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中唐白居易多篇诗文,系统阐释了白居易诗歌理论主张。文章着重论述了白居易关于诗歌创作的动因、诗歌的社会效用及诗歌的表现形式,对白居易诗论和诗歌中表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给予了重新评价。论文以白居易诗论为纬,以先秦、汉魏、六朝诗论为经,联系白居易生平,以新的视角重新解读了白居易诗论,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评论了白居易诗论形成的复杂原因、诗论的核心、诗论对前代诗人的评价,并对白居易的四类诗重新进行评价,探讨了白居易诗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前人已有不少评论。建国以后学术界对他的诗歌创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特别是对他的讽谕诗评价更高。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主要表现在他的《与元九书》中。对于白居易诗歌理论的评价,多年来也是大都予以充分肯定的。也有个别论者对白居易的诗论和讽谕诗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近来重读《与元九书》,觉得白居易的诗论与诗作有些问题还应从二者的结合上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由孔子提出的以政治教化为中心的儒家诗论,汉代由《毛诗序》作全面总结而臻于系统化。至魏晋,儒家注重功利而强调克制情感的理性主义诗论,受到“缘情而绮靡”诗论的强烈冲击而一度衰落。唐代白居易重新举起儒家重教化诗论的旗帜,提出“为时”“为事”而作的主张,把儒家诗论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后宋代朱熹的“志本乐末”论则极端片面地强调诗歌明道言志作用而完全忽视诗歌的审美作用,把儒家诗论引入僵化的歧途。从此儒家诗论无新的建树而趋向冷落。至清代王夫之才开始从一个新的视角来阐发儒家诗论,显示了儒家诗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被誉为“广大教化主”的中唐杰出诗人白居易,诗歌推重写实通俗,平易流畅,甚至不避浅切,其诗歌在中晚唐的流播达到风行的程度.它的流播对当时诗坛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为当时诗歌创作树立新的审美范式,即元和体与元白体;另一方面对我国古代诗歌派别意识的觉醒产生积极影响.同时,随着晚唐政局的昏暗,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进入更深层次,以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刘驾、罗隐、杜荀鹤、黄滔等为代表的寒门文人重新审视白居易诗歌中讽谕之作,并部分继承了白居易新乐府济世讽谕的精髓,使晚唐诗文创作在“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与锋芒”.  相似文献   

6.
中唐贞元、元和之际,新乐府运动和古文运动相并崛起于文坛。“新乐府”领袖之白居易,不仅以丰硕的创作实绩辉耀当代,而且用有系统,有纲领的诗歌理论启发和指导了新乐府的诗歌创作。白居易的诗论有个显著特点——政治色彩很鲜明。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谈些个人的浅见,以求教于各位师长。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作为中唐诗人的代表人物其风格多以讽喻著称,但除此之外白居易的诗歌中还有另一类风格,即受当时洪州禅的禅思影响而形成具有淡薄平易的无事情思的诗歌。本文简要分析了白居易禅思合一的诗歌受禅宗影响的几点因素,从唐代禅宗发展的大方向及白居易个人人生机遇的小方向及其禅思合一的诗歌分类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8.
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与意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禹锡的诗歌创作“祖风骚,宗盛唐”,既有较为充实的社会内容,又有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其以意境论为核心的诗歌理论着眼于诗歌审美规律、创作规律的探讨,既是对当时诗坛上元白功利主义诗论的反动,又是对盛唐诗美学价值的重新认定,上承皎然,下启司空徒,对中国后封建社会的诗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的诗论主要表现在《与元九书》中,是白居易作为唐代“新乐府运动”的领导者写给另外一位领导者无稹的一封书信,大旨在论诗.其中不仅有对上自“五帝三皇”,下至李白、杜甫的诗歌创作的历史总结和评价,而且还有对诗歌创作理论提出的一系列观点与主张.特别是关于诗歌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等关键性问题,白居易的主张影响深远,绵延以至后世的文苑诗坛,使《与元九书》成为中国古典诗论中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观白居易《与元九书》,披章览句之间,始见其“孕大含深,贯微洞密”,议论精博,诗道卓然.尤其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更是千古绝唱.然而,历史的继承,首先要经过历史的批判.任何文学艺术上的里程碑,上面都有历史留下的瑕玷,去伪存真.批判地继承,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态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饮酒诗是白居易诗歌作品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贯穿了其诗歌创作的始终.白居易的诗歌,无论是讽谕、感伤诗,还是闲适、格律诗都散溢着醇醇的酒香.白居易纵情诗酒以避祸消忧,体悟人生.从他的饮酒诗,可以看见一个血肉丰满的真实的白居易,并能够窥见其思想发展历程,发现其人生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
以往人们大多认为白居易的讽谕诗不具有可歌性 ,但相关资料表明 ,白居易的讽谕诗创作具有非常明确的入乐意识 ,并形成了以“诗乐合一”为特征的诗学思想。充分认识这一点 ,对重新解读白居易《与元九书》、揭示其中所包含的独特诗学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重视诗歌入乐的创作追求 ,对白居易讽谕诗审美特征的形成也有不可忽略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是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体悟中得出的审美情感归结。含蓄一语,古代诗论者在诗歌鉴赏中从不同视阈多有论及,梁启超等人在现代语境下对古典诗歌含蓄美作出重新阐发,认为含蓄是古典诗歌传达情感的表现手法。本文从诗心美学角度认为,含蓄美是诗人对诗歌的领略、体悟,以达到对生存本体的一种生命体悟。  相似文献   

