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一方面是真实发生的事件及其序列,另一方面也是他人的不断建构和改写。中国历史人物郑成功在日本历代文人的笔下便经历了一个其身份不断被建构和改写的过程:江户时代,日本文人将郑成功界定为"吾大东日本之人",体现了郑成功身份的日本文化属性;近代日本,郑成功的身份被认定为具有日本人特征的"日本种子发出的芽",体现了郑成功身份的中日文化交融属性;现代日本,日本文人从郑成功身份的中国文化属性出发,认定郑成功为"东亚大英雄"。与此相参照,中国对郑成功的身份认定也是随时代而变迁:南明时期,郑成功被封为"延平郡王";清朝时期则实现了从认定郑成功为"乱臣贼子"到"明季遗臣"再到承认其"延平郡王"身份的转变;抗战时期,郑成功被尊为"民族英雄";"二战"以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郑成功又被赋予"海洋英雄""东亚英雄"的称号。研究郑成功身份的书写史,不仅是深入认识郑成功本人的关键,也是揭示自江户时代至今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拒斥等复杂民族心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基于语境与教师身份相关理论,提出课程思政语境下高校外语专业教师身份建构框架,进而探讨外语专业教师如何在课程思政外语境、内语境和心智语境相互作用下建构其社会身份、心智身份和课堂身份。结果表明,社会身份建构是外语专业教师重新定位自身社会角色和重塑自身形象的过程;心智身份的建构是外语专业教师自我感知、理解和认同的身份建构过程;课堂身份建构是外语专业教师通过课堂输出其社会身份和心智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化身份作为动态的社会建构过程,拥有多种不同的建构资源。迅猛发展的大众传媒正逐步成为塑造现代人文化身份的重要途径,它在传播活动中附带地再现和建构文化身份。当前,文化身份危机是全球性问题,而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的文化身份危机尤甚,我国大众传媒应当积极参与中国文化身份的建构,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再现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一直处于一弱一强结构态势的中日两国,在21世纪开始出现"两强并立"局面。按照现实主义逻辑,"两强并立"的中日之间只能建构为对手(甚或是敌人)关系。但从建构主义视角来分析,中日两国在互动实践中形成的共有知识既可以是合作性质的,也可以是冲突性质的,因此中日之间可以建构"朋友"的角色身份,也可以建构"敌人"的角色身份。中日两国能否建构积极的角色身份认同,取决于中日之间在互动实践中能否加强相互之间的共识。中日关系的前景主要取决于双方积极性角色身份能否得以再造和加强。  相似文献   

5.
温特建构主义关于结构与施动者关系的论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政治互动的逻辑.无论在全球层次还是地区层次,结构与施动者的相互建构关系对于建立稳定的世界和地区秩序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东亚,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复兴进程就面临着这样一种国际政治逻辑的现实,即发展和壮大的中国已经可以左右东亚地区发展进程,同时中国也被变化着的东亚地区结构现实所深深影响.大国政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而作为大国的中国在东亚的国家身份和利益建构对于维护本地区和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自我与他者的认同或排斥都具有安全效应,认同将带来安全和团结,而排斥则带来威胁和不稳定。自我与他者的安全效应揭示了身份对于安全研究的重要意义。反映在国际社会中,从静态的观点来看,国家身份尤其是国家的文化身份很好地解释了国际安全结构的构成;从动态的观点来看,国家身份变动尤其是大国的身份变动将引起国际安全结构的变迁。就中国而言,新中国国家身份的三次选择对东亚地区和全球的安全形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在未来的国家身份选择上应尽量符合世界期待,选择'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的国家身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强调国家间关系的结构主要是由共有观念而非物质力量决定的。共有观念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角色和身份,而角色和身份又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国家利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世界形势和国际问题以及中国自身的深刻认知,是建构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重要基础。这种身份决定了中国必须要建设强大的海权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国乡村社会发生了激烈变迁,其中个体化是现代社会呈现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在个体化的影响下,农民从传统社会"先赋性"身份脱域以后,逐步经历了集体主义时期集体化身份建构及改革开放以后个体化身份建构的历史变迁。研究认为在个体化社会,农民现代公民身份的塑造是农民身份整合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与欧洲、北美及东南亚相比,有着深厚经济合作基础的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步伐却进展缓慢。从深层次文化根源来分析,该区域国家的地区认同意识淡漠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使得强调文化和认同的建构主义有了充分的解释空间。建构主义认为,国家之间只有建构集体身份才能保证持续的、真实的合作。集体身份建构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呈双向互动关系,集体身份的建构对东北亚区域合作进程有重要的影响,而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互动实践能够促进集体身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身份意识是自传写作的立足点和中心内容,自传者对身份的自我认定与自传文本中的身份表征可能并不一致,身份表征才是传主真实身份意识的体现。王蒙在自传中把身份认定为作家甚于官员,而自传中的身份表征则体现为官员重于作家,这种身份意识影响传主对自身经历以及历史与现实问题作出的评判。歌德自传中的身份建构表明,西方作家学者刻意保持与权力的距离,而中国文人的"官本位"意识具有久远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1.
个体身份认定制度是一个族群关于客体自我和客观世界认知结果的表述,同时也是构成族群认同的基础."父亲的骨头"这一文化血缘赋予的文化身份、姓氏构建的社会血亲赋予的社会身份、历史传说赋予的族群身份,是建构裕固族个体身份的三条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2.
试析苔丝悲剧的心理根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心理"超我"建构角度分析了哈代笔下女主人公苔丝悲剧的心理根源.由于人的身份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存在的称谓,而是一种社会身份的指向,所以在父权秩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社会性别身份的确立必然要通过不断"内化"父权秩序的各种"规训"来完成.苔丝为了获得"作为女人"的社会身份经历了对父权统治秩序的身份认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她最初失贞的生活经历和最终遵循父权统治秩序建构起来的心理"超我"使得她的悲剧命运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开展,高中历史教师主体身份建构问题凸显重要。但是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落后于课程改革、积重难返的学科等级惯习和教师自身提高意识的不足等因素影响,现实中高中历史教师主体身份建构在"我的价值是什么"、"我该怎么做"等方面却出现危机。现阶段,应加快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广,加速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建立健全奖励和惩罚措施,激励高中历史教师成长进步等,以建构清晰、明确、稳定的身份感。  相似文献   

