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新 《领导广角》2001,(10):12-13
惯例。人们又称之为一种潜规则。或者是一种不成文的制度,但它的作用有时比成文的规则还要大。比如:“可以用但不可以拿”、“八月十五,一点意思”、“春节,一点意思”。都是一种惯例。一种不良的惯例。这种不良的惯例。如果没有加以注意或采取有力措施。最后就会蔓延成一种不正之风。华东师范大学赵修义教授为此提出了要注重对惯例研究的命题。这对于我们深化制度改革,端正党风、社风。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的组织惯例是一种“知识和知识载体”。国有企业组织管理变革的核心与难点之所在是作为“基因”的组织惯例。笔者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在组织变革中的组织惯例的演变和惯例,对国有企业组织惯例的性质、特征、作用以及功效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国有企业组织变革中组织管理演化分析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及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杨明 《决策探索》2011,(15):20-22
“现在的情况是,官员问责后,大部分都复出,这不合理,按照惯例,应该大部分不复出才对”  相似文献   

4.
吴明华 《决策》2009,(8):36-38
“《规定》的出台,使问责制真正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惯例、常态,实现由过去的‘风暴型问责’向‘制度型问责’转变。”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2004,(10):104-105
本土首份参照国际公认惯例操作的MBA排行榜将于11月如期发布,调查过程中有什么故事呢? “中国人都爱抬高自己,你们怎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我觉得我们学校应该排在第X 名,你们千万不要把我们往后排!”“你们是否会接受商学院为提升自己的排名而提供的赞助?”  相似文献   

6.
组织惯例是构成组织能力的重要方面,对于其变化性的研究近年来成为管理领域的研究焦点。聚焦于分析组织惯例形成和变化的微观过程,组织记忆构成了惯例的明示例证,而惯例的表述行为体现在组织对于重复性任务的执行,从个体和组织层面同时研究惯例的变化,既需要研究个体关于惯例的陈述性知识的变化,也需要获知组织解释图式的形成和发展。根据组织学习的经典模型,组织筛选优秀个体并进行知识编码以及个体对于组织已编码知识的学习分别表示惯例认知被精炼和社会化的过程。组织惯例明示例证变化的内在推动力是组织学习的持续进行,模拟组织知识精炼和个体社会化过程同时作用下的组织惯例变化情况。 通过计算实验的方法,构建Multi-Agent仿真模型,研究多主体参与下组织惯例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变化。用一个有先后执行次序的行动序列表示组织惯例,异质性个体对于子任务的执行顺序有差异化的认知,个体对于已编码知识的学习是陈述性知识趋同的过程,放缓个体对于组织知识的学习速度,可以给组织保留更多的变异,有利于组织的探索式学习。 用个体和组织主观认为的最优任务执行顺序与环境要求的最优任务执行顺序的匹配度反映组织知识水平,任务序列匹配度的改变用来表征组织惯例的变化情况。不同的组织学习模式下,个体陈述性知识和组织解释图式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组织惯例的优化速度和优化程度也会表现出差异性。 研究结果表明,当现有组织惯例与环境不匹配时,个体向组织的编码学习速度过快(利用式学习),无益于与组织惯例相关的组织解释图式和个体的陈述性知识的发展;降低个体向组织的编码学习速度(探索式学习),有助于保留惯例的有利变异。提高组织向个体编码学习的速度,有利于组织惯例的改进。当组织采用“先探索、后利用”的组织学习策略时,组织知识水平和个体平均知识水平增长幅度最大,组织惯例的优化最为明显。组织人员流动可以帮助组织获取对惯例进化有利的变异,此时应该加快组织编码学习的速度。频繁的人员流动会影响群体中与组织惯例相关的陈述性知识的发展,此时组织应强化利用式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7.
组织中所蕴藏的新思想、新观念绝非领导者一人“独享”,其更多地来自行动一线,这要求对领导者“强制”“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进行变革,“以退为进”,转变“一人之言”的独断态度、“永远正确”的错误思想和高高在上的权力定位。在“以退为进”的管理策略下,领导者要多问“你怎么看”、多听“我这样想”、多说“一起探讨”、多思“新在何处”、多忧“按照惯例”以及多畏“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8.
<正>立青加入某公司快三个月了,职位是网络编辑,有时候他也以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和撰写稿件。一天,版块的主编找到公司的人事主管,决定终止立青的试用,理由是他经常“选题不好”,“思路不清晰”,“文字表述都有问题”等等。按公司惯例,人事主管都要通知当事人谈话。  相似文献   

