好好教训他一下。”于是扎巴脱下衣服,好像要跳到井里去的样子。骗子急忙跑过来问:“扎巴,这么冷的天,你下井去做什么?”“哎呀,刚才打水时,我不小心把揣在怀里的金条掉到井里去了。我得把它捞(lāo)上来呀!”扎巴装出十分着急的样子。“哎呀呀,你真是个大傻瓜!这么冷的天,下这么深的井,难道不怕送掉你的小命吗?”骗子说。“是啊,是啊,你说得真对!”扎巴好像恍(huǎn*)然大悟,“只…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富翁,其实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一天,他到另一个富翁家里去,看见了三层楼的大屋宇,巍(wēi)峨(é)壮丽,非常阔气,心里十分羡慕,自己想道“:我的钱,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不造一座和他一样的三层楼呢!”回家之后,他马上去叫了建筑师来,问他说:像他家那样的三层楼,你造得来吗?”建筑师回答说:造得来的,那座三层楼就是我造的。”富翁就说:“好,你马上给我造,要和他家的那座一模一样的。”建筑师就动手平地基,垫(diàn)础(chǔ)石,打墙脚,忙个不停。但富翁在旁边看着,一点不明白他在做些什么,就问道:“你现在这是做什么?”建筑师说:我给你造三…  相似文献   

20.
陈毅敬母 1962年,62岁的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他出国访问归来,得知老母病重,当天就去看望,他上前拉住母亲的手,亲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陈毅问母亲:“娘,我进来时,你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告诉儿子是尿湿的裤子。陈毅听了,说:“娘,你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侍候,心里已经很难过了,这裤子理应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他动情地对母亲说:“娘,我小时候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