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年一遇”的九级强震突袭日本,熟悉的惨烈之外,日本普通民众面对大灾时的冷静从容对我们而言略显陌生。处“震”不惊,秩序井然甚至比地震本身更令人震撼。其实,日本人表现出来的“国民秩序”,都可以从日本民族的性格、从公共教育、从内心深处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2.
“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正是对一位受人尊敬的军需处长的真实写照。甚至连自称是“不流一点泪,不动一点情”的我都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所震撼了。  相似文献   

3.
《现代妇女》2010,(9):2-3
人口约20万的日本伊势崎市近日提倡节约能源,发起了“清凉公务”运动,要求公务员不要穿西装,甚至连会让人流汗的胡子都不可以蓄。当地人权组织说,公务员因为偷懒而不刮胡子不可以原谅。  相似文献   

4.
13与社交     
说来有趣, 13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数字,在西方却是个大忌。人们不愿意说“ 13”,连住址的门牌号、楼层,甚至运动员的号码都回避这个数字。   一般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这种特殊的禁忌心理的形成,都是和它在历史上或现实中的一定的实际内容或传说联系着的。就像中国人对“ 73”和“ 84”忌讳的原因一样,西方人忌说“ 13”也是基于一些神话和传说。据北欧神话,在天国款待阵亡将士英灵的一次宴会上本来有 12个人在座,席间突然闯入了凶神罗基,凑成了 13人。结果最高之神奥丁之子和光神鲍尔德不幸罹难。从此,众天…  相似文献   

5.
工作多年,笔者看过各式各样的跳槽心态。有些人在跳槽前心想:反正不干了,管他是死是活,一切随便!非但对同事讲话不客气,连对上司也粗声粗气。如此恶劣的态度,当然会给人留下“恶劣的印象”。日后需要旧同事帮忙,绝不会有人愿意拔刀相助,大家还会在心里暗骂:“谁帮你这个势利鬼!” 还有些人“跳槽”像是“离家出走”,不吭一声就跑掉了。或许他们认为,该领的钱都领到了,还留下来干吗?但别人却会觉得他们没有“交接观念”,一点都不负责任。 虽然跳槽到其他公司很难做到好聚好散,不过,只要手法细致,依然可以处理得漂亮。 1…  相似文献   

6.
2010年1月31日的NHK纪录片《无缘社会——“无缘死”3.2万人的冲击》播出后,一时间在日本引起广泛讨论,无缘社会中的“孤独死”更是给人们心灵带来巨大冲击。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只有了解日本社会孤独死的现状、产生原因、日本社会对此采取的应对措施等,才能为我国老龄社会建设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7.
日本少女新时髦文/岳健国成群结队小黄毛──根深蒂固地崇拜西方人如果一些外国人现在到了日本,并留心观察一下街头匆忙来往的日本人,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的老人是银发,中年人是黑发,年轻人则是棕色头发。今天,日本年轻少女都喜欢把自己的头发染成棕色或茶色,...  相似文献   

8.
火箭·电扇·袖子突破思维定势何名申如果问:由两个阿拉伯数字“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大家都能很快回答:“11”。又问:三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大家也都能很快回答:“111”。再问:由四个“1”所能组成的最大的数是多少?恐怕很多人也会...  相似文献   

9.
大勇 《现代交际》2002,(4):12-13
小时候一提“清明节”,总是跟祭扫烈士墓联系在一起。站在墓前,想像着长眠在地下的烈士,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和对死亡的莫名的恐惧。 其实人的死亡和诞生一样,都是天地的造化,自然而然的事情。古时候,人有等级区分,就连对死的提法也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缘,庶人曰死。对死的通用别称更多,如“气散”、“数尽”,如阴阳家所说的“就术”、“星殒”,道家所说的“返真”、“登遐”,佛家所说的“溘然”、“涅 ”等等。此外,死因不同说法亦不同,英年早逝叫“夭折”、“夭昏”,享年高寿叫“寿终正…  相似文献   

10.
正很多人将饱腹感食物视作“免死金牌”,仿佛只要吃的是饱腹感食物,吃再多都不怕发胖。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饱不饱只有你自己知道有解释称,所谓饱腹感食物就是在你嘴馋时吃了会让你很饱、但热量负担又相对较低的食物。但世纪坛医院营养科主任李素云却对此持不同意见,“虽然很多食物确实可以给人饱腹的感觉,但  相似文献   

11.
最近,日本出现了一种“无水女性”,由此引发了一股时尚潮流。何谓“无水女性”呢?就是她们的生活简化到了不用水的地步。“无水女性”清晨起床后,只需用一种洁面霜均匀地涂在脸上,然后用纸巾擦掉,就算洗了脸。吃饭时碗筷都是一次性的,脏衣服则送进洗衣店,内衣穿纸质的,脏了就扔掉。所以这些女性在生活中不用洗碗、洗衣服了。 她们想喝水就更方便了,日本的马路边有很多自动售货亭,专售各种罐装茶水、饮料,口渴了只要把硬币扔进机器就随时有东西喝。“无水女性’们甚至洗澡都不用水,她们用一种专门的沐浴剂,全身涂抹一遍,再用…  相似文献   