14.
在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中,需要各民族成员把文化上的相互尊重、个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宽容和信任、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等观念不断演进并内化为个体成员自己的日常认知、情感和价值。从多重身份视角来研究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的建构,就是要避免某一群体对个体成员身份的垄断,摆脱单一群体对个体的控制。文章梳理了身份认同、多重身份、嵌入式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多重身份建构和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建设内涵;解析了身份与认同的逻辑关系;在分析研究当前相互嵌入式社会建设中的多重身份困境基础上,提出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中必须考虑各民族的多重身份。  相似文献   

15.
文化身份的建构是困扰着逐渐步入现代化的中国的一个现实问题。运用后殖民批评理论分析了西方汉学对于中国文化的再现过程中所隐含的权力话语的同时,也指出了后殖民批评家专于解构,无视权力背后的商品化,以及热衷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对中国文化身份建构在理论话语资源的利用方面的可能影响。最后就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传统文化身份被西方书写、撕裂、扭曲。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身份的重构,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文章从这些误区谈开去,运用后殖民理论分析了西方汉学再现中国文化身份背后的权力运作。同时,笔者对后殖民批评的批评,剖析了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困境,并就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文学中出现了许多书写母亲形象的文本,从其对母亲身份的建构的方式看,表现为赋值和祛魅两种途径:一方面,母亲身份依然是承载传统意义的文化符码,是牺牲、奉献、爱等意义的承载物,这是对母亲身份的持续赋值的过程;另一方面,一批女性作家对母亲身份中的神圣光环进行祛魅,母亲形象回归世俗和日常,母亲身份的建构显示了更加多元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解释优秀村干部的角色身份与绰号的关系,采用以案例分析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对2013-2014年两届CCTV"最美村官"公开媒体资料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发现:(1)村干部因其个人禀赋、工作能力、组织身份、业绩表现等获得来自村民或社会其他群体的绰号,而且,每个村干部可能同时获得两个及以上种类的绰号;(2)这些绰号大体可以归为五类:脾气、个性类,品行、德性类,行为、特殊事件类,财产、职业类,学识、技能类;(3)村干部绰号与身份建构间存在良性互动关系,绰号是村干部村内身份建构的结果与形象化标识,而且,绰号可以通过对身份的反馈机制而强化身份认同所具有的内在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语言、文化具有身份建构的功能。文章对近二十年来西方语言、文化、身份三者关系的研究阶段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从语言、文化的视角介绍了身份概念、身份建构理论,并探讨了西方身份问题研究对国内身份研究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数字身份建构依赖数字关系中的身份划分与建构,关系的形而上地位决定了数字身份的建构形式及展现内容。通过梳理数字身份和自然身份的概念和发展,指出两者都是对于个人信息的集置,但是关系的呈现方式不同。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身份建构的两种关系形态,指出情与理是中西方数字身份的关系形态基础,但并非指示关系在身份建构中的地位,中西方身份建构都注重关系形态的基础性,只是侧重的身份维度不同。数字身份关系形态生成有三重维度:融合关系、互惠关系和多元关系,数字身份关系呈现出内在性、外在性、泛在性和动态性,解释了数字身份所面临的接受性问题以及数字身份对社会关系形成挑战的原因。提出数字身份发展的利弊和以是否维护自然身份作为数字身份发展的限度,并指出数字身份安全的关键在于技术和法律的保障以及使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