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浒》里的高层奸臣也不外是蔡京、高俅、童贯、杨戬(排名不分先后)等几个人,因高俅名声远扬知名度颇高,所以题目里就用了高俅。高俅们的奸佞,梁山人知道,民间人知道,朝廷人知道,皇帝最后也知道。依常理,皇帝应当调查然后处理这些奸臣,然而皇帝对此没有任何作为,奸臣们依然逍遥自在地站在金銮大殿上,皮毛未损,童枢密还是童枢密,高太尉还是高太尉,蔡太师还是蔡太师。在第81回里,皇帝知道了带着八路军马浩浩荡荡开向梁山  相似文献   

2.
用错了一个高俅,演绎了一部官逼民反的《水浒传》。观看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后,感触最深的莫过于高俅“提干”了。愚以为,高俅不能提拔。  相似文献   

3.
<正>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些经营者打出了“买一送×”的招牌,诸如“买一送一”、“买一送三”、“买一送十”不等,借以招徕顾客。 倘若真是“买一送×”,倒也不失为消费者的一大福音,可事实上并非如此,一方面,经营者不会这么傻,另一方面,照这样送下去,经营者也送不起。据我观察,所谓“买一送×”,通常是“买大送小”或“买优送劣”。比如,你买一套西装。经营者绝对不会再白送你一套价格相等的西装,了不起送你一条并不值钱的领带;你买一只计算器,经营者充其量送你几节电池;你买一台洗衣机,经营  相似文献   

4.
不知所终     
何怀宏 《领导文萃》2005,(2):162-164
小时候读到一些隐士侠客的故事,最后的结尾常说到“飘然远引,不知所终”。这些人肯定还是照旧有自己的生活和结局,只是原来知道他们的人不再知道他们的消息了,后来的历史学 家 们 也 找 不 到 他们了,他们有意使自己脱离了别人的视线。而当年,他们显然还是因某种行迹而引起过或将要引 起人们的广泛注 意,因为普通老百姓并不会这样写。无论如何,一个 度少年的心灵会感到这是多么的潇洒:风尘救难而功成不居,学富五车而纹丝不露,最后只见一人一剑一蓑一笠在潇潇细雨中远去。 这些故事中最著名、也最令人神往的当然是老子,据说他骑着青牛…  相似文献   

5.
渴望成功的朋友都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天才就是努力”这样的名言警句,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又有这样的困惑,明明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最后却一事无成或收效甚微。这使人不禁怀疑:真的只有努力就可以了吗?  相似文献   

6.
学会宽容     
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小和尚仓皇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地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  相似文献   

7.
筱陈 《领导文萃》2009,(1):143-144
(一)小议“螃蟹文化” 近读一则管理学寓言,是这样说的: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出得去。  相似文献   

8.
晋代吴隐之任某地刺史时,他的一个下属给他送饭时把鱼骨都剔得干干净净。一般为官者遇到这样“会来事儿”的下属都会感到高兴,然而吴隐之知道他的用意是想讨好自己,不仅不予以嘉许,反而将他惩罚了一顿,并辞退了。吴隐之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清官,与其谨慎提防身边那些“会来事儿”的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时至今日,在我们的领导干部身边也不乏这样“会来事儿”的人。他们善于察言观色,精于揣摩领导意图,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领导嘴馋了弄吃的,瞌睡了送枕头,想钱了帮着捞,想玩了安排去桑拿……可谓体贴入微,又…  相似文献   

9.
我是杨淼琴,一名初入教坛的90后英语教师。
  说到90后,大家几乎都能想到这样的字眼:不靠谱!脑残!那当你知道孩子的老师就是90后,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新生报到那天,我看到了这样的场景。“老师你今年多大啊?”“二十三。”“啊?90后啊?妹儿,我的对你的要求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0.
晏婴是春秋末期的齐国宰相,有一次晏婴正在家中吃饭,突然齐景公派人到晏婴家来了,他得知这位大臣还没有吃饭,便将自己的饭分出一半请客人吃。结果客人和他都没吃饱。使臣回府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齐景公。景公听后,十分感慨地说:“晏婴家里这样穷,我却一点也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啊!”于是,便派人送一大笔钱给晏婴,让他作为招待宾客的费用。  相似文献   

11.
宋江活捉高俅又把他放了,这事小说里也有,不过比较简单。林冲等人的态度,也只有“怒目相视,有欲发作之色”一句。电视剧改得复杂些了,尤其是加重了林冲的戏,更合理,也更具悲剧性,改  相似文献   

