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慎行(1545.11.3-1608.1.9),享年63岁。字无可,更字无垢,又字可远,号谷山,世称于阁老。山东省东阿县人。明隆庆二年(1568)进士及第,选庶吉士,先后曾任修撰、侍讲、左谕德、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兼学士,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①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相似文献   

2.
<正>王鼎,字定九,号省崖,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城内的一个穷苦的读书人家。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礼、户、吏、工、刑等五部侍郎,户部尚书,河南巡抚,直隶总督,军机大臣和东阁大学士等职。他为官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爱民惜才,素有“端方正直”的美名,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3.
孙承宗(1564——1638)明朝保定高阳(今河北高阳)人,字稚绳,始为县学生,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登进士第二人,授编修,进中允,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累官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他一生仕途坎坷,但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始终不渝;76岁高龄又为国捐躯,感人泪下;他为人正直的品德也为我们树立了做人的楷模;他在督辽期间也表现了较高的军事才能,劳绩显著,赫赫有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孙承宗的事迹还鲜为人知,今赘其一二,以期引人们的注意和给以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古往今来,人们在养生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而养生保健歌诀,则是这簇鲜花中艳丽的花朵。现辑录一些于此,聊供诸君参考。 清代官至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阎敬铭,因在官场受过许多气,后悟到还是不气为好,故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90年),专门写下一首《不气歌》:  相似文献   

5.
一张岱,一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天孙,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卒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享年九十三岁。张岱祖籍原属四川绵竹,故岱每自称“蜀人”、“古剑老人”(绵竹古属剑州)。远祖张浚,字德远,宋代抗金名将,后为宰相,封魏国公。浚六世孙远猷于南宋末年任绍兴太  相似文献   

6.
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又号西庄,晚改号西沚居士,生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卒于嘉庆二年(1797年),江苏太仓嘉定县人。他是乾嘉时期有成就、有影响的史学家之一。著有《尚书后案》三十卷,《十七史商榷》一百卷,《蛾术篇》一百卷,《西庄始存  相似文献   

7.
《艺风老人日记》为我校图书馆藏善本丛书之一,已由我校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清末著名学者缪荃孙自戊子年(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三月至己未年(公元1919年)十月共32年的日记。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年号艺风,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年(丙子科)进士。曾任清翰林院编修、清史馆总纂,历主南菁,锺山、龙城等书院,并创办南京高等学堂、江南及京师图书馆,任京师图书馆(现北京图书馆)第一任馆长。是著名金石学家、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日记主要反映缪荃孙后半生的交游和学术活动。不仅记载了他在有关金石的访求摹拓、版本的鉴识流传、古籍的丛编刊行、史传方志的定目编纂等方面的活动,并记载下创办南京高等学堂、赴日考察办学情况,以及建立江南和京师图书馆的具体经过。为研究晚清至民初的学术史,教育史提供了不少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清末京师图书馆的倡办,有三个至为关键的人物,首先是侍郎李端棻,再就是罗振玉,最为关键的是学部尚书张之洞。京师图书馆成立后,在清末短短的两年多草创期间,除了解决人事、关防印信、经费等基本问题外,还在图书收聚等方面成绩显著。此中原因,与馆长缪荃孙有关。清末京师图书馆草创的基础,为民国后的对外开放、飞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膏,浙江温州瑞安人。是晚清著名的藏书家、经学家,金石学家、古文学家。潜心著述达四十年,他的治学范围之广,致力之深,成绩之大,在有清一代学者中颇为罕见。 孙治让自幼天资聪颖,博极群书,加之从幼年起就接触到清代乾嘉学派的论著和当时一些名师的治学方法,渐通经、史、小学之法,在经学、金石学方面多有建树。是同治六年(1867)的举人,官刑部主事,不久引疾归。光绪间吏部尚书张百熙、两广总督张之洞引荐,均辞谢不出,遂无意仕宦,一意读书治学。当时,太平天国刚被清政府镇压,东南故家秘藏散出及大批的私人藏书之散佚,致使孙治让起而搜集珍本与抄本图书,为建“玉海藏书楼”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他又与戴望、唐仁寿、刘寿曾等人问学往来,反复磋磨,这些都为他的治经学、子学以及文字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玉海藏书楼”是孙诒让之父孙衣言创立的。孙衣言,字劭闻,号琴西,晚号遁叟。道光三十  相似文献   

10.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他在推行经济和军事改革的同时,为了在文化学术方面与变法运动相配合,树立革新派在文化学术上的统治地位,设置了“经义局”,以他自己的政治思想观点去训释《诗经》《尚书》《周礼》,号为《三经新义》;又撰写以说解文字为内容的《字说》廿四卷。这就是当时所谓“荆公新学”的基本内容。《字说》写作始于治平年间(1064—1067),成书于元丰三年(1080),元丰五年(1082)进呈朝廷。《字说》问世之后,风行一时,曾作为教材颁于学官,有司用来科学取士。在《字说》的介绍、研究方面,当时“有唐博士耜、韩博士兼,皆作《字说解》数十卷,太学诸生作《字说音训》十卷,又有刘全美者作《字说偏旁音释》一卷,  相似文献   

