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新时期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审时度势 ,在伸张自我固有特色的同时合理而大胆地吸收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黑色幽默等创作方法的表现特点 ,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壮大了自己 ,使自身在新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发展 ,成为一种艺术特质多元并存的开放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期文学创造了大繁荣之后,在近几年文学经历了困惑、浮躁之后,文学需要反思自身。这已经可以作为文学界的共识。现实主义与当代文学的关系应是值得反思的问题。当代文学在曲折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总是关联着现实主义的命运,能否高扬现实  相似文献   

3.
老舍在四十年的文学活动中,为我国文学事业所作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老舍作为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对我国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所做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流变论--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视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文学的辉煌,其内在推力是现实主义小说诗学理论逻辑进程的不断反刍.从"伤痕文学"到"寻根文学"的演绎,个中现实主义诗学理论之探险,鼓荡着文学本位的一再位移,从而终结了传统现实主义,又锻打着新现实主义诗学理论的新质.  相似文献   

5.
杨彬 《江汉论坛》2003,(9):113-115
新时期小说思潮迭起、流派纷呈,除现实主义小说外,先锋派小说、新写实小说、新生代小说以其完全不同于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在新时期的文坛上异彩纷呈,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多元化特色.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几个具有代表性创作流派的真实观的研究,揭示新时期小说流派发展嬗变的精神内核是新时期社会生活由单一走向丰富、人们内心世界从服从共性发展到崇尚个性的深层反映.  相似文献   

6.
杨彬 《江汉论坛》2012,(5):111-115
新时期浪漫主义乡土小说突破与超越了现实主义一元独尊的桎梏。新时期浪漫主义乡土小说是在新时期社会开放的形势下,现代意识充溢于作家头脑中,主体具有与历史和现实抗衡的个体精神时出现的产物,也是文学多元化状态下的产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浪漫主义小说唤回存活在记忆中的过去,使之成为一种精神力量来抵御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中的美与善的亵渎、毁弃,从而反抗政治对文学的过分束缚,使文学真正地回归文学本身。  相似文献   

7.
回眸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史 ,虽然浪漫主义曾高擎理想明灯 ,迸突似火激情 ,然而 ,现实主义却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流。对中外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承继、吸纳及独具个性的创新与发展 ,使路遥成为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重要的代表作家。路遥文学的魅力不仅在于依循客观逻辑、力求把握存在真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更在于其叙述话语中渗溢而出的历史意识以及腾跃其间的诗意美感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新拓展——评《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柯路19世纪外国现实主义文学在我国一直获得高度的评价,这毫不奇怪,因为它既是资产阶级文学发展的高峰,又是外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极其杰出的成就。可是...  相似文献   

9.
现实主义:从遵循到超越———毕淑敏小说创作的艺术手法嬗变●王爱玲现实主义是一个开放的艺术理论体系,而非固定模式,只要反映现实社会、反映人生的创作都应归属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不排斥一切新方法、新技巧,相反,现实主义需要吸纳新方法、新技巧。我国新时期文学创...  相似文献   

10.
全国第五届文艺理论年会于五月五日至五月十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来自全国几十所高等院校、数十家新闻出版单位、报刊编辑部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及其同行参加了这届年会。 本届年会从新时期文学的现状和文艺理论的实际出发,几经审议,拟定了“新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问题”这个中心议题。在五天的会议上,代表们就此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观实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对发展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新时期文学实践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十七年文学"的代表作家柳青坚持用典型理论来塑造人物形象,而作为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领军人物,陈忠实在遵循典型理论的前提下注重吸收和运用文化心理结构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人物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剖析,塑造出了生活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人物形象,从而实现了对柳青典型理论和创作的升华、超越及其对现实主义的发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2.
杨彬 《学术论坛》2002,(2):90-93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当代文学的一段时期内 ,曾是唯一的和一元化独尊的文学思潮 ,这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特殊时代的变异和畸变。新时期以后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经过恢复、还原和深化 ,成为新时期文学思潮多元中的一元。研究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当代文学中的畸变、还原和深化 ,并分析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对揭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规律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剖析了艾青新时期诗歌创作的精神实质和哲理倾向,突出分析了贯通其早期和晚期创作意识中的科学民主意识,并着重强调了他在新时期重返诗坛的重大意义.他的归来标志着发端于"五四"的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复活,是新时期文学重续"五四"现实主义传统的一个信号,是复活诗歌园地的一阵春风.  相似文献   

14.
“主流文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学现象。就中国当代文学整体而现,1985年之前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沿着现实主义的方向演变而来。“文革”前十七年形成现实主义大一统局面,主流的存在及其垄断性地位显而易见;“文革”中现实主义精神失落,取而代之的是成为政治运动奴婢的伪现实主义文学;新时期以来,以对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的全面恢复为开端,逐渐走向深入,并表现出开放性特征,现实主义再次雄居主流地位,规定和制约着时代文学的总体走向。1985年前后,文学新潮迭起,形成当代文学史上空前繁盛和复杂的创新态势,在新潮的挑战中,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以来,在文学自身发展和市场作用下,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但此时的现实主义是开放性、多元化的,具有现代性气质的.如阎连科的现实主义写作具有魔幻色彩,陈应松的写作具有寓言的象征性喻指,鬼子的小说具有极端化叙述特征.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气质,是中国作家在世界文学参照系下的自觉努力,也将是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整体中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七年四月,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举行了“关于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的学术讨论会。《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一书是这次讨论会主要学术报告的汇集。其中辑集了艾里斯别格的《现实主义研究中的有关古典遗产的争论问题》,谢尔宾纳的《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十一个学术报告,以及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阿尼西莫夫同志关于那次讨论会的总结——《现实主义问题与世界文学》等十二篇文章。“关于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帝国主义利用匈牙利事件在国际上掀起了反共浪潮,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人和修正主义者,也跟着向社会主义阵营展开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进入“现代”层次,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学中的“基因”与西方现实主义创作、理论撞击、交融的结果,而代表着我国文学强烈的汇入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大潮的自觉意向,出色地完成了现实主义的引进、融汇、倡导、创新的历史责任的,又当首推鲁迅和茅盾。如果说鲁迅的奠基在前,那么茅盾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现实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从语义的角度看,Realism一词不仅指文学中的现实主义,而且还指哲学中的唯实论和社会生活中待人处事的一种求实务实的态度。当人们把现实主义概念与文学联系起来时,首先是指一种文学流派,尤其是指十九世纪上半叶崛起在欧洲的批判现实主义(Critical Realism);然而,越到后来,人们越愿意将它作为一种文  相似文献   

19.
人道主义思潮与现实主义联姻产生的人道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形态,它在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中曾占据重要一席。在中国新文学时期,包括“五四”文学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此种形态的现实主义也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表现。研究、总结这一文学形态,对于纠正我国文学界长期形成的对人道文学的误解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中国译介对狄更斯现实主义的认识具有写实性、社会化、形象性等特征。这种认识推动了反对古典主义旧文学、创建五四新文学现实主义的社会斗争,满足了时代任务和历史发展的功利性需求。这种认识是对狄更斯现实主义丰富复杂性的选择性认识和有意识建构,影响了以后我国的狄更斯研究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