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樊北平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英明的决策,大胆的创举激励着人们努力地去探索市场经济知识并付诸于实践。面对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生事物,人们有各种不同的认识和见解。本文...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计划调节王庆功,杜传忠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究竟还要不要计划调节?这种计划调节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计划调节有何不同?它的主要特点及其实现机制是什么?这些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亟待解...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吴月玲,郭久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起步到目前的有所发展,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如果从理论上说,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把握还不够。如过于强调市场经济的共性,轻视国家宏观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命题。从此,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还有没有必要实行宏观调控?回答是肯定的。因为:第一,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有着细密而复杂的社会分工,各生产单位、各地区之间形成一种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任何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社会化大生产本身要求对社会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资本主…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十多年的艰难探索.中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但宏观调控领域的改革步伐进展较慢,与目前的经济体制格局和运行方式很不适应。因此,在重新塑造微观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必须重新塑造宏观调控机制,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特别是随着社会丰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家、企业和居民个人行为方式的变动,如何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定观调控体系,已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保持八十年代的发展势头,使国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政府宏观调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中国20余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探讨了现代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论述了两者如何做到和谐的双向促进与相互完善的实践经验,并就政府宏观调控的立足点、调控手段、调控目标等,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党的十四大召开后,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从而促使我国过去长年来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这种体制转换,不能不说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的突破。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不同概念。商品经济从经济发展史上看,它是相对自然经济而言的,在我国现实经济条件下,它又是相对我国过去长期来的产品经济而言的。而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它有别于以计划手段来配置社会资源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性与搞好宏观调控马志晖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但改革十几年来,我国曾不止一次地出现经济发展过热和总需求膨胀,不得不紧急刹车进行调整,形成了膨胀──紧缩──再膨胀──再紧缩的起伏波动。事实说明,...  相似文献   

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我国传统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作者对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要不要宏观调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即发展市场经济就是削弱甚至不要宏观调控,以为微观搞活是改革,而宏观调控就不是改革。很显然,这种观念是把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对企业实行指令性计划同宏观调控混为一谈。这种观念必须转变。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它不同于自由的市场经济,而属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范畴。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具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一、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宏观调控早期的市场经济以自由放任为基础,国家不加以宏观调控。这种缺少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1.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国家的宏观调控于通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不等于放弃国家的宏观调控。在一定意义上说,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利用经济政策,国民经济计划,经济法规和必...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林业经济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明显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现在正向着以制度建设为中心和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的特点是 :以市场为导向 ,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合理配置资源 ,以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学说的基本理论 ,密切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走自己的发展道理 ,这是中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基本原则。林业市场经济改革 ,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紧紧抓住林业生产经营的自然、经济特点和林业资金在再生产过程中循环周转的运动轨迹 ,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才有可能全面完成改革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4.
宏观调控法是调整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因为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即调节的短期性、滞后性、盲目性,必须有适度的宏观调控才能规范市场运行,促进市场发育,保证国民经济稳步发展。邓小平非常重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他曾指出:要适应新形势,采用新的办法加  相似文献   

15.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吴铭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认识上和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围绕着建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任务。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保...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农业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提出了以保障粮食和其他重要农副产品的供求基本平衡为着眼点的8个方面调控目标内容;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宏观调控手段的建立、健全与运用情况;最后阐述了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中的宏观调控问题,指出解决好“谷贱伤农”同时也是解决好“谷贵伤民”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政府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素,江泽民指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发展进程、历史条件决定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双向职能:既要弥补市场缺陷和局限,是市场的校正器和替代物;又要促进市场发育和完善,做市场的保护伞和助推器。一、弥补市场缺陷─—政府宏观调控的一般职能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的几个世纪,其政府普遍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基本上不干预经济运行。绝大多数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既体现着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本质,又由传统的机构体制带来种种困难因素;既具有充分发挥计划手段的有利条件,又具有远远超出西方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责任和职能。所有这些,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史中来 《中华魂》2011,(11):35-39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在理论上早已解决,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与成果。理论与实践表明,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加强宏观调控。这是保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从而保障市场经济按照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共同要求和社会发展规律健康顺利运行的根本条件和前提否则就会出现失误,甚至走偏方向,产生资本主义市场条件下必然产生的那些矛盾和弊病,但理论界对此认识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是计划与行政命令的结合,用行政手段贯彻计划。我国上个世纪的"计划经济"基本是前苏联模式。60年代经济界对苏联模式进行过反思,但由于把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独有的,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讨论没有进行下去。也就是说没有摆脱前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影响。实际上,恩格斯早在1891年《爱尔福特纲领批判》中就指出:资本主义已经向计划性发展;1918年列宁再次指出:"现在资本主义正直接向它更高的,有计划的形式转变。"30年代凯恩斯主义出现后,西方那种指导性计划(宏观调控和一系列规则的建立、创新的产业政策)逐步形成。但是,前苏联和我国都把凯恩斯主义当做帝国主义辩护士进行批判。上个世纪70年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流行,开始了指导性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但是又被当做是"修正主义",到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理论界开始重新评价凯恩斯和东欧模式。90年代,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理论界真正达到了思想解放,中国真正走向了市场经济,这个大方向应该肯定。但是,要真正理解邓小平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要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