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国际货币体系来看,美元作为统一结算货币,对维持全球贸易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曾带来了世界经济的空前发展。但是,以主权信用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存在很大的风险。美联储实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将导致基础货币发行的急剧膨胀,从而导致美元贬值,损害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国家的利益。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扩散突显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和弊端,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为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契机。重点关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构想及其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全球经济失衡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美元本位制中美元所具有的非对称性特征具有直接关系,所以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凯恩斯提出的关于创立超主权国家货币的国际货币改革计划,能够消除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的非对称性,进而纠正全球经济失衡。但这将是一个长期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爆发后.现行以美元霸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得到了充分的暴露,体系内国际储备货币为单一化的主权是形成这一缺陷的根源,这不仅导致世界经济缺乏稳定性,发展失衡,而且带来市场调节滞后、货币霸权等问题.可以通过构建超主权储备货币体系和构建多元货币体系来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来促进此类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的世界经济失衡现象并非源于美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汇率错配,而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必然产物。国际化的金融市场、美元本位制以及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浮动汇率和缺乏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调机制是造成各国对美元资产的高度需求和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美国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既得利益者,因而存在维护当前体制,并将调整压力转给贸易伙伴的动力。只有通过开发新的国际储备资产,回到某种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和制订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调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经济失衡加剧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全球不平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表现为美国与日本等国家之间的贸易经济不平衡,并最终引发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当今"复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经济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美国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以及石油出口国之间的不平衡,这种状况不会导致类似的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升值.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并不是全球并不平衡的结果,它更多的反映了美国等国家国内经济中的问题.目前的不平衡给我国内外经济关系调整带来压力,应该主要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建立更加完善有效的金融体系方面努力改革,逐步改善不平衡状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的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发现,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方向,并且,发达国家基本上是在人均GNI达到3000-4000美元时,形成了以国内消费为主导并且消费、投资和出口相对平衡的经济增长格局.中国从2002年开始,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出现明显失衡,具有明显的投资和出口导向特征,导致外贸依存度过高、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从投资、出口主导型向国内消费主导型转变,以形成平衡的经济增长动力格局是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国际经济发展经验视角分析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储备货币的通货膨胀风险既表现为货币在统计意义上可测性贬值风险,又表现为货币具有在统计意义之外的不可测性贬值风险。现代货币由于信用属性的特点使得储备货币国家难以规避以上风险。储备货币的通货膨胀风险使得储备货币国家的经济利益发生了向储备货币发行国单方面的转移。中国要化解和消除这一风险,必须加大外汇储备的消化力度,朝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类货币史从商品本位制度进入信用本位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信用本位制度下 ,货币不再有真实经济作为基础 ,其购买力取决于该种货币的信用力量 ,在此基础上汇率的浮动体现为货币间信用力量的竞争 ,因此强币间的巨幅波动 ,使得弱币不断被强币所驱逐。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多种储备货币与浮动汇率制度体系 ,仍然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多种国别货币的存在是经济与货币灾难的基本根源 ,消除这种根源客观上需要货币的大同。货币将沿着美元化与欧元代表的合纵与连横两种方式走向大同 ,大同的结果将是崭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构造一个基于代表行为人的跨期均衡模型,将持有国际储备的交易性动机、预防和保险性动机以及"重商主义"动机集中到同一个框架中加以分析,探讨了国际储备需求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估计我国国际储备需求的最优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一国在当期的最优国际储备需求量与历史上若干期的产出、资本流动以及国内信用等因素有关,直接反映了持有国际储备的前两种动机,而国内居民对实际货币余额的偏好系数则决定了"重商主义"动机所带来的国际储备规模.基于国际储备需求理论解的数值模拟表明,截至2006年底,我国最优的国际储备额应为7732.27亿美元,而事实上,我国实际持有的国际储备额却达到了10704亿美元,过度储备占到总储备量的27.8%.  相似文献   

10.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社会再次对具有超主权特征的特别提款权寄予厚望。在美元霸权的影响下,要将特别提款权打造成超主权货币并取代美元地位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而重塑SDR的法律制度,加强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作用,则不失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一条现实可行的法律路径。具体措施应包括修改特别提款权的分配和供给制度、设立替代账户的法律制度、增设特别提款权的定值条款以及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美元循环周转机制与金融危机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国际金融领域频繁发生货币危机,当前更是出现了以华尔街为中心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探讨地区性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必然要审视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美元循环周转机制导致了国际金融秩序混乱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这一机制包括在世界范围的美元发行、美元流通和金融自由化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美元发行使美元具有“美元本位制”功能和“世界基础货币”地位;美元流通的结果产生了“美元殖民地”和“劣势货币”;金融自由化是维持美元循环周转机制运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美元霸权:生存基础、影响和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元霸权的生存基础是美元无可比拟的国际地位,维持美元地位的主要条件之一在于国际货币合作。在实践中,美元霸权给美国带来了诸多经济利益,同时给其他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各种负面影响,乃至引发货币危机。由于浮动汇率制有利于美元霸权的维持和为所欲为,为此,在历次的汇率制度讨论中,美国均坚决地维护浮动汇率制。基于美元霸权和浮动汇率制之现状,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思路应该是尽早放弃钉住美元,回归真正的管理浮动制。  相似文献   

13.
美元是美国实力和地位的标志。美元霸权的根本在于支撑美国的全球霸权。美元指数在2007年中延续了2001年以来的下行走势,受美国经济衰退及次贷危机影响,目前再度大幅下跌。随着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美元跌势依旧,以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正在遭受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最严峻的一场考验。尽管美元霸权地位短期内还不会终结,但种种潜流表明,其日渐式微的体系运转正在悄然敲响一个货币帝国时代的晚钟。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的货币史上,美元自面世至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美元对世界经济施加的不良影响有所不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前,拥有世界黄金总量更大份额的美国,不但不严格遵守金本位制规则,反而利用美元对国际贸易和世界货币体系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美元,不仅没有真正承担起国际价值标准的义务,而且经常将美国的债务危机转嫁给贸易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美元完全脱离了黄金的约束,致使美元在世界范围肆意泛滥,造成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以及国际贸易体系和世界货币体系的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巨额的GDP和外汇储备基础、强大的对外贸易以及迅速发展的金融市场的现状,采用理论分析和图示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阐述了人民币已经具备国际化的基本条件,指出了中国应按照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的次序路径渐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将成为世界上的主要货币,与美元、欧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外资产人民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主动出击,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更多的国际债权以人民币而不是以美元定值.从中国国际资产与负债的货币组合这一角度讨论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前景的因素.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包含人民币的基础价值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着重探讨黄金与美元走势的历史相关关系,并探讨剖析了在如今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阴影下,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重新定位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今对黄金储备的态度,并提出适当提高我国政府财富储备中的份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追求最大化利益的条件是,政府财政预算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本币汇率稳定与维护自由贸易原则,这也是国家经济逻辑的基本构成要素。然而,美国政府秉承的经济逻辑则与此相反:它将财政赤字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认为贸易逆差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利用国际储备货币操纵汇率以及凭借霸权地位践踏自由贸易原则,从而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谋求美国的最大化利益。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加入SDR 预期对其国际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主要体现在其国际影响力及对国际主要国家货币汇率波动的反应程度。人民币纳入SDR 货币篮子将会改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基于2015 年8 月11 日至2016 年3 月16 日的样本区间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检验人民币加入SDR 预期因素对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人民币加入SDR 预期能够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尤其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影响力将大大增加,但是其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影响力仍显不足;第二,样本区间内,人民币自由化程度并没有提升,因为人民币汇率并没有随着世界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