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是所有的拒绝郝构成行政不作为,重要是看作出拒绝行为的主体是否有为的义务和为的可能。如果拒绝的主体有义务为,也有可能为而拒绝为,此时,拒绝就是不作为,反之,就不构成行政不作为。简言之,拒绝成为不作为的前提是行政主体当为且可能为而不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问题也一再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食品安全事件仍然频频发生。本文从行政机关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行政不作为行为的角度进行分析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问题,并在行政不作为理论和检察监督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对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行政不作为进行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3.
行政不作为现象其实是权力与责任严重脱节的一种表现,本文以行政不作为法律责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行政不作为法律责任的分析,探讨追究行政不作为法律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行政不作为的概念入手,阐述了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继而论证了行政机关的主动拒绝,拒绝履行法定职责与行政不作为的关系,从而得出行政机关的主动拒绝不是行政不作为,而是否定性的行政行为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行政不作为作为一种隐性的公共权力腐败,给公共权力的行使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但是由于其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试对行政不作为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并且可行的措施来抑制行政不作为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行政不作为违法侵权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对行政相对人造成的损害是不容忽视的.行政不作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我国立法上关于此问题的规定还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款中难以找到应有的救济措施,理论界对行政不作为的界定也说法不一.这样极不利于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障,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及司法实践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行政不作为的救济制度.通过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尽可能全面地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周洁 《管理科学文摘》2008,(16):121-125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行政不作为违法侵权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对行政相对人造成的损害是不容忽视的。行政不作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我国立法上关于此问题的规定还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款中难以找到应有的救济措施,理论界对行政不作为的界定也说法不一。这样极不利于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障,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及司法实践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行政不作为的救济制度。通过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尽可能全面地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达到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毕霖 《管理科学文摘》2011,(27):122-12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政府职能在各个领域都呈现扩张态势,在进行行政管理改革的探索中,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运用范围较为广泛,但随之而来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从行政立法、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以及行政不作为等方面分析行政自由裁量权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行政观念的改革、行政立法的制定和监督机制、行政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责任制的建立等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责任追究机制是指公务员未履行自己的职责或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行政不作为、行政违法、行政不当或有悖道德规范时,由特定主体追究其责任,令其承担某种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运行制度。科学完善的公务员责任追究机制将有助于规范公共权力的行使,提高公共行政的运行效率,加快责任政府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0.
张康之 《决策》2005,(12):48-49
政府既不应不作为而默认这种不平等的存在,更不能以自己的行政行为加剧这种不平等,政府所应做的就是优先考虑穷人、弱势人群的利益,以此来防止不平等状况恶化。,  相似文献   

11.
行政不作为是有法定作为义务的行政主体在有能力履行其行政法上义务或其先前做出的承诺的情况下,没有履行或在法定履行期限内不及时履行的行为。药品监管行政不作为是指药品监管行政部门在法律上负有对药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管的义务,且事实上能够履行监管义务的前提下,没有履行或在法定履行期限内不及时履行其作为义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民告官",作为行政诉讼的通俗叫法,具体是指行政相对人(包括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不满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其他法律法规授权的主体)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相似文献   

13.
今年云南省推出了四项制度:问责制解决行政不作为的问题,服务承诺制解决行政不负责的问题,首问责任制解决服务质量差的问题,限时办结制解决办事效率低的问题.这四项制度相互牵制,可形成一个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环境问题凸显、全球行政不作为现象增多的行政文化生态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女性干部要以"人类的自然幸福"为理念支撑构建职务晋升的价值基础,以"代际可持续"理念构建职务晋升意识。  相似文献   

15.
转变干部作风 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殿龙 《领导科学》2007,(10):10-11
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扫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不作为等不良作风,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精神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广角》2001,(6):35-35
由于当地渔政部门的扯皮推诿,驻马店市养鱼户张公瑾养的20万斤鱼被污染致死却无法索赔。张公瑾以行政“不作为”将渔政部门告上了法院,但法院的判决却令人大吃一惊:这个已经行使了4年执法权的机构,竟被认定为“非法机构”而驳回了他的上诉。  相似文献   

17.
墨君 《领导广角》2001,(1):63-64
多年来.办事推诿、拖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民不告.官不究”成为行政工作中一大痼疾,而人们也习惯于逆来顺受,最多将之斥为“官僚主义一”。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依照《行政诉讼法》,以“不作为”将这些“官僚主义”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8.
"公开道歉"不是根治症结的良药,形成有组织的公共舆论压力和社会道德强制力,监督官员承担政治和道义责任,迫使其克服行政不作为现象才是猛药.  相似文献   

19.
颜昌武  刘亚平 《决策》2007,(8):37-39
行政问责的深圳"新政" 2007年,深圳市把失职渎职官员公开道歉纳入制度化轨道,推出了"公开道歉制度",以作为"问责风暴"的延续与细化.该制度要求,如果公务员一旦出现严重的行政不作为或失职渎职问题,要以登报发表声明等形式向公众道歉.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掀起了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的崭新一页。自2003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行行政问责制,各地纷纷出台问责办法,高举问责利剑",铁腕问责"让一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者丢掉了乌纱帽,但"问责秀"、"假问责"也时有发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行政问责办法是行政问责行为实施的依据,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内地六个省市现行的行政问责办法进行比较分析,来探讨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