12.
七年之痒?     
“痒”就是不舒服。所谓“七年之痒”,就是指事情发展到第七年就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出现一些问题,诸如对该事不再有新鲜之感,产生审美疲劳,甚至有厌恶之心,等等。《社会观察》自2003年创刊至今已历经七年,七年来从定位到形式、内容等都经过多次调整,如今的《社会观察》基本上找不到创刊时的影子了。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坚韧顽强,不怕困难,体不服病,病不服重,人不服老,老不服衰。他的主要论述是:“人哪有长生不死的,古代帝王都想法去找长生不老、不死之药,最后还是死了,在自然的生死问题面前,皇帝与贫民都是平等的。不但没有长生不死,连长生不老也不可能。有生必有死,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这是辩证法的胜利。人如果都不死,那孔夫子现在要活着该有2500岁了,那世界上该成个什么样子了。我看人能活到100岁也不那么容易。只长寿不健康又有什么好处?要又长寿又健康才好,要老有所为嘛。”他还说:“不要使人养尊处优,只想吃好、穿好,…  相似文献   

14.
生活顾问     
《老年人》2002,(6)
每种商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标识。您要想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就必须掌握商品的标识。布匹布料质量好,需看标签的颜色:红字为一等品,绿字为二等品,蓝字为三等品,黑字为等外品。皮革制品真皮优质产品使用的真皮标志,是由一个全羊、一对牛角、一张猪脸组成的变形图案,主体为白底黑字,中间的“CLP”是英文真皮产品的缩写。用钞票识别器照射时,图案正中会出现红色手写体“真皮”两字,在两字中间还有“HQ”两个字母,标志反面下方的编号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由浅红变成黄色。鞋子鞋子以1厘米为一号,0.5厘米为半号,并用数字表示。…  相似文献   

15.
谈“助哭”     
马大帅为了挣钱,到办丧事人家“干哭活”,跪在停灵的打谷场上呼天抢地,丧主人则坐在屋里打麻将,只吩咐给“活干得好”的人加钱。来自农村的保姆说,她们乡下死了老人,也会请来帮着哭的,只是哭得不如电视中精彩。可见这乃是一种社会风俗,至今犹存。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大神秘,隐藏在威尼斯红尘干云的繁华里:总有一天,整个威尼斯会沉到亚德里亚海的水底下去,这是它最美丽的结局--我不止一次地听人这么说过。在托马斯·曼的小说里,在巴雷斯的小说里,在罗布莱斯的电影里,在朱天文的小说里……我都听见过这样一个声音:“只有威尼斯,能够决定我的命运!”仿佛全世界的恋人们,都在关注威尼斯的未来。同时,仿佛全世界的恋人,都愿意去威尼斯,寻找自己的幸运星座,甚至将自己的生命,交给这座天天都在下沉的城市。  “死在威尼斯”,仿佛是一个寓言、一句谶语,使威尼斯这座本来就够神秘的城…  相似文献   

17.
少些计较多些谅解萧重周有次和老友闲聊,话题一触及我俩都认识的一个熟人,他顿时变得怒气冲冲,说:“那家伙在位时阴险,专会整人,现在遇见他,我就恨!”还有一次,一位老友过去的领导退休后死了,大家邀他去参加追悼会,他不仅拒而不去,还骂死得好,理由也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18.
突厥 《老人天地》2010,(4):40-40
爷爷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则大清轶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曰”生死阄”:两个纸阄上分别写着“生”和”死”.刘墉抽到“生阉“便可以活命,抽到“死阉”便会被处斩。其实这两张“纸阄”写的都是“死”字,这是乾隆皇帝有意难为刘墉。如果换了别人,无论抽到哪张“纸阄”,都难逃一死。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走出去”目前正成为一种时髦,“走出去”意味着财富激增,然而“走出去”也路途艰难。就在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并购时代”、“掀起海外并购高潮”等字眼背后竟也有了这样一种说法:“不出去等死,走出去找死”。国际市场并不是单纯的市场,而是政治、经济力量综合博弈的场所。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不同结果中可以看到,它们会遭遇到市场、政治、文化、法律制度甚至无理由的歧视等各种障碍和风险。  相似文献   

20.
游宇明 《老年人》2010,(1):42-42
1909年10月,张之洞的生命即将油尽灯灭,临终前,他给子孙留下遗嘱:“人总有一死,你们无须悲痛。我生平学术治术,所行者不过十之四五,所幸心术则大中至正。为官四十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望你们无忘国恩,勿坠家风,必明君子小人之辨,勿争财产,勿入下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