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世纪领导者》2007,(6):63-63
美国媒体5月31日报道,研究人员统计显示,世界城市人口在5月23日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有关专家分析,世界人口一直以来都是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人口。这一趋势的逆转折射出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亟待各国政府解决。  相似文献   

2.
目前消减城市功能似乎成为了缓解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人口压力的一剂良方。文章定量测算城市功能定位的人口规模效应,解析城市功能定位影响人口规模的作用机理,力图寻求破解城市人口膨胀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城市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传统上以粮食为基础的人口承载力研究并不适合单一城市(城区)人口承载力的测算。本文构建以资源和环境子系统的承载力为中心的城市承载力模型,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基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城市承载力进行了案例研究,测算了海淀区未来的城市人口承载力,为海淀区通过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开发来提升城市人口承载力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城市(城区)进行人口承载力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案例。  相似文献   

4.
城市资源配置水平的差异引致人口流动和人口集聚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基础性因素。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比较静态模型,首先探究了城市资源配置、人口集聚影响房地产价格的理论机理;其次,通过构建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指数和城市资源配置指数,利用2009-2018年中国95个城市的年度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城市资源配置水平、人口集聚对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资源配置水平和人口集聚对房地产价格上涨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人口集聚在城市资源配置影响房地产价格上涨中起到中介作用,城市资源配置水平越高,越能吸引人口向该城市迁徙并形成人口集聚,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且因城市的资源配置层级、行政级别和地理区位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该研究结论为中国房地产价格有效调控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5.
不仅是北京市,包括上海、深圳等城市,迅速扩大的人口规模与城市的土地、环境、水资源等之间不协调的状况日渐突出,并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正■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各级政府重要的是做好规划和制定合适的公共政策。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城市化伴随工业化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启动期到发展期、再到稳定期的历史过程。所谓稳定期,就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村人口基本停止了向城市的趋势性迁移,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江苏省副省长徐鸣近日在《农民日报》撰文指出,探究城镇化进程中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领导文萃》2014,(23):132-132
本书作者周闻道曾为政协委员,多年亲身深入调研暂住人口和户籍制度改革问题,全书探讨了暂住人口的生存、就业、心理、性生活以及由此衍生的留守老人与儿童、杀人及自杀等多维度的问题,是一份来自亲历者和见证者角度的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血淋淋的生命提案,具有信史性质。以作者亲身经历以及多年调研处理的暂住人口问题为主线,通过非虚构散文写作重回历史现场和还原历史个性细节,反思我国暂住人口及户籍制度改革进程中的挣扎、痛苦、揪心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林志远 《领导文萃》2010,(19):15-30
北京城市当前存在人口恶性膨胀的趋势,已经造成了交通严重拥堵、房价暴涨、水资源短缺和生活垃圾处理困难等问题,不加治理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社会后果。传统农业国家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发展阶段,政府的城市管理都要面对大量人口涌入的压力,历史上曾经因此引发过很多残酷的人类战争和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当代的工业化发达国家,控制首都城市的人口规模,已经积累了很多积极有效的经验,可为治理北京的人口膨胀提供十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第一次从科学高度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人口问题,由于其特定的形成背景,该理论已经公开就遭到学者的不断批判。文章运用历史和阶级分析法重新评析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得出其合理成分和消极因素,力图公正客观的还原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以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为基础,从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三个角度构建城市人口综合调控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追求,在我国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探讨人口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西方有关人口与环境关系的理论,以人口生态文明为视角,以城市人口发展、人们生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为具体分析维度,探讨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从合理规划人口发展和城市布局、提升人口生态价值观、转变人口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以促进我国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4,(48):11-11
城市人口超过了乡村人口,城市承载着人类最主流的生活方式,但城市是坚硬的,大多数城市人疲于奔命心力交瘁。一些人离开城市来到乡村,投身农业。他们的创意令乡村面貌柔软,他们的新思维让农业变得酷起来。  相似文献   

13.
郭建华  彭军 《决策导刊》2003,(10):16-17
1997年重庆直辖后,农村人口由450万猛增到2400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0%。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内流动人口、企业下岗分流人员、临时聘用人员和人户分离人员大量出现。为增强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辐射功能,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直辖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市计生委按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清朝人口增长迅速,人多地少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矛盾,大批人口被迫迁移,由人口疏密地区向人口稀疏地区、由经济落后的农村向商业经济发达的城市迁移,而这一时期的迁移产生了广泛的社会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用地规模逐渐扩大。经济发展的同时,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市民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影响城市生态问题的因素很多,人口是根源问题,本文针对城市人口与生态城市规划的关系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因而加强对城市人口的管理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现阶段芙蓉区城郊结合部人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口总量逐年增加,流动人口数目激增,出生人口素质健康水平有待提高等.政府管理部门应该遵循城市人口的发展规律,重视其自身的组织,以达成服务自身、服务城市和服务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范忠宏 《决策与信息》2013,(11):294-294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停止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问题会很快到来。我国的人口红利是否结束,会有哪些问题?从“人口红利”对消费和储蓄婚影响来看,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会改变社会抚养比,社会抚养比越高社会整体负担越重。如何顺利渡过这一艰难时期?本文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关于当前农村人口流动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与劳务输出产生的人口流动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调查,指出了当前农村人口流动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意识,重视保护农业劳动力;推进涉农企业到农村发展战略;积极支持、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组。  相似文献   

19.
心中有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1,(36):26-26
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由2000年的517.9升(人/天)下降到2010年的364.7升(人/天)。与2000年相比,2010年全国城市用水人口增长了53.8%,但城市年用水总量的增长仅为6.6%。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也不断发展并迅速扩大,如何确立最佳的城市规模并引导其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借用俱乐部理论讨论了城市的最佳适度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