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辩证统一关系。城市的空间结构决定城市的竞争力,进而决定区域竞争力;城市的空间经营促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转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城市的综合实力。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内在逻辑性,需要创建良好的地方政府间竞合的制度环境与组织协调模式,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区域性发展战略规划;实现产业优化与转移,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实现人口流动;坚持交通先行,加强路网建设,打破区域经济瓶颈制约,做强极点支撑。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佳 《东岳论丛》2005,26(4):168-170
科技创新系统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是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技术支撑。科技创新系统可以使资源得以综合利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可以加速产品创新和成果转化,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城市空间结构的地理扩张是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外显物理现象,它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升级、城市功能的增强及多样化、城市生活形态的高级化.在扩展过程中,政府和房地产商是起主导作用的利益主体,它们带着各自的利益要求进入双方构建的合作机制中.  相似文献   

4.
城市空间结构的地理扩张是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外显物理现象,它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和升级、城市功能的增强及多样化、城市生活形态的高级化。在扩展过程中,政府和房地产商是起主导作用的利益主体,它们带着各自的利益要求进入双方构建的合作机制中。  相似文献   

5.
试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瑛 《天府新论》2001,(3):78-82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是城市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以经济为主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其发展和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总结了前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和后工业化时代三个不同的人类历史阶段,城市在空间结构方面的不同特征,探寻了其演变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聚集经济是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的内在动力。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对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必将带来城市聚集效应总量、内容和分布的变化 ,使得城市空间结构的用地比例、影响区位选址的要素与要素组合关系上出现新的特征 ,城市空间结构向着大分散、小集中的模式演化。面对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的挑战 ,我国应该结合国情 ,控制城市的外向扩展 ,积极引导城市向着优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谭刚 《天府新论》2004,4(2):101-103
抗战爆发后 ,国民政府在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建设 ,改善了大后方的交通条件。随着西部交通条件的改善 ,交通沿线的城市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从而推动了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无论从世界城市发展史看,还是从国内发达地区经济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发展的经验看,为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空间结构效应的认识与调控十分必要。目前,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也进入到新一轮的经济起飞阶段,做好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与调控已经成为十分紧迫和必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商务成本与城市空间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务成本是企业制定总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企业进入的门槛.一般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者对商务成本有着不同的要求.政府可以运用商务成本杠杆来调节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0.
物流对城市空间结构衍化的作用及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空间结构衍化的本质是经济社会要素在地域空间上聚集与扩散的运动过程,其主要动力在于分工、专业化与集聚效应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衍化过程和物流对分工与集聚影响的探讨,剖析了物流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并阐述了现代城市物流的布局规划.  相似文献   

11.
缺乏总体目标和"分散试点"的改革模式是事业单位改革长期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的两大制约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和事业单位前期改革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公共化作为总体目标,并以整体规划、统一行动为推进方式的事业单位改革战略正在形成当中.与之相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制度框架也将从整体上进行重新构建.与"分散试点"模式下的事业单位改革所表现出来的局部性、分散性、短期性特征相反,新的改革框架将力图把事业单位改革置入一个系统的、整体的、长期性的框架中进行.  相似文献   

12.
平交路口的交通问题与一个城市的道路网结构密切相关。由于我国城市道路设计功能概念不清 ,路网功能结构、建设标准不合理 ,路网系统性差 ,路段与交叉口通行能力不匹配致使路网节点不畅 ,从而对城市交通特别是平交路口交通的畅通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缓解平交路口的交通压力必须注重对路网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空间生产和资本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引发了一系列空间问题和空间现象高速城镇化正在不断侵害公众的空间权益;空间造型也在符号层面展示着意识形态;农地资源迅速消失,全球转移的制造业正在越来越大的空间内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紧密的"世界普遍交往"正在造就一个"地球村",全球的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呈现充满风险的空间结构,多元文明之间的对话和对抗正在全球空间展示着多样性格局,地球人甚至对于"外太空"的空间资源的分割和争夺也日益加剧,等等。当人们的生存方式越来越依赖于当代空间的生产方式的时候,人们也日益对自己空间的存在状况所隐藏的风险深表忧虑。来自空间经济学、空间政治学、空间社会学、空间城市学、空间哲学等多学科的关注凸现了当代研究的"空间视域",进而叩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门。本刊推出系列文章,以空间生产这一问题为中心,旨在推进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多学科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但增长动力结构失衡。在投资、消费、净出口三大需求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中,消费率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消费率,即消费需求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映的是从长期考察的一个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历史阶段,而不是短期内国家宏观和微观的经济运行情况。它的高低适中不能用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情况来判定,而是要看其是否与国家或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式和路径相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消费率由低转高的历史阶段,中国消费率的上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从宏观上实现一系列的国民收入分配机理运行工程,即劳动收入的国家干预工程、要素收入的二次分配工程、扩大公共消费工程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工程。  相似文献   

15.
交通条件引导下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格局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经验表明,交通条件是城市空间格局演变最主要的引导因素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格局的历史和现状特征均表现出明显的交通制约与引导性。明清时期,城市基本沿运河和长江两条水运主轴线展开;现代社会,城市基本沿铁路与高速公路集聚,形成了H型的城市空间格局。未来,交通条件引导下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格局将呈现出轴线 圈层的空间特征,并发生三大变化沿海城市发展轴逐渐形成,沿沪宁—沪杭—宁杭高速公路和轻轨形成城市空间“金三角”,与上海可达性的差异等因素导致四个新圈层出现。  相似文献   

16.
受经济发展模式和改革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呈现出加剧的趋势: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比重过高;国内外需求结构不合理;高增长与低就业的矛盾日趋严重等.这些结构性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形成严重制约.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的结构失衡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但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从短期来看,解决结构失衡和经济快速增长矛盾的重点是有效控制结构失衡可能诱发的高风险点;从长期来看,重点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解决造成经济结构性矛盾的体制机制问题: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产业政策的运行机制;打破地方和行业的行政垄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完善高耗能产业发展的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人的发展、空间生产、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全面,三者表现出历史的一致性.整个人类史也就是开辟和利用空间、创造和生产空间的历史.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或者说人的解放是空间生产历史发展的逻辑指向.城市的建构与发展是空间生产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基本形式.资本因其特定的历史本性一方面顺应并促进了空间生产的历史发展,另一方面又导致空间生产和生活的异化.审理当代城市问题,必然指向对资本关系的历史性批判.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理念转型与目标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运行10年来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城市贫困的新特点都表明这项制度需要调整和变革,该制度从设计理念到制度目标都面临转型的必要,也具有转型的可能.就理念转型的可能方向来说,应是从保障生存到促进发展、从"被动补救"到"主动回应"、从收入维持到生活援助.从制度的目标重构来说,应是从基本生存到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从维持基本生存到促进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9.
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大规模扩展,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分异已然成为不争的客观事实.通过对杭州市商品住宅面积、类型和价格分异的讨论,勾勒出目前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分异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透过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来探究居住空间结构分异的动力机制,以便提供一些居住融合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