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雪》     
《野草》中,有些作品是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要艺术手段,通过美化了的“自然物”来曲折地表达诗化了的“小感触”的。——《雪》是其中的第一篇。《雪》抒写的主体是两幅雪景:一幅是忆念中的故乡江南的雪  相似文献   

2.
放学后,我来到妈妈的办公室,拿起早上没来得及吃的鸡蛋,不料,手一滑,鸡蛋摔在地上,蛋壳上出现了几道裂缝。我忙把蛋放入盛有开水的杯子里,这样,既可以洗干净鸡蛋还可以焐热鸡蛋。  相似文献   

3.
阳关的雪,落在中华文明的大地上,更落在先生的心头。冰凉的雪水,渗进先生炽热的赤子之心。民族的兴衰演变幻化成澎湃的巨浪,拍击着先生的灵魂。一次苦旅,一份深深的中华情,先生用脚丈量出中华文明的盛衰历程。阳关是一个驿站,驻扎在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演绎出悲壮的阔别之情。如今,面对一片废墟,先生在满  相似文献   

4.
5.
我和陈象新先生素昧平生,至今不曾面晤。但在我读了他的《雪鸿集》诗作以后,一个老革命教育家的形象,却顿时屹立在我的面前。陈象新先生(1918-)从1939年7月南通通州师范毕业投身教育工作起,至今已57年.其中,他担任江苏省重点中学海门中学校长几34年.由他培养、教育出来的学生以万计,的确是桃李满天下,芳菲没中华。他在1939年9月《从教》一诗中写道:“卢沟炮响战端开,我为输将到讲台。粉笔多情终不悔,此生许定伴英才。”这是他青年从教时的誓言,也是他大半辈子献身于革命教育事业的写真.艺术地真实地反映江苏教育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明代是评点文学的全盛时期,评点成为明代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方式,这样的风尚也反映在龙学研究上。明人以创作实践为出发点,结合当时的文学思潮和自身创作经验以评点的形式对《文心雕龙》展开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文心雕龙》的评点者多为文学大家,他们多从细节入手来揭示刘勰的为文用心、阐发全书结构特点、指摘警句、评论行文风格,表现了对文本的主观感受和理性思索。明人对《文心雕龙》的评点虽在深度上有所欠缺,但却代表了明代龙研究的重要成果,并开阔了后学者的思路,成为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史学史上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胡义成同志编注的《明人小品选》即将交付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现先将霍松林教授为该书撰写的序及该书的前言一并发表.  相似文献   

8.
《九峰雪霁图》是元代大画家、位居“四大家”之首黄公望的鼎力之作。画面所表现的是雪后山景,作者自题:“至正九年春正月,为彦功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两三次至毕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痴道人八十有一,书此以记岁月云。”由此看来,《九峰雪霁图》为画家81岁高龄时所作,功力不可谓不深。作者长期生活在江南,对江南山水情有独钟,尤其是春雪大作,在江南亦为一种奇观,更激发了画家的激情,下起笔来,神韵有加,虽笔墨不多,表达的意境却非常深远。  相似文献   

