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行政主导、立法和行政相互制约配合、司法独立,这一政治体制的形成有其来龙去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不是三权分立,香港社会一些人照搬三权分立模式,歪曲了香港政治体制,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是世界上一种独特的地方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2.
香港特区政制体现行政主导,行政与立法既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行政主导制受到挑战,行政与立法之间存在紧张关系,主要原因有立法会认为间接选举产生的行政长官认受性不足、政党与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不同关系形成张力、行政会议协调作用未发挥与执政联盟缺失等。通过循序渐进推进行政长官普选的顺利进行、在"一国"前提下引导和规范香港的政党发展、增强行政会议沟通作用与扩大管治联盟等措施,可以缓和香港特区行政与立法之间关系的紧张,促进香港社会以及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关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届时,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将永远结束。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原则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位由法律加以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90年4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规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以保障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的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政策和法律,以香港基本法为依据。香港基本法自1997年7月1…  相似文献   

4.
许正 《华人时刊》2005,(4):36-40
2005年3月12日下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 府收到了国务院有关批准董建华辞去香港 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职务的命令。按照香港 《基本法》的规定,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即时 代理行政长官职务。 3月14日,曾荫权以代理行政长官的身份 上班,随即分批会见部分政府官员,强调全 体公务员坚守岗位,维持社会稳定。 作为一位在香港政府已任职近40年的公 务员,曾荫权是现时仍留在特区政府任职的 最资深、最高级的公仆。  相似文献   

5.
“九七”以后的香港政制架构中,行政长官居特殊地位,直接关系到“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基本法的贯彻实施。本文主要是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法律地位、任职资格、产生办法、权力运作等问题的分析入手,阐明“九七”前后从港督到行政长官的转变给未来香港政制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基本法有关规定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香港的政治体制是以行政为主导,即行政权在权力架构中具有优势地位.这一政治体制经过反复商讨而最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的政治制度一章中得以体现.行政主导的政制在香港回归后的实践中得到检验,证明这一政制对香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具有促进作用.但与其他实施行政主导政制的国家、地区相比,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制对于行政主导的权力架构并没有如其他国家、地区那么稳定.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改讨论中应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
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将在1999年12月20日继香港之后成为我国第二个特别行政区。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建立的澳门行政特区与香港行政特区在政制上有相同的方面,即它们都是中国的特殊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运作机制上都采用行政主导、司法独立,行政与立法的关系是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然而,它们在行政长官等主要公职人员的宣誓效忠、任职资格及司法制度的设置上又有一些区别  相似文献   

8.
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并不是三权分立,而是以行政长官负责为核心的行政主导制,行政权相对于立法权和司法权处于优位,但并不是支配地位,司法权独立,行政权和立法权既分立制衡又互相配合的政制结构模式,实质上是以行政长官为权力结构核心的权力配置模式和权力秩序。行政主导制有助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统一和推动香港澳门的繁荣发展,维护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因为香港和澳门的具体情况不同,二者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特别行政区制度是体现我国"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重要政治制度。香港特别行政区制度是一般意义的特别行政区制度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具体和特定的实现形式。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制度的设计原则一要符合宪法规定的国家管理制度,二要符合中央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三要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香港特别行政区制度创造性地丰富了我国对特殊地方的管理模式,创造性地丰富了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宪法理论,包括国家管理理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能够长期共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六日中英两国政府草签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香港原有法律除与《基本法》相抵触或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外,予以保留。”“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这就意味着,中国在收回香港主权之后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香港将继续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域”存在,实行不同于中国大陆的法律制度。一九八六年九月,国家教委在《关于试行“高等院校经济法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中,已把《香港法》列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因此,开展对香港法的研究,无论是对于协调一国两制所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加强法制建设,还是对于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培养专门的法律人才,都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刊从这期起,开辟了“香港政制与法律研究”专栏,刊登有关的论文,以期推动对香港和香港法的研究。我们衷心希望这个栏目能得到广大读者和作者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中央出于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信任,在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时,通过第23条将国家安全立法权授予香港特别行政区。但香港特别行政区却迟迟未完成该项立法,导致对香港社会存在的有损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言行无法进行有效惩戒。在此情况下,全国人大可以凭借宪法第31条赋予的监督权和立法权,收回《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23条的授权,径行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国家安全方面的专门性立法,这种立法与列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的全国性法律不同,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施,无须列于附件三,而是可以直接实施。  相似文献   

12.
《金陵瞭望》2005,(5):54-54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3月10日傍晚在政府总部举行记者会,宣布向中央政府请辞,离场时向现场大批中外记者挥手告别。  相似文献   

13.
1996年9月30日,50岁的吴光正宣布“愿意争取提名为特区行政长官候选人”。11月1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候选人在香港产生,结果,吴光正获得54位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届政府推委会委员的提名,与董建华、杨铁粱一起入围参选首任特区行政长官。尽管在12月11日推委会的投票中,吴光正没有能当选,但他积极参选、参选中表现出来的心态,得到了香港社会的好评。 吴光正,1946年9月5日出生于上海,船王包玉刚的次女婿,香港会德丰集团和九龙仓集团名誉主席、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顾问。他在海内外的声名鹊起,固然有他是一代船王乘龙快婿的因素,而更主要  相似文献   

14.
特别行政区刑事管辖权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 ,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 ,香港和澳门实行不同于祖国内地的法律制度。因此 ,特别行政区有了独立的刑事管辖权。如何界定特别行政区的刑事管辖权 ;如何处理特别行政区刑事管辖权与国家刑事管辖权的关系 ;特别行政区刑事管辖权的概念、特征、渊源、原则以及特别行政区刑事管辖权阻却等问题值得进行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5.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行政长官选举过程出现周折,结果令各界欣慰。通过分析选举的政治过程,可以发现由于促成香港民主发展的积极因素的增长和选举中的集体行动,使得选举中主要的政治风险被克服,也验证了特别行政长官选举制度设计的有效性。但研究也发现,此次行政长官选举暴露了香港政治回应性低、高阶政治与基层政治疏离、政治组织发育不成熟的困窘。  相似文献   

16.
回归以来,香港政治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主要从历届行政长官选举、立法会以及区议会的选举情况,分析香港在回归后的民主进程,对回归后的香港政党发展做简要描述,展示香港民主发展进程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1990年4月,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基本法》。根据这个法律的规定,在1997年回收香港时,将在香港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外,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香港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在我国内地和香港将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内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内地实行全国人大和  相似文献   

18.
香港回归中国的问题首先在于,中国当局能否通过选举一位受人尊敬的首席行政长官,并通过一项使那些在香港两次选举中获得大多数选票的政党要员不致落选的立法会选举程序,赢得并保持香港人民的信任。 更概括地说,对中国当局的考验在于他们对各种团体和观点的影响力,以及他们所必须进行的行政机构调整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他们对维持香港现有体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香港回归祖国后,政治体制从行政吸纳转变为高度自治。基于个人权利优先的民主观念及其背后的身份政治偏离了政治的基本属性,冲击着政治共同体的完整性。只有立基于“政治共同体”,搭建并落实“一体双权三维度四功能”统合性框架,才能进一步丰富国家认同和民主观念,确立起香港人的身份秩序,推动香港的善政良治,实现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有机结合,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0.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切实贯彻了邓小平的国家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的思想,以维护国家主权为指导原则,以维护国家主权为核心内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既保证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在香港的行使,又保持了香港的长期繁荣与稳定,也对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起到蓝本作用,而且还会对将来台湾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