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决議”指出:“由农业生产合作社到人民公社的轉变,由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的过渡,由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这些是互相关联而又互相区别的几种过程。”这里我就个人学习的体会,写出一些粗淺意見,請大家指正。我国农村由集体所有制到全民所有制的过渡,我国社会由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前者是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提高,后者是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的发展。两者虽有密切的关系,而是不同的范疇。有人把这两个过渡混为一談,大概是由于把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两种形式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发展,机械地凑合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我国由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问题,如何正确理解,目前还存在着分歧,其中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社会主义社会建成后,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才能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这个时期的社会性质仍是社会主义的;二、社会主义社会建成后,即开始了全面的共产主义建设,其社会性质是共产主义的,也就是我国开始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我是赞同后一种看法的·读过《学术月刊》第3期徐崇温同志“试论‘两个过渡’的相互关系”和吴平同志“社会主义建成是否就是共产主义开始?”两文后,觉得徐文有的分析得当;有的分析不够确切,值得商榷。而吴平同志一文的基本论点我是不同意的。现将我对他们两文的意见以及我的看法提出来,与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马列著作研究会于十月五日和十九日,由王云同志主持,对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历史阶段划分问题进行了两次讨论。会上各述已见,也展开了一些争论。 对上述问题的看法,主要的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划成两个大阶段:由取得政权到进入高级的共产主义阶段以前为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为共产主义社会。持这种意见的人,又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划分  相似文献   

4.
从去年十一月以来,全国各地杂志,分别发表文章讨论我国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也报导了各地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座谈讨论的情况。在讨论中争论的焦点比较集中于我国建成社会圭义后到进入共产主义要不要一个过渡时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联系和区别怎样认识?特别是关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起点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都有分歧。我们把各种不同意见综述如下,供同志们在学习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文件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吴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建成只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结束,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最终地完结,进入共产主义建设时期的开始。而这时期也是属于社会主义阶段之内的,社会性质依然是社会主义的。只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建设时期结束了,整个社会主义社会才算最终地结束,而开始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个论点,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原理与中共中央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的精神以及我国的具体实践,我们认为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6.
前些时候,我们哲学界有的同志在讨论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质变过程问题,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共产主义社会总的量变阶段,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只有量变和部分质变,不存在整个社会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个别单位、部门和地区才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是质量互变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作用范围。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迄今人类社会最高的精神文明。它继承和吸收人类全部有价值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为劳动人民所享有,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它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于资本主义和历史上一切精神文明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首先,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特点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它又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脱胎出来,还带有“旧痕迹”。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使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健康地发展。其次,是基于对物质和精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以后,又提出了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理论,即共产主义社会按其成熟的不同程度可划分为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和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的理论,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理论诞生以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问题便成了这一理论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历史的原因,虽然提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时期的三种类型和一般特点,指出过渡时期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质变过程。这一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斗争。过渡时期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从属于共产主义范畴。从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以及我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属于“特殊过渡时期”。我国现时社会仍处于向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的过渡时期之中,并已进入了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之一。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普遍实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同时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学习列宁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有现实意义。 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就是完全为社会利益劳动,不计报酬。列宁在1920年4月写的《从破坏历来的旧制度到创造新制度》中写道:“共产主义劳动,从比较狭窄和比较严格的意义上说,是一种为社会造福的无报酬的劳动,这种劳动不是为了履行一定  相似文献   

11.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问题什么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问题,《哥达纲领批判》和《国家与革命》中早就提出过。但对马克思、列宁的两段话的理解,过去就存在着重大的分歧,这次理论界又重新展开了讨论。有同志提出:有一种流行的、甚至一时成为定论的说法,就是把马克思、列宁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中的“共产主义”解释为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因此,把“过渡时期”的界线划到共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是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 ,那些否定和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尽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到严重挫折 ,但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也将会取得最终的伟大胜利。我们应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 ,努力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3.
在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問題的討論中,有两种相反的意見:一种认为社会主义建成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开始,另一种认为建成社会主义是这种过渡的終結。两方面都力圖用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不断革命論和革命發展阶段論的原理說明自己的观点,但具体論据各不相同,认識不得統一。第一种意見的主要論据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不同質的两个阶段,标准不同,任务不同。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成社会主义并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条件。就象民主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作准备一样,“准备过渡”和“开始过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第二种意見的主要論据是: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在我国流行着一种观点,把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以前,包括社会主义社会,都说成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是“从阶级社会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按照这种观点,人们一方面把我国现阶段社会看作就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另方面又按照过渡时期的性质和特点来解释社会主义社会,把它说成是“过渡性社会”,“有阶级社会”,始终贯串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唯一动力。这种“大过渡”论,流行极广,影响极深,直到现在还在禁锢着人们的头脑。究竟什么是“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是过渡时期还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弄清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对于完整地准确地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地系统地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对于正确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顺利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而迫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然性再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谓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然性再证明,实质上是对我们的共产主义社会定义的证明。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马克思已经作了科学证明。但是,正如我们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定义,是对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理论的补充一样,本文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必然性的再证明,也是对马克思的证明的一个补充。 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将看到对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任何怀疑都是没有根据的。同时,当我们对新定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然性作出再证明,我们也就更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所决定,人类社会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但是,经济发展的阶段从来就不是刀切斧断、泾渭分明的,而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发展的规律决定了人类社会要顺次经历原始公社制、奴隶制、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样五个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这里为了下面论述的方便,权把社会主义突出出来).显而易见,经济形态分为三种,而社会形态则为五个,这就决定了有的社会形态是一种混  相似文献   

17.
在党中央提出了“两个过渡”的原理以后,有些同志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对“两个过渡”的相互关系作出了各不相同的理解,現在我們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把我們对其他同志的不同看法的意見写在后面,和大家討論。一我們对“两个过渡”的相互关系的看法由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的过渡,由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这是两种互相联系的过程。首先,由于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同一  相似文献   

18.
2月18日湖北社联召开了"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的讨论会.会上大家共同的看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在别;但在具体理解上却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共产主义到来之时,不需要再经过一个过渡时期.理由是:1.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阶段本身就是一个过渡时期;2.按照不断革命论的原  相似文献   

19.
唐阳昭 《天府新论》2007,3(Z1):12-14
社会主义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民主化,法制化,人性化的和谐富裕的逐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俄国1917年10月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苏联社会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笫一阶级”的社会,而只是胚胎状态的社会主义社会,即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是苏联共产党长期实行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措施,并固守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斯大林政治体制,苏联人民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民主权利。由此使苏联人民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苏联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信仰逐步动摇,苏联共产党逐步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马克思没有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界定为社会主义目前,在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究竟是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这一科学命题中,有观点认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不仅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而且将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定义为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种错误的解释。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德国工人运动受到拉萨尔理论的深刻影响。拉萨尔去世后,他的信徒们便竭力宣扬拉萨尔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欧洲的工人阶级描绘出一幅虚伪的美好未来,在促成德国工人党爱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