11.
清末京师图书馆发展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京师图书馆的倡办,有三个至为关键的人物,首先是侍郎李端棻,再就是罗振玉,最为关键的是学部尚书张之洞.京师图书馆成立后,在清末短短的两年多草创期间,除了解决人事、关防印信、经费等基本问题外,还在图书收聚等方面成绩显著.此中原因,与馆长缪荃孙有关.清末京师图书馆草创的基础,为民国后的对外开放、飞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清末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是驰名中外的私人藏书楼。海源阁成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创始人杨以增,字益之,号至堂,道光二年进士,官至江南河道总督,“平生无他嗜,一专于书。”其子杨绍和,字彦合,号勰卿,同治四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他“禀承家学,一专于书,搜罗典籍,不遗余力,孤本珍籍,精校名抄,乃悉集于聊城。”杨保彝,字奭龄,号凤阿,以增孙,同治九年举人,曾任京师总理  相似文献   

13.
<正> 纳兰成德(1655——1685),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满族人,隶满州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清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官侍卫。容若一生虽然只有31个春秋,但却留下了十分丰富的文学遗产,有诗词700余首,是清代词人之冠,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其实纳兰成德的诗作数量比词数量还多,其涛作并不逊于词,诗论精辟,可谓诗词具佳,在清代文学中已形成一种流派,是一位诗词大家,被世人瞩目。就其成就而言,不仅表现在他的诗词方面,也表现在文、赋、经、史、书法、鉴赏等多  相似文献   

14.
明代中后期戏曲非常繁荣,在创作上出现了具有很大影响的针锋相对的两大流派:重文彩的临川派和重音律的吴江派.在明末临川派喜剧作家中,吴炳成就最为杰出.吴炳,字石渠,号粲花主人,江苏宜兴人.年轻时就“工为词曲,与阮大铖齐名”.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崇祯朝官江西提学副使,南明永历年间擢为兵部右侍郎,升户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清兵南下,被俘不屈,自尽于衡州湘山寺.他的传世剧作有:《绿牡丹》、《画中人》、《西园记》、《疗妒羹》、《情邮记》,合称《粲花别墅五种》,也称《石渠五种曲》.清代著名戏剧家李渔对吴炳的剧作评价甚高,把他与汤显祖相提并论.他在《闲情偶记》卷三中说:  相似文献   

15.
杨廷和(1495——1529),字介夫,河南新都人,自幼聪颖好学,12岁中举人,19岁中进士。身仕明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历官翰林院检讨、太子侍读、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自正德7年至嘉靖2年任首辅大学士,并先后被授予少保兼太子太保、少傅兼太子太傅、太子太师、左柱国等荣誉爵位。在正德末年危机频现、政局动荡的历史旋流中,他挺身而出,领导进行了政治改革,成为当时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一明武宗是个争强好胜、骄横荒淫而又昏庸的封建帝王。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  相似文献   

16.
李森先,字琳支,号滟石.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人.明朝崇祯元年(1628)进士.清顺治二(1645)自国子监博士考选江西道监察御史.为人鲠直敢言,因上疏摄政王多尔衮弹劾礼部尚书、大学士冯铨及其子源淮诸不法状,而被夺官.顺治帝亲正后,览其原疏,认为“所劾甚当”,遂官复原职.顺治十五年,李森先应诏陈言,为流徙诸言官开脱.顺治斥责他“市恩徇情”,又夺官下刑部,议流徙.寻宽免,复原官.命其到河南勘察荒情,不久卒.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称其“屡上疏,论事切直,三下刑部,不少摧折.”  相似文献   

17.
鱼山曹植墓     
鲁西平原东部边缘的东阿县境内有一座海拔82.1米,回围200余亩的小山丘,名叫鱼山。在它的西麓,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座闻名遐迩的千古陵园,三国东阿王曹植墓。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曹操第三子,曾丕的亲胞弟。少有文才,为曹操所宠爱,曾几次欲立为太子,后因任性放诞而失宠,及曹丕、曹叡相继为帝,曹植备受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远离京师,频繁改换封地。魏太和三年,曹植曾被封为东阿王,历时四载。曹植在东阿时,经常登鱼山游览。太和六年他又改徙陈王(今河南淮阳),是年十一月郁郁而病逝。卒谥思,故世称陈思王。太和七年  相似文献   

18.
一、内阁制度的由来及其组织内阁制度创自明代。明史记载“先是太祖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以统领众职。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维庸,遂罢中书省。……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洪武二十八年勅谕攀臣说:“以后嗣君,其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者,论  相似文献   

19.
徐光启治学方法初探姜观吾一、徐光启的生平和处境徐光启,号玄扈,上海人,生于明嘉靖41年(1562年)。万历25年(1597年),他35岁时考取第一名举人,七年后(1604年)又中进士,崇祯2年(1629年),任礼部左侍郎、尚书、内阁大学士。崇祯6年(...  相似文献   

20.
一门六进士     
明朝.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两甲庄出了一门三代六进十的盛事,这在科举史上是罕见的.第一位进士孙遇.字际时.英宗正统元年(1436)榜登二甲二十五名,授户部主事,后由大学士杨溥持荐.擢(南)直隶徽州府知府.任职间“均徭厘弊,吏民畏爱之.”孙遇因丁文母忧等故,曾三次要离任.朝廷特授予三品衔.前后在徽州十八年,这期间休宁 、黟、祁三县曾发生百生骚动事.御史汪某巡视徽州.欲调兵镇压.孙遇急忙阻止日:”此饥民耳,一用兵,祸且延.“于是单骑直抵其境,晓以利害,百姓遂解散,又设赡救济,境内大安.英宗天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