9.
王国华 《领导文萃》2007,(11):95-96
清朝官场有一种习惯,长官对属下如果太客气,就表示不把他当自己人。反而挨骂越多的,越会成为红人。自李鸿章以来,这就成了莫名其妙的惯例。李大人嘴中的“贼娘的好好干”,便等于“慰勉有加”的口头语。  相似文献   

10.
立青加入某公司快三个月了,职位是网络编辑,有时候他也以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和撰写稿件。一天,版块的主编找到公司的人事主管,决定终止立青的试用,理由是他经常“选题不好”,“思路不清晰”,“文字表述都有问题”等等。按公司惯例,人事主管都要通知当事人谈话。  相似文献   

11.
企业在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的选择,因为正确的技术创新选择可以确定企业在未来行业竞争中的地位.本文依据演化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及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的研究成果,结合案例研究对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在企业技术创新选择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企业技术创新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惯例,组织惯例又与行业惯例相互影响和选择,只有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相匹配时,企业技术创新选择才会成为行业技术创新选择.因此,组织惯例和行业惯例的匹配性就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选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2.
人们赞美千里马,却常常忌讳它野性的原始动力。殊不知,马不野,难成千里之驹。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绝大多数是具有“野性思维”的阳刚之士。发明家见塞麦曾自豪地宣布:“我没有被长期固定的惯例所形成的固定观念束缚思想。”达尔文说:“我一贯力求保持思想不受拘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日常工作怎么考察,近年来一直都是热点和难点,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安吉打破“不换届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的惯例,推行领导干部日常表现记实制,及时掌握干部实绩和德才表现,探索发现、培养、管理干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4月27日,中消协在京举行了2004年不平等格式条款系列点评活动启动仪式,宣布将有奖征集“霸王条款”。这是全国消协系统继去年开展点评活动后再度联手挑战不平等格式条款和显失公平的行业惯例。  相似文献   

15.
徐萌  蔡莉 《管理科学》2016,29(6):93-105
 组织惯例广泛存在于成熟企业之中,然而学者对新企业惯例以及影响惯例的因素并未展开深入的探讨。聚焦于分析新企业中组织学习对组织惯例的影响,并考虑到组织结构的调节作用;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组织惯例的研究成果,在组织学习过程中,知识会被存储在组织记忆,并与组织记忆共同存储在惯例中,进而决定惯例表现形式。而组织结构会影响学习过程中知识在组织中的传递。        新企业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组织运行的惯例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通过实践和观察行业中其他企业获取运行和发展的知识。由于组织惯例的核心内容是存储在惯例中的知识,以知识的内外部获取为划分依据,研究替代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两种不同的组织学习方式;以惯例存储的知识的显性和隐性特征为划分依据,研究显性惯例和隐性惯例两种不同的组织惯例;基于对知识传递的影响作用不同,将组织结构划分为机械型组织结构和有机型组织结构;构建受组织结构调节影响的新企业组织学习影响组织惯例的理论模型,进行定量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对来源于长春地区的188家新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检验相关假设。        研究结果表明,替代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对新企业的显性惯例有正向影响,体验式学习对新企业的隐性惯例有正向影响,替代式学习对隐性惯例有负向影响。机械型组织结构中,体验式学习对显性惯例和隐性惯例的正向影响更大,机械型组织结构和有机型组织结构对替代式学习影响显性惯例和隐性惯例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研究结果揭示了新企业中组织学习影响惯例的作用机理,进一步细化了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为新企业规范化和制度化运行提供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时代,组织惯例更新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组织惯例理论和管理实践关注的焦点。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本文以中高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探讨CEO变革型领导行为影响组织惯例更新的机制和情境。通过统计软件SPSS和AMOS对203份高管团队及中层管理者匹配的数据分析发现:CEO变革型领导行为对中层管理者组织认同和组织惯例更新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中层管理者组织认同在CEO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惯例更新的关系间起到中介作用。中层管理者集体主义倾向不仅调节了组织认同与组织惯例更新之间的关系,还进一步调节了组织认同在CEO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惯例更新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用,即中层管理者集体主义倾向越低,CEO变革型领导行为通过组织认同对组织惯例更新的间接影响作用越强。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入探讨CEO变革型领导行为影响组织惯例更新的中介机制和情境,并有效指导企业的组织惯例更新实践。  相似文献   

