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岭 《南都学坛》2009,29(3):130-131
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区域内具有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通过区域旅游联动开发,进一步发挥川滇黔三省结合部的旅游优势资源,创建和发展特色旅游经济区,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该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区位优势互补、旅游资源富集、发展前景广阔,应该打破区划界限、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扬长避短、营造鲜明的旅游形象,联动开发才能实现区域内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鸡鸣三省"与威信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鸣三省"作为旅游品牌形象,有效整合原有的红色旅游和各色旅游资源优势,是云南省威信县旅游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选择。"鸡鸣三省"旅游品牌形象不仅可以促进本土区域旅游的发展,还会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川甘青三省交界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主体功能区,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推进该区域文化、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川甘青交界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应坚持全域旅游、统筹发展、综合发展、融合发展、生态发展的理念,走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区域统筹旅游带动、延伸产业增加效益、丰富内涵创新产品的发展道路,通过科学规划推进一体发展、实施重点工程构筑项目支撑、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建共享,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合作中区域利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我国旅游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现象,也是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区域旅游合作中,区域利益机制是合作成败的核心和关键。但受现实的局限和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区域旅游合作仍囿于“行政区旅游经济”,这不利于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直接导致旅游经济的区域分割和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同化。因此,在市场机制、法律手段、财政手段等原则基础上,区域旅游合作应建立区域旅游利益补偿、分享和约束机制,以促使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
武陵民族地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当今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武陵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从总体上看,整个武陵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整体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通过制订武陵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动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区域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资源配置、区域旅游服务设施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旅游环境影响指标的权重,然后应用加权综合指数评分法,对云贵川三省旅游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贵州的旅游环境影响最小,而四川的旅游环境影响最大;并根据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提出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旅游环境影响的分析研究,并采取旅游规划、高端旅游和生态旅游等发展策略,促进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宁波发展文化旅游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区域发展资源,将区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是发展区域旅游、提升区域形象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宁波发展文化旅游的条件和优势,评价了其文化旅游开发潜力,提出了宁波文化旅游发展的目标、思路、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旅游深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浙东四市(宁波、绍兴、舟山、台州)在旅游发展上既有实现区域一体化的良好基础,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对浙东区域旅游一体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表明:浙东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应当采取建立协调机制,利用资本手段实现利益共享,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完善信息化平台等项措施,全力推进浙东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从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基本框架等方面进行分析,就泛湘西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本文认为: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实现,是旅游经济活动真正向区域旅游功能的转变;是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打破地区垄断、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区域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模式。武汉城市圈有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良好条件,可通过依托旅游资源的特色、整合旅游产业要素、加强区域旅游协作等途径构建和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推动武汉城市圈旅游产业的区域整合与协作发展,提升其旅游产业竞争力并以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借助区位熵、市场占有率两个指标构建研究模型,对安徽省旅游产业空间分布差异进行定量分析.根据研究模型可以将安徽省旅游划分为四类区域,区域一和区域二是旅游发展的强势区域,旅游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应发挥增长极作用;区域三是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增长区,区域四是旅游产业培育区,应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政策引导,缩小南北两极分化差距.  相似文献   

12.
大长株潭(3+5)区域是湖南旅游业的中心和核心增长极,是湖南实现旅游强省战略的重点.实施大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是湖南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大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的合力已经形成.大长株潭区域旅游合作必须科学谋划区域旅游合作战略框架、建立健全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夯实长株潭旅游基地、突出旅游品牌建设、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并完善区域内外交通体系,以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滨海区域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辽宁省内开发较早、发展程度较高的旅游区域。本区域所属的六座城市,目前在旅游方面发展情况较好,但是,由于各城市的旅游资源存在共性,必然在面临区域外竞争的同时还面临内部的竞争,文章力图通过对这一区域合理定位、分析区域内各城市间的合作条件,指出各城市合作发展的方向,并给出本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区域旅游合作是近年来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发展区域旅游是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旅游业政策之一,发展区域旅游合作也是现时期我国各地方积极探索的旅游热点事宜.通过区域旅游合作推进汉文化旅游的发展,是徐州发展汉文化旅游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徐州的汉文化旅游区域合作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旅游竞争力是一个旅游接待地相对于另外一个旅游接待地,在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回报并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能力。文章对甘肃旅游竞争力起着关键影响的区域发展水平、对外经济联系、区域文化氛围、旅游景点丰度、区域环境质量、区域服务水平、区域交通状况和旅游基础设施等八大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区域旅游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众多的因素及其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集合构成区域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红三角旅游区建设问题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旅游合作,已被实践证明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理想模式、空间结构形态以及产业链与产业体系的构建等几方面,是发展区域旅游的重要理论基础。韶山、花明楼、乌石三地旅游资源既有相似之处,又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具备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条件。三地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和服务网络,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并开展联合促销,构建领袖故里红三角旅游区,共同打造湖南省红色旅游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17.
区域旅游竞争力是衡量区域旅游发展水平的综合方法,能反映出不同地区之间旅游发展的差异。本文采用熵值法,构建了中部六省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六省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定量分析。测评研究表明:该评价方法比较科学、合理地反映了中部六省旅游竞争力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大湘西区域各市县的旅游资源、山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产业能够带动旅游资源、山地资源,乃至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打造旅游品牌、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是发展大湘西区域县域经济的龙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引,将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体系置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系统中进行考察,在对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的时空跨度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明确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此为依据阐明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的结构体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维目标内容的联动“和谐”发展,并提出了对区域旅游产业目标进行测评的尺度———可能性、模糊度和置信度。  相似文献   

20.
旅游意象是区域旅游发展为旅游者形成的综合心理感知,旅游意象的完善和突出对区域旅游发展有重要影响。宝鸡旅游意象主要包括悠久历史、名人文化、炎帝与周秦文化、青铜器之乡、青山绿水等内容,宝鸡旅游深度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对以上旅游意象的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