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识形态具有文化的属性,文化是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源泉,文化产业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平台。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效性和影响力更强。然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形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权威性和安全性的挑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必须树立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必须强化文化自觉,坚守文化良知,创造文化精品;就必须立足文化自强,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制度。  相似文献   

2.
辽宁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的经济价值在全球愈来愈凸显的今天 ,重视文化产业已成为普遍现象。许多国家发展经验证明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文化产业有可能超过制造业而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文化跨国集团正借中国加入 WTO之机 ,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国内广东、上海、江苏、北京等省市已先后颁布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决议和纲要。辽宁文化资源丰富 ,人才众多 ,对外交往频繁 ,发展势头良好 ,应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建设 ,使辽宁文化产业获得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和充足的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时代文化产业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全球化时代文化产业的特点是 :文化消费的全球性给文化生产以有力的推动 ,促使各国文化产业朝集团性和全球性方向发展 ,文化产品在日益丰富的同时也使它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具有竞争性 ;但全球文化市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文化产业目前尚处于弱势 ,但是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可能空间。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繁荣文化艺术事业,构建高科技现代化城市文化发展新格局的需要;文化发展方向的正确定位,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文化阵地、设施的多样运作,能使文化产业借助于自身优势和潜在功能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难题是艺术与市场的有效兼容问题。基于这样三点认识,对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作如下思考。 一、文化产业的“朝阳”地位必须高度重视 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顺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五”大报告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纳…  相似文献   

5.
董雪梅 《东岳论丛》2006,27(3):84-86
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社会历史现象,文化也是生产力,并且与政治、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本源和基石,也是文化产业的核心,民众文化是实现“文化产业”的主要基础和来源。文化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历史积淀的时代硕果。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战略日益彰显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基于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而发展迅速,但我国城市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平衡。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受农村公共事业滞后、农村文化生态濒临消亡危机、产业化基础脆弱等因素制约而发展缓慢。针对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应统筹城乡公共事业供给,以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化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与方式 ,是人类的自我实现。在中国 ,文化产业化就是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 ,使文化事业和特定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 ,形成在文化市场中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系统。文化企业必须通过评估、整理、合理理解和升华转化 ,实现对特定文化资源的再赋形与商品化 ,并使之占取应有的市场。在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 ,开发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文化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从2004年启动我市文化大市建设以来。不断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扎实推进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积极开展文化产业创新活动,建设文化大市的观念及举措深入人心,文化大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2005年黄山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1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2.07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3%。比200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了0.57个百分点。比全省200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出4.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人们的现实生活由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两个基本领域构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出来。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提高,有赖于物质生产和文化生产的提高。物质生产为文化生活提供物质基础,文化生产为文化生活提供丰富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不能离开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文化生产的主要形式或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必须体现文化生产的使命,以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为根本目的。因此,构建文化生活与文化产业的命运共同体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生活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和动力,文化产业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为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比较优势与济南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地区文化产业实践,就是要确立区域内资源的比较优势,并遵循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来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丰富的文化资源、人才储备以及文化产业基础构成了济南市文化产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因此,济南市文化产业发展应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通过创立知名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等一系列战略,实现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开发,将济南市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文化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化背景下 ,文化产业所具有的丰富底蕴和巨大动力正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文化产业目前尚属弱质产业。文化产业的总体规模小 ;集约化程度低 ;资源配置机制混乱 ,原创力弱 ,缺乏健全的投融资体系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政策滞后 ,管理失控。面对现实的困境 ,我们应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文化导向 ,确立文化资本化、工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理念 ,规划文化发展战略 ,建立多元化文化经营体制 ,重组文化产业结构 ,开发文化国际市场 ,增强文化原创力 ,制定合理的文化产业政策和法规 ,培育文化产业职业人才队伍 ,以求中国文化产业真正获得活力和扩张力。  相似文献   

12.
甘肃文化资源丰富 ,发展文化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其重点发展领域是城市文化、企业文化、农村观光文化、经济开发带的新文化、著名文化遗产区延伸的文化、重点科研教育基地的高级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3.
文化距离是各国不同文化特征的差异程度,它对跨境文化产业或公司人员的适应、跨境文化产业或贸易交易、跨境文化企业或公司进入模式的选择以及深层文化理论、价值观产生影响。地理空间的比邻、共同文化认同理念、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中国与东盟跨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和合作的基础。我国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与东盟跨境民族文化产业合作。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有利于优化边疆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快边疆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增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竞争力、丰富边疆文化产业的种类、推动边疆新兴文化产业的崛起,但同时也会割裂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加剧边疆文化产业的恶意竞争,拉大各少数民族在文化开发与保护方面的差距,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力度薄弱。可通过构建基于边际效用不断递增的“双核模式”、基于区域文化产业一体化的“三元模式”、基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抓低放高模式”等互动模式,促进边疆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潜在开发价值大,但社会资源相对较弱,使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文化产业战略选择上应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生态文化产业、海洋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产业等,着重抓好"三个结合",即把区域文化特色与引领时尚潮流相结合、区域文化资源开发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区域文化资源整合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它经过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而进入现代文化。由于科学技术 的发展使文化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在当今,文化产业的充分发展,显示了它在国民 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国的文化产业在改革中产生和发展,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积极的 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党的十六大从总体上明确了文化的产业化定位.改革开放以来,茂名市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门类齐全、文化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基础设施好、精品较多等特点;但也存在意识滞后、集约化程度不高、投入总量不够、管理体制不活、人才缺乏等问题.要进一步推进茂名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开发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优势,培养引进文化产业管理专才.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时期加快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业,也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已经具备了发展的条件和可能。对福建来说,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经济也较为发达,闽台文化源远流长,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孕育期。“十一五”期间,应抓住机遇,推陈出新,认清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加快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为建设“文化强省”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6,(6):47-51
文化大众作为庞大的文化消费群体,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供应,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供应则培养了文化大众的消费旨趣和消费能力。现代文化大众的崛起是文化产业兴盛的重要土壤,而现代产业化模式也大大地拓展了文化发展的空间,使文化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审美能量。现代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的产物,它囊括了大众栩栩如生的审美经验。现代性视域下的文化产业只有形成新的美学批判范式,才能保证文化大众的多种需求,从而保障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提出,确立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研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现存问题、探索解决对策及发展路径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落实便民优惠政策,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弘扬传统文化,适应现代文明建设;加强道德建设,提高民众文化素养,实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健全文化市场,扩大文化消费能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文化产业动力;鼓励企业创新,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能够有机结合、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