9.
庐山不仅是一座地理概念的大山,它也高在典籍中,高在中国历史上。历史的庐山,政治的庐山,宗教的庐山,文学的庐山,建筑的庐山,名人的庐山,在岁月的沧桑里依然光彩照人。那曾经烛照过几千年时光隧道的庐山也依然在湿润朦胧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当年的苏轼,曾经为“不识庐山真面目”作出颇具哲学意味的思考。今天,一个从小居住在庐山脚下、一如庐山的婉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情节构思、表现主题等方面,分析了冯梦龙《三教偶拈》中“济公火化促织”一段和蒲松龄《促织》二者的渊源关系,认为后者取材于前者,但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明显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1.
记载两宋历史的《宋史》成于元末衰世。当时史臣"三史分修"的权宜之计受到明人的严厉批评。研究和重修《宋史》是贯穿明代始终的学术大事。明代学者的《宋史》研究明显的经历过一个从理论上的批评和完善再到实践中的重新修撰的过程。其中虽著作众多,卷帙浩繁,但大多因袭旧文,缺少发明。因此,对后代史学并未产生重大影响。这与明代整体学风的空疏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陕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丘陵源峁的胸体浑不知羞地裸露着,极少装饰点缀;似九曲回肠的湾道中流淌着浑浊,无语凝咽。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苍凉得有些单调,深沉得有些孤寂,震撼中又令人伤感。但是在她的地下却蕴藏丰富,神府煤田与陕甘油气盆地的相继开发,使世界对这块贫瘠的土地刮目相看。其实陕北还有其他土特产,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便是陕北的“四大宝”。陕北的风高土厚,歌谣慷慨,系水土之风气,影响所及,弄文字的亦与众不同。柳青、路遥、张子良等产于此地。李季、高建群、史铁生、梅绍静、叶延滨,…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戏曲史上,随着花部(即地方戏)的蓬勃兴起,雅部(即昆曲)急剧衰落,传奇的写作也随之日落千丈的清嘉庆年间,南戏四大声腔之一海盐腔的发源地——浙江海盐城里却诞生了一位著名的传奇作家兼诗人,这就是为挽回传奇创作的危机作出贡献,被时人称为“前汤(显祖)后蒋(士铨),与君鼎足”的黄燮清。黄燮清,初名宪清,字韵珊,嘉庆十年(1805)生于一个世代读书做官的家庭。道光十五年(1835)参加浙江乡试,名列前茅,而后即一再失利。一生大部分时间隐身于自已亲手改建的倚晴楼里潜心写作,诗、词、曲、画皆通,尤以传奇的成就为最。他才思敏捷,谙熟音  相似文献   

14.
15.
王志坚是晚明时期一位重要散文选家,其《四六法海》是唯一入选《四库全书》的明代骈文选本。其《古文渎编》是唐宋八大家散文的专选,寄寓着以编代著的深微用意,体现了考镜源流的学术追求,被赋予了文史互证的史家眼光,在选文和评点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与前已编刻的《古文耦编》《古文澜编》构成了一个系列选本,贯穿着其对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脉络的宏通理解和深刻洞见。  相似文献   

16.
《石湖》是已故的老作家、文学史家郑振铎同志写于1957年的一篇游记,它刊载在1958年1月4日《人民日报》上.这篇游记是作者记述自己在三年之间,两度游览石湖的情景和观感.石湖,在江苏省苏州市的西南,是毗连太湖的一个支湖,界于吴县与吴江县之间.相传是越王勾践灭吴  相似文献   

17.
18.
司空图(公元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著有《司空表圣文集》.《诗品》是他谈诗歌理论的专著.全书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其内容涉及到诗歌创作的风格、意境、手法等问题.在司空图的诗论中,除了一些唯心主义糟粕需要剔除之外,也有不少合理因素值得我们借鉴和取法.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改编自《风月宝鉴》已为学术界所公认.然而,究竟何人创作了《风月宝鉴》,学者们则各持已说:或云曹雪芹,或云其弟棠村,或云其叔脂砚斋.这些观点说明,旧槁的作者是曹氏近亲,生活在清初雪芹时代或略早于雪芹时代.这些论点,看来都言之成理,但同时又留下了一些疑点.在重新研读《红楼梦》并考察有关资料时,我发现了一种现象:自称写实也被人们公认为写实的小说《红楼梦》中,流露了很多明人的痕迹.追溯它的源头《风月宝鉴》,因而设想:《风月宝鉴》可能是明人的旧稿,曹雪芹在加工改创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消除旧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有明一代,《琵琶记》一直盛行不衰,当时有许多种本子在社会上同时流传。①保存至今的十多种明代版本,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些版本理应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但到目前为止,它们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可能与已故钱南扬先生的主张有关。他将清初陆贻典的钞校本迳称为“元本”,并据以作《元本琵琶记校注》。为了推尊这一钞本,他对《琵琶记》的多种明代版本基本上完全否定。他认为明代人不谙曲学而又轻率粗疏,对南戏剧本的体格调式妄加改窜,使之“面目全非”;又认为明代人思想保守落后,改本往往削弱了原作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