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广雅疏证》训诂术语“一声之转”“之言”“声近义同”“犹”表现的声转情况进行梳理,探讨王念孙古声类思想在具体训诂实践中的分合情况,进而深化对王念孙古音学思想和“就古音以求古义”这一因声求义理论的认识。研究表明,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基本遵循了他的古声类二十三纽的划分格局。  相似文献   

2.
郑玄《毛诗笺》是汉代以来随文释义的典范之作,训诂内容丰富,训诂方法也较完备。本文在较全面整理其训诂材料的基础上,欲图通过对其所有因声求义例的归类分析,揭明其著的训诂条例和训释特色。  相似文献   

3.
《毛诗故训传》(简称《毛传》,作者毛亨)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传注体训诂专著、毛亨在注解词语的同时,也涉及到许多语法现象,反映出西汉初年人们的语法观念。历代研究《毛传》,多从词汇方面揭示其价值,而对于蕴含其中的语法观念、语法思想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拟从句法方面研究《毛传》,试图揭示其在语法学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锴在传释<说文>时,对词语的同源现象多有发明,留下了比较丰富的同源词语料.<说文解字系传>中用于系联同源词的术语既有继承传统的“之言/之为言“、“犹“等,又有颇具开创性的“义同“、“义近“、“义出于此“等,体现了研究方法上的创新,而对同声符同源词的系连,则表现出徐锴对“声义同源“规律的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5.
明末清初的方以智,在其《通雅》中大量使用音训,并力求使音义关系的研究科学化。他明确提出"欲通古义,先通古音"的主张,对清代训诂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手批尔雅义疏》是近代著名语源学家黄侃从事语源研究实践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批语中系联了大量的同族词。经过系统梳理,并运用同类互证方法等加以验证,可以发现,“荎:挃”、“殻:螯”、“睔:棆”、“憋:鷩”、“跳:狣”、“串:贯:毋”、“讹:化”等还没有被现当代学者证实的同族词确实存在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8.
唐传奇《霍小玉传》所引诗句“开簾风动竹,疑是故人来”与原诗文字有出入,是作者蒋防有意为之。引诗改字为与小说实景及情节相照应,造成诗谶线索,暗示主人公命运,由此可深入认识《霍小玉传》命运悲剧思想。由引诗可进而思考《霍小玉传》所受《莺莺传》之影响,《霍小玉传》反思当时中唐士人婚宦问题,对人性与社会之矛盾有更深刻表现,小说将主人公遭遇归委宿命,悲剧精神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是重要的《毛诗》名物训诂之作,但至今尚有许多疑难问题无法解决。本文以《齐民要术》、《经典释文》、《毛诗正义》、《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所引此书,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文献为基础,探索这些引文之间的文本关系,以及文本编纂形态问题。诸文献所引《诗义疏》(《毛诗义疏》)与《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并非一书。《齐民要术》、《艺文类聚》等书所引《诗义疏》(《毛诗义疏》)是经传笺疏合钞本,而“陆机《毛诗疏义》”和《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均为单疏本。“陆《疏》”辗转钞存于各种《毛诗》义疏、类书、农书等著作中,各种抄写系统相互影响,已经很难以“原始文本”的“考证期待”去辨析其文字了。  相似文献   

10.
今古文两学派的较量是《诗经》问题争论史中的一大焦点,但因三家《诗》的陆续亡佚,使得后人要支持今文《诗》,得同时致力于辑佚与诠释两个工作才行,清末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就是这方面的名著。此书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继续前进,尽量铺陈三家原貌,以《毛诗》作为理解今文的参照系,条理清晰,而其分别家数时,主要是依照陈寿祺父子《三家诗遗说考》的成果,甚至陈氏取材不够精审的缺陷也被王氏所承续,所幸,其在面对旧有材料时仍能注意到筛选与考辨的工夫,所以呈现出来的材料仍较陈书稍显精审。  相似文献   

