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京 《理论界》2005,2(4):200-202
从生产方式看,图像文化主要是一种“集体创作”,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密不可分,其突出意义在于它创造了一个大众消费群体及其文化观念,这对推进文化的民主化进程有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有可能丧失创作主体的个性意识,甚至造成“媚俗”。从传播方式看,图像文化的传播,从传播者自身和当时当地的“在场性”中高度地游离出来,拉近了与异地乃至世界的距离,但也淡化了对本地日常生活经验和人际关系的关注,同时,复制型的传播方式造成了文化信息的高度增殖,但又因人们被“仿像”所包围,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真实感。从接受方式看,图像文化具有公众性与被动性,它打破了雅俗二元对立的文化传统,但也造成了接受者对文本意义与深度的忽视。  相似文献   

2.
“感觉结构”是英国新左派理论家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该概念是对“个体-社会”二元对立所带来的现代性问题的一种理论回应,但也同样体现出它自身作为一个现代性框架之下的解决方案的固有困难.换言之,威廉斯试图用感觉结构来回答启蒙叙事的一个核心问题:人何以自由以及基于其上的人之交流何以可能?然而,现代性的叙事使他无法真正摆脱“个体-社会”视野.从而,感觉结构力图建立的共同体只能是威廉斯的一种调解性的理想构型.  相似文献   

3.
网络平台包含着大众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传播形式。网络交流沟通类应用形式的出现集中代表了“面对面”人际传播方式在网络世界中的移植和复制。网络人际传播应用是互联网介入真实生活的重要渠道.这种方式正深刻改变着现实中人的思维特征和行为模式,集中呈现出“思维碎片化”、“信息自我暴露”、“时间自由选择”、“关注议题公共性”等一系列新变化。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最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 ,它通过感情交流、信息交流连接起媒介和受众 ,使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 ,感觉媒体不再是冰冷冷的媒体 ,而是可亲可近 ,富有人情味的“人”。体现人文关怀符合我们时代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人文关怀是一种从文化角度对人的关照 ,其核心是对人的生存状况及历史境遇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性场景下,人必须压抑实在界的意义叩问,拥抱现代性语言秩序,才能完成主体化过程。“主体”就是被文化建构起的大他者伪像,而真实的“人”则被湮没于现代性的喧嚣之中。主体化就是以对人的真实性的否定为代价。主体在现代性语境下的创伤性经验,成为困扰现代人的“符号性账目”,构成了现代文学的主体诗学传统。因此,现代性文学就是现代人的文化体验史,也是主体对自我生存无奈的一种窥视。  相似文献   

6.
殷辂 《学术界》2003,(6):157-163
笔者于学可能尚未入门 ,但对学术之弊却深有体会 ,学与学术的对立应该不只是笔者一人的感受。一  尝见一篇文章 ,谈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存条件问题。以为现代社会已不是农业社会 ,儒家文化已失去了生存条件。这是流行的见解 ,也是最大的偏见。这种情形就像一个崇尚享乐主义思想的人 ,由于吸毒、纵欲而改变了其生理状况 ,当医生要求他改变生活方式的时候 ,他告诉医生 ,健康的思想及生活方式在他这里已失去了存在条件。人们总是把环境、社会、结构外在化 ,看成是独立而客观的存在物 ,不知道改造自身就是改造环境、改造社会。前几天我们附近一…  相似文献   

7.
康伟 《北方论丛》2007,(2):125-128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仁”的思想从“之间”这一向度,展开讨论了主体间德性关系何以可能,具有生存论意味;而庄子“辩”的思想从主体间认识何以可能的“中介”这一维度,强调了“成心”、“感觉”和“语言”等因素对互识与共识的消极影响,从而一定程度陷入不可知论。中西主体间性的思维路径与理论均有不同,承认“个体的真实性”是中西主体间性理论走向融合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时代产生了主体性美学,包括中国思想解放的新时期产生的实践美学。主体性美学是对古代客体性美学的超越,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和理论的缺陷。主体性美学认为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和征服,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主客对立的格局内,主体性不能解决自由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审美是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才能解决审美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转识成智”是古往今来的一切伟大哲学与宗教面对的基本问题。这里的“识”是知识,指关于外部世界的客观知识;“智”是智慧,指人们据以行动的生活原理。“转识成智”要问的是:1.关于外部世界的客观知识能否给我们的生活提供规则与原理?2.如何确立我们的道德原则与生活原理?前者是转识成智何以可能的问题;后者是转识成智如何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克思把关于“世界何以可能”和“自由何以可能”的理性思辨,革命性地变革为关于“解放何以可能”的实践哲学,形成了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解和变革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跳出现行的学科分类的思考方式,才能深切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理解马克思的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  相似文献   

