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周期理论领域最新发展的前沿热点。本文将银行部门嵌入DSGE框架中建立金融经济周期模型,依据1992Q1~2011Q1的实际中国经济季度数据校正模型,研究模型拟合实际中国经济的效果。研究发现:(1)基本模型在较大参数范围内能够较好地模拟实际经济中主要变量的数据特征;(2)规则性政策模型和无规则政策模型都不是最接近实际经济的情形,半规则性模型预测的波动特征最接近实际经济的波动特征。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产业周期,房地产周期波动必定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为了考察房地产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的关系,本文对房地产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结论对于政府制定房地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财务学研究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统计量R2作为股价同步性的度量指标,而对R2代表的经济含义学者们持有信息论和噪声论两种对立观点。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中国股价同步性所代表的经济含义以及知情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并以深市2003年至2004年在主板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EKOP模型估计股票的信息性交易概率,将其作为知情交易的直接度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对中国信息性交易概率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性交易概率与股价同步性之间呈高度负向相关,即知情交易通过增加股价中的信息含量降低股价同步性。由于市场层面的信息与公司特质信息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不同,进一步将信息性交易概率分解为市场信息性交易概率和个股信息性交易概率,分别纳入回归模型中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个股信息性交易概率对股价同步性有负向影响,市场信息性交易概率与股价同步性有正相关关系。上述研究发现为R2股价信息含量的解释提供了有利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四轮经济周期,每轮周期变化影响多有投资,政策与全球经济影响,本文旨在研究其中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8.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已经成为当代宏观经济分析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最具前沿的一种理论。本文在简单介绍该理论,回顾我国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研究和政府调控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我国经济周期阶段与持续繁荣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总需求、价格指数的分析,得出"当前我国经济正位于周期的繁荣阶段"的结论。继续保持经济繁荣的大好形势,努力延长扩张阶段,应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和努力扩大就业,同时实现开放经济下的内外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省份经济周期的动态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利用吉布斯抽样估算出我国省份经济周期多动态因素模型,考察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省份宏观经济波动的动态特征及全国、地区和省份动态因素对我国省份经济动态的影响。分析表明,我国省份经济波动很大程度取决于全国动态因素;与产出和消费动态不同,我国省份经济的投资动态更具特异性和独立性:发达省份更多地体现出省份特性,而欠发达省份则更具特异性和地区性。同时,我国省份经济的这些动态特性与其经济特征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关于内幕交易的好处和坏处以及监管的必要性是金融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内幕交易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然而,有一种观点却认为内幕交易对于将公司层面的特质信息更及时、更精确地融入股价有重要贡献,因而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基于该逻辑,内幕交易“似乎”客观上能带来公司特质信息,并呈现出较低的股价同步性。
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利用2007年至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Stata软件以及控制行业和年度固定效应的OLS回归分析方法对内幕交易与股价同步性的真实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将知情交易概率作为测量内幕交易的指标,重新考察内幕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信息环境等因素对上述关系的影响。为了使研究结论更有说服力,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考察信息环境的调节作用,尝试将内幕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区分为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以更全面、更客观地认清内幕交易的真实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内幕交易的确能降低当期股价同步性。但是,内幕交易的信息传递属于一种非正式渠道,其作用会受到信息环境的影响。当信息环境较好时,内幕交易对当期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影响会削弱;当信息环境较差时,内幕交易对当期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影响会加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内幕交易会导致其他投资者的逆向选择并提升未来股价同步性,最终降低资本市场的效率。
进一步探索内幕交易的真实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内幕交易可以提升资本市场效率的说法,有利于提升广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认知。 相似文献
13.
《管理世界》2018,(3)
本文旨在从劳动力市场视角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机理。首先,通过动态因子模型从各省份城镇单位人均工资变动和就业人数变动中提取全国经济周期波动,同时捕捉省份城镇单位人均工资变动、就业人数变动与全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动程度,揭示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两条路径。然后,运用贝叶斯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三次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分行业通过上述两条影响路径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产业对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为模糊,第二、第三产业在两条影响路径上对经济周期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加剧作用,而制造业是第二产业经济周期波动效应的主要来源。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当前如何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缓解经济周期波动下行压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现象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企业金融化是否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有待检验.本文以2005年—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经济周期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情境因素差异.实证分析发现,在经济上行期,企业金融化程度提高,表明当前中国上市公司配置金融资产的“投资替代”动机较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管理者面临业绩压力越大的公司,经济周期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越强,而在低高管持股比例、高融资约束和低行业竞争的公司,经济周期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效应被削弱.本文从宏观经济层面验证了企业金融化的“投资替代”动机,不仅丰富了经济周期和企业金融化相关领域的研究,而且对政府和监管部门引导企业适度配置金融资产、防范金融风险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试图基于宏观经济背景下的微观企业行为视角,分析我国经济周期对我国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政府部门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和决策指导能力,更有利于企业把握宏观经济发展规律,科学制订并合理实行现金持有政策。 相似文献
17.
行为金融学诞生以来,作为金融异象之一,证券市场的股价同步性行为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现象.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资产定价模型,并在MATLAB平台下数值模拟了投资者信息处理能力与股价同步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中国转型经济制度背景,以2005年-2007年间中国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对企业投资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较高的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能够激励和监督管理者做出基于公司专有信息的投资决策,而不是盲目地模仿行业内其他公司的投资行为,降低行业和公司层面的投资同步性。如果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较高,公司利益被政府或其他官僚机构侵占概率会降低,这会提高公司从信息采集中获取的期望收益,降低公司投资同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对公司投资同步性的影响在终极产权不同性质的公司中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相对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对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政府治理对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随着实际控制人的行政级别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R2是最近十几年迅速发展的一个研究课题,其研究取向从纯粹的计量经济学符号演变为股价同步性特征变量,并与公司特质信息含量联系起来,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学者们通过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从法与金融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视角对R2背后的生成机制、作用渠道和影响后果展开富有成效的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从资产定价模型到R2,再从R2到股价同步性中间的学理关系和因果顺承,接着回顾了关于R2形成机理与经济后果的相关讨论,然后对R2的学术争论进行总结和评述,最后就R2的溯源问题、以及文化与政治潜在影响对未来R2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之后,当中国航运企业从计划经济逐渐走向市场经济的初期。部分央企一方面因受到国家的政策扶植而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由于国企体制冗杂,对市场经济形势变化不够敏锐,故其发展亦受到了限制。纵观全球航运产业发展,其兴盛与衰退与国际经济周期性波动是密切相关的。故为促进国内航运企业摆脱桎梏、走向兴旺,需首先加强对航运兴衰与经济周期之间相互联系的研究,本文即针对二者间关系作出了简要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