17.
林海芬  尚任 《管理科学》2017,30(6):113-129
近年来,得益于组织惯例的再定义和惯例二维观的提出,组织惯例在组织任务完成以及组织创新和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相关研究随之呈现繁荣景象。但组织惯例所代表的集体行为模式由哪些方面构成或组织惯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尚未得以揭示,使整个研究领域呈现出根基不稳的状态。 在梳理有关组织惯例的基本概念及其二维构成理论的基础上,选择天地华宇定日达惯例、宏康针织订单完成惯例和上海移动投诉处理惯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观察和文档资料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按照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路径,对组织惯例的概念进行有效界定,析出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构建组织惯例结构模型。 研究具体化组织惯例概念的构成,得出组织惯例由显性规范、共享基模、共倾行动、专业能力和执行异动5个维度构成;构建组织惯例概念模型,验证组织惯例由启示面和执行面构成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代表执行面的执行异动和代表启示面的其他4个维度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代表组织惯例基本原则和思想的启示面除了已有研究提出的集体层面的共享基模和共倾行动,还包括组织层面的显性规范以及个体层面的专业能力,且4个维度之间相互依存。 研究旨在具体化组织惯例的概念,深化组织惯例二维观理论,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创建基础,改变该领域当前对组织惯例概念的理解仅停留在单一、抽象层面的局面,并指导组织实践者深入理解组织惯例的内涵和意义。受扎根理论编码过程主观性的限制,有必要对调研资料进行反复比较和编码对比,进一步完善和检验所构建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8.
反喻     
陈思炳 《领导文萃》2006,(10):53-53
如果有人说你“年轻了”,那说明你已经老了。如果有人说你“很老练”,那说明你还年轻。如果有人说你“现在轻松了”,那说明你已经下台了。如果有人说你“很会打扮”,那说明你不够漂亮。如果有人说你“夫妻现在真和睦”.那说明你俩曾有过裂痕。如果有人说你“很有派头”,那说明你不够联系群众。如果有人说你“很老实”,那说明你缺少魄力。如果有人说你“脑袋很灵活”,那说明你处事很圆滑。如果有人说你“朋友真多”,那说明你知音很少。反喻@陈思炳  相似文献   

19.
华小亚 《决策探索》2008,(18):46-47
前段时间,韩国SBS电视台在没有获得任何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播出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彩排的视频。作为此次奥运会转播商之一,SBS这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泄密”行为,打破了奥运会的惯例和转播商之间的默契,更“夺走”了人们期待惊喜的乐趣。身陷“奥运偷拍门”的SBS不单收获了高收视率、吸引力,也收获了人们的失望、厌烦、愤怒、批评和谴责。虽然,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盛大开幕,  相似文献   

20.
读者观点     
<正> 4月27日,中消协在京举行了2004年不平等格式条款系列点评活动启动仪式,宣布将有奖征集“霸王条款”。这是全国消协系统继去年开展点评活动后再度联手挑战不平等格式条款和显失公平的行业惯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