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黔诗纪略》因文献丰赡而有"博综"之誉,其采诗途径多样,包括对文集、史乘方志、刻铸文献、口传文献、图谱等文献资料的收集,为考察明代黔诗在清代咸同时期的传播特征提供了可靠依据.明代黔诗在该时期的传播主体以个人为主,地方志局参与其中;传播的载体形态以纸质书集为主;以书面传播为主,主要通过抄写、印刷方式传播;传播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整体而言,明代黔诗在咸同时期的传播不广,诗歌留存较少,受关注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金春丽 《国际公关》2022,(23):23-25
通过整理中医药传统文化在日本传播与发展的相关文献,整理日本认同中医药传统文化与其国内历史发展的关联性,梳理和剖析影响中医药在日本传播与发展的要素。首先介绍了中日建交时期中医药在日本传播与发展状况;其次介绍了中日断交期间日本国内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与传播情况;最后分析了历史上各时期日本主流文化对中医药在日本传播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考古学资料与文献记载,对殷商时期文化区间交流、传播及其形式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殷商时期不同文化区之间的交流与影响,不仅推动古代社会向前发展,而且奠定了商周以后中国古典文明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作为图书馆新的组成部分,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逐渐成为文献信息服务和传播的主要形式,并与传统的图书馆形成了互补优势.  相似文献   

5.
明人别集传播明词的效能因编纂形式各有差异,存在马太效应及附骥以传的现象.别集传播之明词占作者传世词作的比例、别集编排词作的顺序都影响着明词传播.越是知名的作者的别集越容易传播其词.别集副文本为保存文献提供了重要的途径,且为作品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时空.  相似文献   

6.
家族式的书法传统肇始于东汉中期以后,父子、兄弟相承授者不乏其人.魏晋时期,这种书法传统发展到了顶峰,其形成与士族注意家风的培养和家学的传承有关.魏晋世家大族在书法传承上的主要贡献有四:士族身份对书法的传播有重要促进作用;纸笔等书写工具在士族间的使用,对书法的传播有直接推动作用;世家大族在书法传承中曾经引领潮流;其时的书法理论著作主要产生于世家大族之中.从同为士族的河东卫氏与琅琊王氏的书法比较中可以看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书法既需要继承传统,又需要大胆创新,如此方能适应艺术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从传播所使用符号类型的角度,侗族传统传播有自然物符号传播、人工物符号传播、口语符号传播和书写符号传播等几种基本传播方式.由于过去没有自己的规范性文字,侗族的实物符号传播比较多见,口语符号传播尤其是音乐比较发达,而其书写符号传播则颇具特色.侗族传统传播的许多形式正在不断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8.
汉赋载体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的文献载体主要有简牍、缣帛、玉石、纸张等,其中简牍是汉代最基本的文献载体形式,也是汉赋最主要的载体形式,汉赋的载体多为"木简之薄小者".在用简牍有长尊短卑观念的汉代,汉赋在文献中所处地位不高.再之,简牍在汉代对于多数人来讲,并不是一件易得的东西,而汉赋相对于其他文体又是耗费简牍较多的.因此大大地限制了汉赋的生产、传播与消费,对散体大赋的传播消费限制尤甚.  相似文献   

