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经济普查是按民政部门行政区划中划定的村(居)委会为普查区进行调查登记的。普查区域图会制是经济普查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清晰完整的经济普查区域图,对保证普查登记对象不重不漏至关重要,是包头市、各旗县区、各乡(镇、苏木、街道)经济普查办公室指导经济普查工作、核查普查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经济普查区域图将在提高包头市经济普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建立健全包头市经济普查数据库和基本单位数据库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查摸底作为大型普查的重要基础环节,其作用已成为普查组织者的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3.
推行普查制度必须建立普查保障体系孙浩一定期进行国情国力普查,是被现代国际社会普遍采用,作为国家管理和决策重要基础的科学方法。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幅员广、人口多、情况复杂、财力薄弱的情况下进行多次重大国情国力的统计普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相似文献   

4.
五年一次的经济普查,是国家为全面了解我国第二、三产业发展状况而统一组织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在以往普查内容的基础上,侧重于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生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全面更新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此项普查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一作难度大,因此准确把握普查的切入点显得尤为重要。总结前两次经济普查经验,要成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关键要把住“四关”。  相似文献   

5.
选聘好普查人员是搞好经济普查的重要基础,强化普查人员业务培训是提高普查人员素质的重要内容,管理好普查人员是发挥普查人员作用的关键,本文从抓好普查人员选聘、培训、管理三个关键环节入手,探讨如何提高经济普查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今年五月全国工业普查工作会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第一次企业普查试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这次试点的主要任务是:第一、检验普查方案是否切合实际,研究在普查方案中如何反映工业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对普查方案提出修改意见;第二、总结出一套如何加强基层企业核算管理基础工作的经验,这不仅是确保普查资料质量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加强企业管理,实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需要;第三、取得普查方案的实施经验,  相似文献   

7.
陈振裕 《统计研究》1985,2(3):29-34
国务院决定,在1986年第一季度进行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本文拟对这次工业普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作些初步探讨,并对这次工业普查的基本情况作些介绍。 一、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 工作 从实际出发,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只有情况明,方法对,才能决心大。要情况明,就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周密的、系统的调查研究,掌握准确的、可靠的社会和经济信息。这次全国工业普查的目的,就是要摸清我国工业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8.
《青海统计》2009,(7):47-48
电子地图绘图工作是经济普查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建立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和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四川统计》2014,(1):30-30
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以来,四川省按照国务院统一安排部署,将经济普查作为全省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0.
一、美国经济普查的运作方式 按照美国<普查法>的有关规定,美国每五年(逢尾数为"2"、"7"的年份)进行一次经济普查.其范围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信息量大,是国民统计体系的重要基础.美联储主席克林斯潘指出:美国的经济普查是当前美国经济所不可或缺的.经济普查提供最好的经济数据,无数个公共和私人决策者发现,经济普查比其他任何单一信息来源的数据更完整、更明确、更可信、更实用.因此,美国政府非常重视经济普查工作,商务部普查局更是把经济普查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来做.  相似文献   

11.
在《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下发后,自治区政府迅速启动了我区农牧业普查工作。我区各级第二次农牧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国务院第二次农牧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领导和指导下,开展了大量准备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现在进入农牧业普查的关键阶段。一、充分认识这次农牧业普查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是国务院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农牧业普查是国家和自治区获得宏观决策和管理基础信息的重大国情国力和区情区力调查,是解决好新时期“三农三牧”问题和推进新农村牧区…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情》2005,(8):12-12
国务院决定开展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决策水平,履行管理职能的综合性基础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省政府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切实履行组织领导职责,在经济普查各个关键阶段,统揽全局,研究制定落实经济普查任务的措施,为我省经济普查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组织领导保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2004年2月26日上午,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省政府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组长蒋巨峰主持省政府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副省长王怀臣、杨志文到会,省政府副秘书长崔广义及省政府经济普查领导小组28个成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普查应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经济普查,是建立健全二、三产业统计调查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应成为新旧调查体系的转折点和分水岭,如果不突破现有思维定式的束缚,其质量很可能难以达到均衡,其作用也将受到影响,笔者认为,必须突破以下四种思维定式的束缚,以全新的理念认识、对待首次经济普查。要突破有钱就有了一切的思维定式普查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各种普查的经费均实行分级负担,由于地方政府的认识和财政状况不一,普查经费的落实情况千差万别,争取经费自然成为统计部门开展普查工作首要的任务,普查能否搞好,关键看普查经费能否落实和落实多少。由于各级统计机构普遍…  相似文献   

14.
农业普查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服务单位、农村住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非农村住户、行政村和乡镇进行全面调查登记。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普查制度,我国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1996年我国曾成功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为国家全面了解农村、农业、农民的基本状况和基础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2006年将进行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圆满完成这次农业普查任务,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各环节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新一轮普查制度建立以后的第一次大型国情国力调查.这次普查的实施,为改革统计调查体系,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健全统计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奠定了基础.由于这次经济普查具有调查范围广、普查信息全、技术标准高、组织协调难等特点,它也成为统计部门实际面临的一次最为艰巨的挑战.普查考验和锻炼了统计队伍,进一步检验了现行的统计方法和制度,同时也暴露出现有统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社区统计的重要地位 1.社区统计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基础.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经济普查工作中,社区统计担负着区域划分、地图绘制、普查指导员选任、摸底调查、入户调查、查漏补缺等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完善企事业单位名录库是发展抽样调查的基础国家统计局企调队王文颖“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是我国新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基础内容。普查和抽样调查是相辅相成的,产生于周期性普查并在非普查年度中不断调整、更新的企事业单位名录...  相似文献   

18.
狠抓企业核算管理基础工作的整顿是高质量完成工业普查工作的重要保证,各部门、各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按专业分工,落实到人,纳入岗位经济责任制和专业经济责任制,实行奖优罚劣,保证高质量地完成今年全市工业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这是北京市副  相似文献   

19.
普查涵盖误差及其测量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周期性普查的统计数据质量,本文在界定普查涵盖误差的基础上,从分析普查涵盖误差与抽样框误差的异同入手,以此为基础讨论普查涵盖误差的构成及分类,将普查涵盖误差特点概括为全面性、过程性和偏差性;将普查涵盖误差测量思路与重复调查技术假定相结合,论述基于抽样设计和基于双系统模型的测量机制,用于分析事后抽查对不同普查涵盖误差的测量技术假定,为进行我国普查事后抽查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决定,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建立健全基本单位名录库及其数据库系统,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普查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指标为200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普查对象为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内容为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以及生产状况等。四川省的经济普查工作,严格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