11.
形而上的呼唤——读陆杰荣博士的《哲学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总要寻找“意义”,以求将其作为慰藉自己的家园。人所生活的世界 ,既不像莱布尼茨所言是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也不像叔本华所称是可能世界中最坏的世界。这个世界 ,有鲜花 ,也有野草 ;有阳光灿烂 ,也有乌云密布。正因为如此 ,人都要确立精神家园以安慰自己的心灵 ,“哲学境界”提供的意义 ,就是在流动不居的现实中所保持的一方净土。  读完陆杰荣博士的《哲学境界》(吉林教育出版社 ) ,一种崇高感凭胸而生。陆杰荣博士选取的理论切入点独特且有价值 ,理性思考纵横捭阖 ;著述风格大气从容。在其所展开的独特理论思路推进中 ,读者完全升…  相似文献   

12.
杜平 《社会科学》2004,(6):116-121
过去几个世纪以来 ,西方的“东方情结”一直主导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话。西方何以迷恋东方 ?而东方在西方世界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西方的“东方情结”是迷恋与批判意识的混合 ,无论是出于对东方的浪漫化或是对东方的好奇 ,西方表现出的“东方情结”都是自身文化传统的认同与超越的内在需要 ,也是西方文化“焦虑”的表现。“东方情结”包含着西方对东方的复杂情感 ,通过对这一复杂情感的理解 ,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西方知识界“东方转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美学所解释的审美经验与我们的实际经验很不相似?为什么美学所解释的艺术不像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美和艺术是心灵的一种生活,我们在这种生活中存在.我们在经验中得到了美和艺术,但在理论中失去了它们.一维特根斯坦在一次美学讲演时说:“美学是个大题目…….”美学的确应该是与真理、道德并列的大题目,它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但从实际的研究情况看,美学却是个小题目,因而被大多数哲学研究者所轻视.从研究规模上看,美学不像是个学科,倒像是某个专题.但在中国的状况似乎有些异常,有些人认为中国文化原本有着强烈的审美倾向,甚至认为这种审美倾向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其原因是中国由于“缺少宗教”,因此只能在审美追求中注入最高目的.按这种解释,审美活动应该是中国文化中最热烈的活动,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解释包含着一个错误,即把“缺少宗教”做为一种理由.中国文化中确实缺少宗教,但中国并不因此而不完整,这就像人类没有长出三头六臂,但不因此就觉得缺少三头六臂.不存在的东西永远不可能是存在的东西的原因或理由.中国文化的审美倾向不见得是“根本的”精神,很可能是在儒家文化收敛心性的压力下所产生的一条放纵心性的精神出路,它意味着另一种精神生活,这对于美学  相似文献   

14.
白刚  张荣艳 《东岳论丛》2006,27(6):184-190
形而上学在本质上是关注人的,是人之为人的超越性生存本性的理论表达,因而追寻形而上学一直是人的“宿命”。形而上学有两个密切相关的内在向度:“本体论向度”———知识何以可能;“伦理学向度”———生活何以可能。形而上学的历史,实质上就是这两个向度的斗争史。当代形而上学向“后形而上学”的转变,并不是消解了形而上学,而是指形而上学从“本体论向度”转向了“伦理学向度”,因而,这种转向不是纯粹理论性的,而是生存实践性的。  相似文献   