9.
"五四"及其稍后时期的翻译,既继承了自洋务运动以来的传播新思想的传统,又具有实践性、系统性和创造性等新特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诗歌流派的译介,对中国现代新诗在内容、题材、风格、形式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新诗呈现出形式新颖、流派纷呈、写法多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以多学科视角综合探析中国家训文化源流,有助于系统和深入领悟、发掘其丰富内涵及其当代意义.借鉴人类学大小传统论,综合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观之,中国家训文化在起源上有两个不同层次的传统:先于汉字、外于文字记录的非文字传统和由汉字记录的文字传统.非文字家训最初可表现为事关宗族大事的口头规训(如诵)或以物(如钟)代言、以行(如歌舞)代言的仪式.同时,当古代原始家庭发展到宗族-宗法制社会时,方有家训产生之需要和可能.从尧舜时期有关部落间的政治联姻和帝位传承等事关宗族大事的规训以及“五教”来看,中国家训文化可能萌芽于尧舜时期.中国文献家训在其源头上同样具有多样性,迄今已知最早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商周皇家家训群,包括政事(令)训、传宝遗训和子弟训(诫)三类,分别以《盘庚上》、《保训》和《诫伯禽书》为代表.此后,因循“训”和“诫”的思路,中国家训文化向更广大的亲缘组织和生活领域拓展,其名称、种类和内容、形式日益多样化,其社会化、平民化和职业化特征日益凸显,并传播到海外型塑了日本等国的家训文化.总之,中国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其内涵丰富而多元.其“家”已不限于狭义的亲缘组织,事实上已包括了“扩大的亲缘组织”;其“训”已不限于狭义的家庭教育,实际上已成为涵括广阔生活和职业领域的大教育和大文化,成为古人的一种社会化教育范式、社会文化类型和社会治理形式,具有现代社会单一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社会管理无可比拟的包容性和多维性.为此,亟需系统整理传统家训资源,重新审视、定位其当代意义,探索实现其创造性转型和创新性发展的形式和路径.原本种类和资源以及教育规约的理念和形式都远不如中国丰富、系统和多样的日本家训,其近现代转型和创新的经验值得深入研究,比较家训学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初,中国美学进入了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促成美学的转型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其中传播手段的革命是至关重要的.在西学东渐大潮中兴起的近代报刊改变了传统的审美机制,使美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促成了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2.
私塾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在山东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与社会基础,虽经清末改良,学校教育逐渐替代其成为主导形式,但私塾在近代社会中一直存在.大量资料表明,私塾在近代山东基础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1905—1919年,私塾仍是山东基础教育的主要形式;1919—1937年,私塾为山东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1937—1945年,私塾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爱国主义情操以及民族认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政府认可其在义务教育实施中的地位以及与乡村社会的适应性是私塾仍发挥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歌谣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谣是民众生活与思想实践的直接反映,是民众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看法和呼声,是民众参与社会政治的一种特殊公众舆论。歌谣的社会舆论功能,必须通过传播才能够实现。魏晋南北朝歌谣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个体传播和群体传播来实现的,其具体的形式则有口耳相传、题壁、歌诵传唱和呼告传播等多种。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盛行的歌舞之风等社会文化和心理氛围也促进了歌谣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闻事业史和科学传播角度的原始期刊文献调研和考证方法,对<新青年>媒介形态作全面研究,为五四时期科学传播史研究提供典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新青年>首先改用白话文和采用新式标点符号;首次实行轮值主编制度;通过赠送、交换、代派销售、登载广告等多种方式经营管理,成功地使发行量达到15 000份以上;曾出版"新青年丛书"、专号或专号出单行本、合订本重印等形式,实现再传播增值或扩大传播范围.结论认为:<新青年>一扫晚清以来中文期刊传播科学多由传教士把持或国人自办期刊影响很小的局面,创造了中国近代期刊作用于社会和与时代俱进的一个奇迹.它还以其期刊类型、办刊理念、编辑模式和传播策略,影响一批新型的国人自办期刊,推进了文化的转型,引领了国人自办期刊的新方向,也使期刊载体的内涵、外延及其社会功用得到空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汉文佛教文献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有必要建立一门专门研究汉文佛教文献的学科,即汉文佛教文献学.汉文佛教文献学是以汉文佛教文献及佛教文献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佛教文献产生、发展、整理、存藏、传播、利用的历史和规律,并为佛教文献工作提供理论指导的专科文献学.汉文佛教文献学与汉文佛教史料学、汉文佛教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欧美佛教文献学方法不适用于汉文佛教文献,而汉文佛教文献学与中国传统文献学又有诸多不同.另外,汉文佛教文献在整个中国文献学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有必要建立汉文佛教文献学.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语]中国近代报刊继承了传统京报的某些形式,并有所发展,从时间维度可谓中国传统京报的近代化,就空间维度而言又能窥见西方报刊样式的印记;既有中国古代书籍文献学术探索及教化的价值取向,又有西方所谓的新闻资讯告知功能,是传统与现代的杂糅。近代报刊在传播形式上"通中外",在传播内容上"达民智"。从中可见救亡图存压力下近代报刊政治功能变迁的历史印痕及其兴衰成败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7.
俄藏黑水城文献Tk97号《南华真经》为北宋太宗时期刻本,是目前以“南华真经”为题的最早刻本.现存《续古逸丛书》所收《宋刊南华真经》为宋真宗时期刻本,与黑水城本很相似,两者可以互相校订.黑水城本《南华真经》的发现,对于宋代《庄子》版本的研究以及道家文献在西夏的传播均有重要之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网络音乐原创歌曲借助现代网络媒体和技术以爆炸的速度传播开来.同传统歌曲相比,网络音乐原创歌曲艺术风格和传播途径都有自身特点,并对传统歌曲产生重要影响,分析其发展现状、传播特征,指出其对当代中国音乐和社会生活的冲击和影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息传播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政府机构对各类情况的把握,关系到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并最终关系政府行政目标的实现.政府信息传播分为言语传播、文字传播和实像传播.各种传播形式均有其不同的特点和技巧.  相似文献   

20.
大众音乐即广泛地流传于民间的音乐,它存在于各个历史时期,其内容与形式都随社会变革而发生着变化,但其"大众性"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始终不变的.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泛是大众音乐突出的特点.非大众音乐是指历史上的"宫廷音乐"与现当代的"学院派音乐".它们各有特点,彼此之间既各自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研究大众音乐与非大众音乐的范畴、特点、发展概况等,对促进当代大众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