13.
<正> 最近,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六六六期发表了裴斐的《白居易诗歌理论与实践之再认识》,文中指出这样的事实:现在通行的文学史教科书里,白居易《与元九书》不但被推崇为“最全面、最系统、最有力地宣传现实主义、批判形式主义的宣言”,还被说成为白氏“领导新乐府运动的纲领”。裴文认为:“为政治服务无论多么重要。究竟不是诗歌的唯一功能。把这种谁也无法实行的主张视为现实主义诗论,同我们长期以来对文学思想性存在的狭隘理解是分不开的,现在  相似文献   

14.
《诗论》是一部系统地运用西方美学原理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并融合中西方美学观点的力作。《诗论》以西方的诗论对中国的诗歌和诗论进行分析和阐述 ,使中国传统的、感悟性的艺术具有现代科学的理性色彩 ;以中国的诗歌和诗论印证或纠正西方诗论的某些著名论断 ,使之更为科学或全面。《诗论》构筑了“和”的美学体系 ,该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儒道互补”、“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根基中 ,并具有一定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15.
<孔子诗论>心理分析色彩浓郁,蕴含丰富的情性思想.其通过剖析诗篇文辞背后的深刻情性内涵,形成了以情性范畴为核心的诗学体系.同时,对诗歌接受者的接受心理也有十分精彩的论述.从诗歌创作时诗人的内部心理世界,到诗歌传播过程中接受者的审美思想情感,<孔子诗论>充分体现了战国诗学情性观之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从诗论体系本身出发,以中外诗论史上的相关论述为参照,对曾国藩诗论甄辨梳理,阐幽发微,认为:曾国藩诗论主要包括“言情韵”─—诗歌本质论、具“识”养“气”─—诗歌作家论、“工律”“机神”─—诗歌创作论、识“貌”取“神”─—诗歌鉴赏论四主干,这独特诗论在中国诗论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世界诗论史上具重要的互补价值。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歌远播古代朝鲜、日本。白诗自新罗时期传入朝鲜半岛,高丽时期已然风靡文坛,出现了一批如李奎报、崔滋等文坛巨擘对白居易诗歌进行品评、模仿和创作。白居易诗歌影响李奎报诗歌创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李奎报创作了一系列追和白居易诗歌的作品,因视白居易为楷模而追和,并仿其神韵;李奎报晚年承袭白居易“感伤诗”,成为其诗歌创作重要的内容;李奎报模仿白居易“讽喻诗”,创作了一系列批判社会现实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梁宗岱的诗学思想是以中西古今的诗学理论为渊源,对其艺术养分汲收融汇并以自己的艺术审美期待对其改造,误读和重新阐释的结果.以作者--作品--读者为重心,从创作美学的角度,站在中西文化观念的高度,以西方理论阐释中国传统诗学内涵,并在中西对比中反观、建构传统诗论的"现代化"和西方诗学理论的"中国化",显示出向诗歌艺术本质探讨的现实努力.  相似文献   

19.
所谓的朱熹的"诗"学通论,是基于其《诗》学、诗论和诗作整合为一的考察。朱熹于《诗》学上降次而不废黜《诗》,其路径是:在以《诗》为诗认知前提下,先废黜汉唐政教美刺的《诗经》学体系,再建立新的理学化《诗》学体系。在诗论诗作上,作为理学家也以"作文害道"的理念贬抑诗,但却贬而不废,有"诗人之言"的诗论和千三百首的诗作。在诗歌美学上是一个"平易"的主张:以里巷歌谣、朝廷宗庙乐歌解《诗》;诗论中反复申说"平易";诗作也贯彻着"平易"主张。降而不黜《诗》、贬而不废诗歌以及"平易"诗美主张,和朱熹对诗歌本质即真情实感的即时抒发而非搜索枯肠的苦"做",以及理学家、诗论家及诗人的集多重身份于一体有因果关系。朱熹的"诗"学思想是为人生的一派,于诗歌为艺术的特质上存在不足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诗歌美学的奇峰——论艾青的《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青的诗论以形象精到的语言描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美学观作为诗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以真善美相统一为核心的"人民即诗神"的诗歌创作与诗歌评伦的美学主张,系统地以文艺美学来论述诗歌创作过程与诗美的特质,科学地揭示了诗歌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艾青诗论在中国现代诗歌美学研究中占有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