11.
《手批尔雅义疏》是黄侃先生从事语源研究实践的重要成果之一,其批语中系联了大量的同族词。本文选取其中六组未被现当代学者证实的同族词进行了疏理与考证,证明它们确实存在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诗经》诗并非指《诗经》一书中的三百篇作品,而是指后世在诗歌创作领域形成的以《诗经》为核心题材的诗作。依据创作宗旨与表现形态的差异,可分为集《诗》诗、《诗》事诗与论《诗》诗三类。集《诗》诗的出现是引经之习、用典之风、拟古之作三种因素的合力作用造成的。《诗》事诗的内容或是吟咏《诗经》一书,敷衍其篇章意旨,或是铺叙读《诗》所感,颂扬圣人之心,还有续补六笙诗之作。论《诗》诗的内容则或是专论《诗经》之技法特色,或是偏重以《诗》为法,阐述诗学原理。三者共同构成了《诗经》文学影响的一个具体层面。  相似文献   

13.
汉代是中国训诂学史上的兴盛时期。东汉郑玄是其奠基者之一。从《毛诗笺》我们可以看到郑玄对中国训诂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创一种训诂体式,创立一个训诂流派;实践随文而释、因文为训的训诂原则,保存字词的古义;以声音贯穿义诂,实践了形、音、义的统一;说明修辞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目的在于将《战国策》中的所有动词排列出来以后,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其中有通假用法的动词,并将它们的上古音鼐列出来,再根据其音同、音近的不同,分别归类,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年《战略策》的动词及其意义,为《战略策。的使用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便利。  相似文献   

15.
2007年8月30日,余与同事建海先生赴京,在海淀区知春里某栋,拜访了曾国藩直系玄孙女宪源先生。告别之时,宪源先生出示《毛诗》一册,称此书上之眉批,即其父昭权先生手录文正公之眉批。可供研究之用。余得之,惊喜不已。惊者,曾集《读书录》上,并未见曾文正公读《毛诗传疏》之眉批,不意在此发现;喜者,感谢宪源先生之信任,文正之《读书录》又将增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 ,明末清初黄生的因声求义的训诂实践和声义同源论 ,在当时来说 ,是最可贵的特见和创获。在我国古代汉语语源研究史上 ,黄生是承上启下的人物。本文着重对《义府》中二则训例作了肤浅的考证和说明 ,希望以此窥豹 ,介绍黄生及其训诂思想。  相似文献   

17.
陈寿所撰《三国志》为世上研究三国历史最可信史书,历朝历代多有翻刻。但因其年代久远,初刻本早已杳不可寻,以至世上的明代刻本,也变得极为珍贵。今春获悉上海将有明毛氏汲古阁原刊本《三国志》拍卖,馆领导毅然派出专人参与,最终为我所得。该刻本,为明代原刻,品相完好且流传有序,多前贤眉批和夹注浮贴。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广雅疏证》所指出的《广雅》的错误,主要表现在训释、文字和条目三个方面。训释之误分为《广雅》本身误训和沿用前人误说两种情况。文字之误表现为被释字之误、解释字之误和两者均误,其致错原因主要是形似和音近。条目之误主要是窜字、脱字、衍字和倒字。  相似文献   

19.
因声求义是不为文字形体所拘牵,以声音为线索,用音同音近的词来训释词义。郑玄在他的笺注中已自觉、广泛地运用了因声求义的方法。其表现有三:1.提出从声音求训诂的原则;2.通过因声求义来说明假借,推求语源;3.使用多种术语解决声训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质是宋代《诗经》研究史上的重要人物,其《诗总闻》是他历时三十年而编撰的学术专著。该书废序言诗,独创"十闻",他的论说"因情求意",以示今古虽异、人情不远,以比较批评的方法扬弃前人之说、树立作者之意,并且征引屈原《离骚》、焦氏《易林》进行《诗经》解读,尝试比较品评,多发个人新见,具有独特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