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大,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所占的比重却一直较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所以,如何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已成当务之急。一、我省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分析1、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现金收入少,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我省农民人均货币收入水平一直较低,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必然不高,农民除了生产和生活的必要支出以外,很难有更多的消费行为。主要原因在于:(一)收入结构单一,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我省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种植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60%以上。非农…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1989~2011年最新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考察了我国农村家庭收入构成的演变,利用基尼系数分析了农村收入差距的发展历程,并基于回归的不平等分解方法估计了各个解释变量对农民纯收入差距的贡献.文章发现,我国农村基尼系数自2006年来已经突破了0.5,收入差距悬殊;非农收入差距对农民纯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教育年限、政治资本是影响农村收入差距最大的两个因素,贡献度分别为54.3%和16.4%.  相似文献   

3.
正确引导农民消费□文/陈华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农民的收入逐年提高,农民的生活消费也随着收入的增加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百户农户抽样调查资料反映,1995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283元,其中人均生活费支出3081元,占收入的7...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逐年得到改善.根据28个省、自治区(缺西藏)、直辖市600个县、30,427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1983年在农民纯收入有较大增长的基础上,农民各项消费支出持续增加,消费水平又有提高,消费结  相似文献   

5.
一、河南农村消费需求现状 从对河南省近20多年来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现状分析来看,河南省农村消费需求具有以下特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均偏低;农民家庭人均消费总量及各项支出费用提高迅速;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在逐渐增大:农民平均消费倾向总体呈下降态势;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要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把提高农民和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作为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数的50%,因此,启动我省农村消费市场、促进农民消费,将对拉动我省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20年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高速增长。但在当前新的经济大背景下,农民传统的收入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如何把握农村居民收入的新增长点,已成为我省下一步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一、过去20年间农村居民增收途径回顾1978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为165元。对年后的1998年增加到381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59倍,平均每年递增gi%。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157元增加到1998年的2891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sl倍,平均每年递增78%。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为了直观地考察ZO年;司我省…  相似文献   

8.
以地处西部的陕西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需求为例,建立了引入虚拟变量的ECM模型,通过检验,模型有良好的拟合性能,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当前陕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特点: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有效需求不足.为此,必须采取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适度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更新农民的消费观念等有效措施,增强农民消费信心,努力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实现保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2002年,我省按照年初部署,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广辟农民增收门路,农民现金收入继续增加,大、小春粮食均喜获丰收,整个农村经济运行良好。但农村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0.
拓展农村消费市场 ,是当前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拓展农村市场是个系统工程 ,由于不同区域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同 ,消费者不同 ,消费习惯和需求不同 ,所以拓展农村消费市场 ,扩大内需 ,必须了解当地农村农民的消费习惯和需求。一、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因素1.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影响。近几年 ,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趋缓。杭州市从 1995年到 1999年的收入增长幅度分别为 :32 .9%、15.6%、8.7%、5.8%和 5.1% ,呈逐年下降趋势 ,平均每年增长 13.1% ,而五年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年均增长 9.1%。所以 ,很多农民认为 ,现在挣钱难 ,存钱…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动力不足;二是农民消费心理预期抑制了农民消费欲望,价格心理预期延迟了农村的消费。由于住房、子女教育、婚丧嫁娶、养老等支出的加大,使农村居民收入预期下降,支出预期上升,导致即期消费减少;三是农村商品供应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四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消费环境差阻碍了消费。大件商品维修难,常常是“花钱买享受”变成“花钱买气受”,影响了农民的消费热情;五是  相似文献   

12.
根据计算,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高于城镇居民,且MPC等于0.7707,按照乘数原理推断,家电下乡拉动农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带动经济成倍增长.但是,下乡家电品种仅仅限定于彩电、冰箱、洗衣机和手机,在农村每百户居民对彩电、手机和洗衣机拥有量偏高、农民增收缓慢、节俭意识约束等条件制约下,要真正拉动内需、刺激经济还必须从调整家电产品结构、适应农村需求,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农村需求,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需求,转换农民消费意识、升级农村需求,改革农村家电销售模式、方便农村需求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新昌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但消费不足,农村市场相对疲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本文通过新昌农村典型调查,结合有关统计资料,对新昌农村居民的消费现状及如何启动农村市场作初步分析。一、农村居民消费现状1.随着分配格局的多样化,农民消费水平大为提高。1998年新昌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520元,比1993年增长1.5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增长9.2%,比前五年的年均增长高出1.8个百分点;在各类企事业中获得的劳动报酬为606元,占人均纯收入的问.2%;家庭经营农副产品收入1404元,占39.9%;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  相似文献   

14.
消费潜能是潜在消费需要与实际支付能力的统一。因城乡消费存在联动机制,且有农民工消费作为弥合城乡消费差异的实现载体,所以将城镇消费现实视为农村消费的一个合理边界,测算农村消费潜能就具有理论科学性及实践可行性。基于绝对收入理论,构建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测算1989—2020年陕西省农村消费潜能,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已沉淀消费潜能释放空间非正;未来消费潜能释放方向单一;消费潜能的增长优先于挖掘。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消费函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 1978~ 1997年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预算数据检验了持久收入假说与随机行走假说。由于制度和经济的原因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行为并非完全符合发达经济的消费函数假说。分析认为 :1978年以来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经济收入与财富显著增加 ,农村民间信用和转移支付 ,也为农民降低流动性约束提供了部分条件 ,进行跨时预算的条件逐步成熟。然而由于短缺经济的制度惯性等因素决定了农民很难获得官方的消费信贷支持 ,农民消费主要取决于其收入特别是持久收入 ,目前在过剩经济形势下更应该承认居民消费行为的合理性 ,纠正舆论以“人情风”、“建房热”等对农民理性消费的责难。  相似文献   

16.
农村物价高于城市:意味着什么?据统计,1989~2000年之间,除了1989、1990和1995年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略高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城镇和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份额的非参数恩格尔曲线模型,利用我国1991-200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医疗保健消费的恩格尔曲线、总支出对医疗保健支出份额的边际影响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弹性进行了非参数估计,并分析和比较它们的城乡差异性。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差异性的重要原因在于城乡居民收入和总消费支出水平的巨大差距以及对农村医疗保健投入的不足。减小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差异性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总消费支出水平,并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供给的投入。  相似文献   

18.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反映农民经济收入水平、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历来被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所关注。目前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农村住户调查是通过对农村居民家庭的生产、收入、消费、积累和社会  相似文献   

19.
关注"三农"     
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并已连续十九年位居各省、自治区的首位.但不可否认的是,我省农村发展中同样存在着很多问题,客观看待我省的"三农"问题是促进我省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四川是农村劳动力大省,农村劳动力数量占西部12个省、市、区的24.8%,占全国的7.7%。多年来,四川为把农村人口包袱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再把人力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农村劳务开发的道路上做了艰难而富有成效的探索,转移和输出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劳务收入逐年增加,2004年分别达到1490万人、576亿元,劳务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3%,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转变观念、获取信息、重新创业的重要渠道,民工潮也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城市化进程。但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需要有关各方广辟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