12.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强调的是自我管理。企业管理者应该是一个服务者,对待员工不能像裁缝和理发师,只知道剪裁,而应抓住人性中积极进取的一面,为员工的进步多鼓几下掌。一天,例行的晨训刚刚结束,我正在带头为工人大老王鼓掌喝彩,正巧被前来洽谈合作的几个老外遇上。晨训结束后,翻译陈小姐诙谐地对我说:“你的威信真高,讲完话,员工们还送你一片掌声。”我哈哈一笑:“陈小姐,你错了,是我在为我的员工鼓掌啊!”事情是这样的。清晨,我骑着车往厂里赶,快到厂门时,老远就见机修工大老王扛着两根角铁晃晃悠悠向车间走,我正欲上去助他一臂之力,大老王…  相似文献   

13.
我同毛泽东的第一次直接接触是在1949年10月。当时有许多人向毛泽东写信表态,我也写了一封,大意说,我在过去讲封建哲学,帮了国民党的忙,现在我决心改造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准备于五年之内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重新写一部中国哲学史。过了几天,有一个解放军骑着摩托脚踏车到我家,送来了一封信,信封上的下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毛”。我知道,这是毛泽东派专人给我送回信来了。信的原文是:友兰先生:十月五日来函已悉。我们是欢迎人们进步的。像你这样的人,过去犯过错误,现在准备改正错误,如果能实践,那是好的。也不必急于求效,…  相似文献   

14.
在 基 层 民 主 推 荐 干 部 的 过 程中 ,大 多数 推 荐人 珍 惜神 圣 的 推 荐权 ,向党 组 织推 荐自 己 信 任的 干 部 。但 是,在 推 荐过 程中 ,也存 在 一 些 问题 ,如 有的 人 推荐 之 前搞 串 通 拉 关系 ,有 的人 推 荐时 碍 于各 种 因 素 而违 心推 荐自 己 并不 认 可的 对 象 。 这不 仅干 扰了 干 部选 拔 任用 工 作 的 正常 程序 ,而 且 造成 了 推荐 干 部 过 程“ 似真 非 真, 似假 非 假 ” 的 负 面 影响 。关 于如 何推 荐 干部 ,中 央已 有 相应 的制 度出 台 。从 制 度确 定 的 程 序看 , 其推 荐程 序及 结 果 应 …  相似文献   

15.
指导与支持 “领导”这个词大家一定已经听过很多了,有没有人可以给我一个意见?——“最后决策者”?这个概念真是很大,大到都无法知道它具体是什么意思。 综合来讲,领导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指导,就是有关工作方面的指导,工作结构、工作安排、工作技术方面的指  相似文献   

16.
巴菲特的最佳搭档一芒格,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称:“我知道人们普遍认为沃伦和我投资比亚迪看起来是疯了,但我不认为是这样。你看到比亚迪的汽车,就会明白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汽车,我认为他们做出的一切非同一般。比亚迪可能是个小公司,但它有很大的野心。”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5则     
跟在家一样妻子到监狱探望丈夫时问:“亲爱的,你在这里过得怎么样?”“就跟在家里一样:哪儿也不让出去,伙食也糟透了……”男女之别在一部新问世的侦探小说签售会上,读者纷纷询问作家:“为什么侦探小说一般都是男人写的?”“很简单,”作家答道,“因为女人从来不能把谁是凶手这样的秘密保守到小说的最后。”一张纸条有个犹太人看到地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往地下挖5米,就会发现珍宝。”于是,他挖了5米深的坑,结果,又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再往下挖10米,就会发现珍宝。”于是,他又挖了10米。最后,他又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这是一…  相似文献   

18.
华彦 《决策》2013,(11):89-89
有这样一则事例:一位领导到基层调研,与群众交流时,在问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简单问题后,竞无话可说,最后只好尴尬*蝴。在台下不会和老百姓交流,在台上说话也了无新意,不少干部习惯于重复上级领导说过的话,习惯于机关语言,这样的话最让人摸不着头脑。  相似文献   

19.
<正> 家庭理财如同企业理财,也是一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小经济实体。但大多数家庭理财不善于用“笔”,更不讲究“笔”技,其实,“笔”技不同,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一、家用预算的“笔”技 家用预算就是计划处理家庭财务。有些人会说,本来家里钱就不多,哪里还用做什么家用预算? 越是这样,就越要做好家用预算。因为只有这样,才知道钱是怎样花出去的;才知道有没有浪费钱,也才可以  相似文献   

20.
陈建波 《领导文萃》2011,(22):121-124
领袖荐书体现政党读书风格 只有博览群书才能知道哪些书是好书,哪些书值得推荐,讲话谈话才能做到旁征博引、循循善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