15.
说到何以使哲学走向生活,何以让人们分享其治疗意义,恐怕大多数哲学家都要反思。医疗的“临终关怀”即呼唤着“意义治疗学”,呼唤着哲学作为人生展示生命意义的终极智慧之大用。我们究竟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死的真相又是如何?那么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的?人为什么会感到空虚厌世?什么才是人存在的终极意义?这一系列的生死及意义问题始终是人类文明最大的悬疑。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在追问生命意义的同时,正视并归纳出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存挫折”,认为由无意义感和空虚感捏合而成的生存空虚,是现时代人们看不清或看不到生命意义的原因所在。无论处境多么悲惨和绝望,我们都有责任为生命找出一个意义来——这正是他“意义治疗法”的精髓。弗兰克不仅为我们指出了问题的症结,也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意义治疗”是哲学的使命,当弗兰克从心理治疗转向终极关怀的时候,“意义治疗”就上升为了哲学治疗,哲学作为人生大智大慧的意义就显发出来。  相似文献   

16.
金新 《兰州学刊》2007,(6):174-176
当今世界,媒介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包括传统观念,比如真实观、主体观、身份观等,也包括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等.可以说,电子媒介更新了我们的生活也更新了我们自身.据此,国外有学者对传统的媒介工具论提出了质疑,对技术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拓宽了新的思路,指出:电子媒介(尤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正日益成为我们社会的中心问题,值得我们作哲学和文化上的探讨.该文以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的媒介思想为基点,探讨了网络传播方式对主体自我成的重构问题.笔者所力图强调的也正是马克·波斯特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即交流和交往的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和文化的重心和主题.  相似文献   

17.
文化传播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传播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文化传播方式与犯罪传播方式具有同一性。文化传播方式是通过传播犯罪观念、犯罪信息、犯罪手段和犯罪经验等来影响犯罪发生的。所以,控制文化传播是控制犯罪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康德认为,近代的形而上学问题已从对存在本身的关注,转向对经验何以可能的条件的关注,转向对经验何以可能的关注。正是这种转向,使得康德在其哲学上实现了从关注外在的形而上学到关注内在的形而上学的转变。使得形而上学与认识论问题进一步结合。他指出我们的知识是开始于经验的,但却并不完全来源于经验。人的认识是从感性直观开始,知识的形成必须有形式的条件,否则认识根本不能发生。这些形式的条件正是主体的先天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创建有“我”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谁有兴趣去翻阅几十年来的国内哲学论著,便会不无惊讶地发现;除了针对某个人的某部著作或某篇文章的“书评”或“商榷”之外,所引证、阐述和批评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几乎不是中外古人的就是当代西方人的。由此不能不提出一个颇为尖刻的问题;在极力倡导“对话”的当代中国哲学界,何以同行之间却极少“对话”?这当然与国内学界尚未形成引证必予说明的风气有关,也与同行之间缺乏相互沟通有关,但实质问题显然在于:我们是否创建了必须与之“对方”的哲学?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哲学研究已经逐步地改变了以教科书模式为出发点的教条主义的研究方式,逐步地改变了非此即彼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逐步地改变了几条规律,数对范畴的话语方式,在哲学研究的提问方式、解释原则、概念框架、背景知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因此我不同意用“贫困”或“困境”来概括当代中国哲学的现状。但是,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不就是必须与之“对话”的哲学。必须与之“对话”的哲学,是那种独创性地表达不同时代的人类自我意识的哲学,也就是独创  相似文献   

20.
从回答“人生何以可能”的角度划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主要有两类:提倡宗教人生观的神学形而上学和提倡科学人生观的理性形而上学。神学形而上学以上帝的存在为中心神秘地展开。经院哲学家千方百计地论证上帝的存在。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最为著名。他断言,上帝观念本身隐含着上帝的绝对存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上帝观念,即使说“上帝不存在”的人也不例外。上帝观念的意思是“绝对完善者”。既然上帝绝对完善,那他就不可能仅仅存在于人的心中。因为上帝若仅在心中,我们就可能在现实中找到比它更完善的存在物。安瑟伦的结论如下:上帝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