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尤为重要,大学时期准确清晰的职业定位对大学生整个职业规划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结合当前就业现状以及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现状,深入分析了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必要性并提出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职业规划意识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
牛宇  李敏 《现代交际》2013,(11):219-220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社会一个突出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理性的职业规划是影响毕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实用主义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制订合理的职业规划,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我们有必要科学理性地评判实用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了解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现状,笔者于2010年6月对河南城建学院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集中在职业规划、求职意向、求职心态、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等方面.重点探讨四个方面问题:个人能力素质发展与就业的关系,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与就业的关系,大学生就业观的现状,大学生对院系就业工作的评价.本次调查采取配额抽样方法,发放问卷250份,收回问卷234份,除去明显不符合要求的问卷,共有197份合格,基本符合大样本的调查方法.下面对这四个方面做实证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蒋争  韩威 《职业》2010,(31)
从考大学选专业,到初入职场,我们总会面临多种选择,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这些选择往往是被动、盲目的. 一、毕业去向选择的必要性 在当今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而现今不少在校大学生,缺乏对职业和自身的理性认识和定位,其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的能力不足,缺乏就业信息搜集渠道,面对毕业时的各种去向选择会产生迷茫.  相似文献   

5.
2004年、2005年开先河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首先在广东省举办,今年又在全国一些省份的高校中相继进行。职业规划大赛传播和普及了职业规划理念,促进了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大学生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还缩小了校园和社会的距离,帮助大学生树立了职业规划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推动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6.
《职业》2006,(5):42-43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但作为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则较受冷落,很少有人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企业.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内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  相似文献   

7.
职业希望自我是大学生顺利就业并适应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的发展逐渐得到重视。但是职业规划教育的缺乏,学校层次、城乡差距,造成了学生在获得教育资源方面的差距;因此,我国大学生职业希望自我存在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应贯彻相关政策,解决就业歧视问题,增加返乡就业机会;企业与社会组织应负起社会责任,促进校企合作;学校应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一人一策;学生自身也应主动参加实践,增强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怀揣高等学历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缺少实际操作能力,缺乏工作经验,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的危机.与此相对应,大学生"回炉"上技校人数日渐增多.毕业即失业:职业技能是瓶颈.正是"职业技能"这个瓶颈阻碍了大学生本应顺理成章的就业.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明确的就业目标,也导致毕业后出现就业困难;因此,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刻不容缓。如何给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让学生正确面对职业前景,这些就是就业指导工作的任务。高校应该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培养和扩大师资,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职业规划教育,确保学生拥有正确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就业宏观形势严峻,就业心理压力日益突出,亟待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去疏导和预防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理想与现实差距大、自负高傲和自卑怯懦的矛盾心理、被动等待和寻求安逸心理、焦虑迷茫与从众心理等特征。而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中,缺少健康就业心理教育,缺乏就业心理辅导课程。因此,通过就业心理教育课程的设置,探索健康就业心理教育模式,加强就业心理教育教师专业化建设,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更好地为和谐社会做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其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情况的影响,并指出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自我意识是影响未来职业的主要原因,最终提出了强化学校的教育支持和提高环境支持效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凸现的主要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系统地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通过素质拓展工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学生就业理念的引导,耐心细致对学生进行个体指导,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沟通等五个方面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以达到全程化服务大学生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陈雨思  杨洋  赵丽梅 《职业》2014,(11):144-145
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压力大的问题愈演愈烈.本文对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经管类专业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大学生对职业规划和就业期望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时会遭遇到第一学历歧视,他们承受着工作能力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的双重压力。这让普通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时困境重重:缺少公平竞争的机会、消极对待求职机会、缺乏努力奋斗的动力。通过法律手段为大学生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消除偏见、学校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普通高校大学生提升自己的实力是破解这些困境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对社会生活的估计往往失之于简单或片面;存在择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强调自身价值而忽视社会需要,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能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以至后来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显然,大学生所表现也来的不良就业心态和择业观念与经济发展的现实不相吻合。如果就业观念不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难有根本的改善。因此,如何解决大学生择业观与现实性的矛盾,使学生毕业后能正确地在市场中定位,把市场需求和自己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顺利就业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正因为如此,每位大学生都应该正视就业问题,正确认识就业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16.
蔡小葵 《职业》2013,(9):35-37
具有就业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顺利就业的重要条件。就业能力包括职业规划能力、就业技巧、就业过程心理调适等能力,属道德的养成及技能的学习范畴,可通过研练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每种研练实践教学模式包括理论基础、操作程序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田苗 《公关世界》2023,(18):117-119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质量成为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然而,现实中存在着大学生就业与专业不匹配、就业竞争压力大、职业规划不足等问题,这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出了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实情况进行审视,并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揭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本质和原因,提出相应的路径和对策,以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也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教育改革和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为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动漫等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国内的动画专业人才紧缺,而艺术类专业学生又因为就业布局失衡,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尴尬境地。动画专业学生在就业中常常出现与市场要求难以匹配的现象,这与学生在校缺少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就业导向不明确等有关系。拟探究就业指导课对艺术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择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实践证明,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的初期,需要强化职业规划环节,找准就业目标,调整努力方向,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和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来自不同院校的作者就大学生就业压力、心态、教育与创新的等问题展开笔谈:首先,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和特点.大学生就业压力为中等程度,并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大学毕业班学生是就业的高压力群体.就业压力的来源依次为就业竞争环境、专业供求矛盾、缺少求职帮助、自我认识与定位、职业素质评价、就业心理预期.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的认知首先倾向于外部归因.其次,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研究,提出强化树立大众化教育的就业观、深入落实就业工作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营造诚信就业的市场秩序和氛围、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力完善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市场等转变大学生就业心态的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转.再次,提出创新机制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从找准办学定位、创新工作机制、培养模式着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搭建大学生就业平台,以求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