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夫妻财产关系法是规范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研究夫妻财产关系法,必须研究夫妻财产关系法的基本原则问题。因为无论是在传统私法中还是现代私法中,基本原则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因此,深入探讨与研究夫妻财产关系法基本原则,尤其是夫妻财产法的基本原则,不仅有利于系统化认识婚姻家庭问题,而且还有助于认清现代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发展趋势。需要对什么是夫妻财产关系法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以期探索并建立中国本土化的夫妻财产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夫妻财产关系,对稳定我国婚姻家庭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婚姻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了我国法定夫妻财产制度,为夫妻共同财产制。所谓夫妻共同财产制,即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问所得财产(包括一方或双方所得),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这一财产制度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婚姻家庭状况的,是切实可行的夫妻财产制度。一、夫妻共同财产的性质婚姻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婚姻法第六条规定:男女双方履行了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即确立了夫妻关系。那么  相似文献   

3.
夫妻侵权之责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夫妻侵权,是指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实施了危害配偶另一方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过错行为,并使对方的人身、财产乃至精神方面遭受到直接损害的一种侵权行为。鉴于已具备构建夫妻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的基础,立法上应该通过完善现行的夫妻财产制度,明确配偶权,确立夫妻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构建夫妻侵权民事救济制度。这对完善婚姻立法,减少家庭暴力等婚姻关系内部的侵权行为,维护婚姻家庭的稳定和谐,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妇女权利是一种人权,妇女的财产权利是妇女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的夫妻财产制度历经70年的发展和完善,在立法上体现了男女平等的宪法原则,实现了男女两性形式上的身份平等和财产权利平等。但是从性别角度重新检视我国夫妻财产制度,发现其在制度设计和司法运行中由于忽视了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的伦理性以及婚姻家庭财产关系所固有的身份属性,忽视了夫妻之间基于性别的差异所产生的不平等状态,单纯的财产法规则越来越广泛地适用于婚姻家庭领域,从而造成间接歧视替代了直接歧视、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平等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制的规定有了很大的跨越。专门规定了属于夫妻一方财产的情况,这对调整夫妻财产关系,保障婚姻家庭中个人的经济独立和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究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推进过程,分析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存在的法理,界定我国夫妻个人特有财产范围,有助于区分夫妻个人财产特有和共有原则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婚姻法及其适用应当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既要保护公民个人的婚姻家庭权益,又要有利于发挥婚姻家庭的社会功能。我国的婚姻法是民法的组成部分,但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婚姻法与其他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应当适用婚姻法的规定。以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六条为例,探讨了物权法在夫妻财产关系中的适用问题,并对该条的修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夫妻财产制是规定夫妻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为世界各国婚姻家庭法所重视,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了法定制与约定制相结合的夫妻财产制度.本文认为我国法定财产制中婚后所得共同制使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过于宽泛,也与其它民事法律规定的内容相冲突;约定财产制的内容过于简单,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定.为此提出应建立以夫妻婚后劳动所得共同制为内容的法定财产制,约定财产制应作出明确、系统的规定,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对法定夫妻财产制的规定重实体轻程序,重物权轻债权,缺乏对夫妻财产权的保障制度.建立夫妻财产登记制度,完善夫妻财产管理、使用制度,建立夫妻财产保护制度,能够有效弥补法定夫妻财产制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夫妻财产是家庭的物质保障和基础,需要法律进行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婚姻观念的转变,夫妻财产的来源、类型不断变化,夫妻财产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发现单纯的法定财产制度难以满足需要,而此时夫妻约定财产制则起到重要作用,能满足婚姻当事人的不同需求。然而当前我国关于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立法仍存在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应当首先完善财产约定的内容,其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登记公示制度,最后在婚姻家庭法规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完善夫妻约定财产制度。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我国法律歧视同居当事人,在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上,给予同居当事人的待遇大大低于合法婚姻当事人,这是不符合世界各国对婚姻家庭的各种结合方式给予一体保护的发展趋势的。对不以夫妻名义相称的同居,应给予同居当事人间的财产关系和婚姻配偶间的财产关系相同待遇。对以夫妻名义相称的同居即事实婚,在财产关系上应享有正式婚姻配偶的待遇;在人身关系上有条件地承认其为婚姻关系,给予和正式婚姻相同的对待,双方互相享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夫妻家庭财产的快速增长和个人财产权利意识的日益加强,我国的夫妻财产关系已经进入新阶段,原来的夫妻财产制度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迫切需要修改和完善夫妻财产制度.为此,有必要结合学术界的争议与司法界的问题,分析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度和具体规定存在的缺陷,提出构建夫妻法定财产、约定财产等夫妻财产制度的基本体系,并分别就夫妻共有财产的表述和范围、婚后财产权的性质、知识产权的期待利益、婚前财产的增值、继承或受赠所得财产的性质、夫妻财产约定的形式和内容、个人债务的举证责任、夫妻财产的管理权、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如何科学设置我国的夫妻财产法律制度,是我国修订婚姻家庭法立法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夫妻财产制”的框架结构由普通财产制和非常财产制构成。普通财产制包括得选择的财产制和不得选择的财产制;得选择的财产制包括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约定财产制包括动产及所得共同制、所得共同制、管理共同制、统一管理制、分别财产制;不得选择的财产制包括特有财产制和强制共同制。采用普通财产制和非常财产制相协调的夫妻财产制,并以特有财产制弥补共同财产制的不足,以强制共同制补救分别财产制的缺陷,不仅可以涵盖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复杂情况,而且更有利于保障法律的公平,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我国法律歧视同居当事人,在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上,给予同居当事人的待遇大大低于合法婚姻当事人.这是不符合世界各国对婚姻家庭的各种结合方式给予一体保护的发展趋势的。对不以夫妻名义相称的同居,应给予同居当事人间的财产关系和婚姻配偶间的财产关系相同待遇。对以夫妻名义相称的同居即事实婚,在财产关系上应享有正式婚姻配偶的待遇;在人身关系上有条件地承认其为婚姻关系.给予和正式婚姻相同的对待,双方互相享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14.
夫妻财产制度是婚姻家庭立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我国 2 0 0 1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作了一些新的规定 ,但仍存在不足。因此 ,分析现行夫妻财产制度的缺陷 ,提出完善的对策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夫妻财产制度的类型之一——约定财产制为切入点,具体阐明了该制度的内涵、效力和发展历程,论述了该制度的作用和社会实用性。目的在于促使我国的夫妻财产制度得到更广泛并且规范的实施,使约定财产制更好地发挥调节作用,从而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财产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婚姻法名不符实,应改为婚姻家庭法;婚姻家庭法除坚持原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外,应增加保护残疾公民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的内容;在结婚制度方面应扩大禁止结婚的亲属范围,克服结婚登记公示性弱、过于简单化的缺陷;在离婚制度方面应进一步规定协议离婚的条件,应用“婚姻关系破裂”代替“夫妻感情破裂”在夫妻财产制问题上,应当采用普通财产制和非常财产制相协调的夫妻财产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立法完善之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婚姻法》(修正案)中对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完善,然而从法理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婚姻法》(修正案)中有关夫妻财产制度的具体规定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进一步完善,以适应调整新时期婚姻家庭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夫妻财产制是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现行的《婚姻法》中有关夫妻财产制的规定经过几次的修改与补充,已经较为完善,但是法定财产制中有关夫妻分居后及离婚时债务的承担、继承或赠与财产被抛弃、知识产权收益的分配及约定财产制的设立及效力等方面尚不尽完善。  相似文献   

19.
婚姻法第一条指出:“本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不论是结婚、离婚,还是夫妻、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都要由婚姻法来调整.婚姻家庭问题是关系到男女老少,家家户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重大问题.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从生到死都要受婚姻法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有关夫妻人身关系方面的规定,仍有许多不尽完善之处。特别是对夫妻之间应当具有的一些重要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作出全面的规定,内容上仍显粗糙,不能适应中国新时期婚姻家庭关系发展变化和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需要。建议在今后修改《婚姻法》或制定《民法典》时,对夫妻的忠实义务、同居义务、夫妻生育权和家事代理权等重要内容作出相应的规定,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婚姻家庭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